智者于光远
于光远笨蛋,这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于光远84岁学会电脑打字后打出的第一句话。
9月26日凌晨,经济学泰斗于光远因病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98岁。昨天,一名高层智库学者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缅怀这位百岁老人的学术贡献,也聊起了他的幽默和乐观。
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其研究领域的广泛度一样,作为经济学界和思想界的风云人物,于光远的诸多头衔亦见证着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轨迹。他担任过中宣部科学处和理论宣传处处长及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是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同时也参与了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的起草。
百科全书学者
84岁学会电脑打字,86岁建立自己的网站,年过九旬还打算开博客,关于于光远的晚年“触网”在圈内传为佳话。
“即使90多岁高龄了,思维也很清晰,很有幽默感。”上述智库学者回忆了自己2010年与于光远的一次见面。
“我们这代人都是学着他编撰的理论教材长大的。”昨日,这名学者告诉本报记者,于老是难得的跨学科人才,不仅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方面有极深的造诣,同时为开拓诸多学科的新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36年,于光远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他一度梦想成为一名物理学家。
于光远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宣部科学处和理论宣传处处长,1955年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77年至1986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顾问;1975年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之一、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曾任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2008年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他被评选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杰出人物”之一。
中国社科院官方介绍显示,于光远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主要研究领域是哲学、经济学,也涉猎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都是他率先或较早提出的。
“于光远老先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昨天晚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吕政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文革前,我们在大学里学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就是于老先生等人合著的,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吕政说:“文革后,于老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等方面的贡献也非常突出。在中国经济学界,他属于泰斗式的人物。”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一位老专家告诉本报记者:“在我的印象中,于老在老干部中是一个思想比较开明的人,也是一个有原则、有特点、有主见的人。”
“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于老曾经到我们所讲课,内容是工厂的‘一长制’。”上述中国社科院老专家告诉本报记者,于老对于社科院数量所的贡献巨大,社科院是一个偏重于“文”的研究机构,于老则坚持以系统科学和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数学工具和经济学理论,对经济系统进行分析研究。
他为邓小平起草讲话稿
35年前的那次中国历史转折,于光远是见证人。
“不让后人知道历史真相,就不能深刻地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这是一种对历史对后人极不负责的态度。”作为自始至终参加了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亲历者,于光远撰写的《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5年前出版时引发舆论关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是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著名讲话,于光远参与了文件起草。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在会议过半的时候,邓小平找胡耀邦和我到他家中谈到为他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起草讲话稿的事情,并拿出他亲自起草的一个讲话稿提纲。”于光远晚年回忆称,“这个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稿,实际上也就成为几天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于光远回忆,首次见面时,邓小平拿出的讲话稿提纲共三页纸,是他的亲笔字,一共有七个问题:一、解放思想,开动机器;二、发扬民主,加强法制;三、向后看是为的向前看;四、克服官僚主义、人浮于事;五、允许一部分先好起来;六、加强责任制,搞几定;七、新的问题。在提纲的最前边,邓小平还加了“对会议的评价”这个问题。所以加起来是八个问题。
作为那个时期的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之一,于光远的学术贡献亦值得历史铭记,他的一些观点对于当下的中国经济发展依然具有借鉴意义。比如,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提倡开展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当时有人提出我国‘消费早熟’、要‘抑需求’的说法,我就表示过不同的意见,认为我国不是‘消费早熟’而是‘不熟’,即消费不足,应千方百计扩大内需,鼓励消费。”于光远在其学术自传中回忆称。
几乎同一时期,他又提出可以建立一门国土经济学,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国土资源加以研究。
“我主张可以幻想”
作为纵横在中国思想界的经济学等跨学科大家,于光远不仅将自己唤作“笨蛋于光远”,更戏称自己为“二表人才”,爱表现、爱受表扬。
上述智库学者对本报记者称,于光远老人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勤奋和乐观。老人曾在发表90岁感言时称,“有人批评我这一点那一点,但是没有人批评我懒惰。”在对待学术上,他称,“我是个科学工作者,习惯于科学地思考。科学思考的要领,一是实事求是,二是对具体事物做具体的分析。”
在这篇感言中,于光远特别阐述了“浅”的观点。他认为一些道理本来就浅而易见,用不着深入研究,关键是要有勇气表达出来,而现实中会由于某种利害关系的干预阻碍人们对真理的认识。
在于光远人生的最后几年,虽然身体不可抗拒地老去,但他还在坚持年轻的思维,并坚持和年轻人做朋友。“我有一个特殊收藏,那就是铅笔头。这些铅笔头摊在桌子上,有一大片,花花绿绿很好看。大约有两千多个。”老人回忆,“直到2001年,那一年我过86岁生日时,我的孩子们给我买了一台电脑,我就彻底换笔了。”
“我当然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但是我主张可以有幻想。”他称,“在心不老方面,幻想也是一条,我要的就是这样能支持和加强自己毅力的幻想。”插图/苏益
相关专题:经济学家于光远去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