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上海自贸区:为何要以“开放倒逼改革”?

2013年09月30日 09:43
来源:凤凰财经 作者:刘静

人参与条评论

凤凰财经讯 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历经数月筹备正式挂牌设立。至此,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在这片28.78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1/226的“试验田”上拉开大幕。

此前,内地媒体报道称,上海自贸区对中国经济的意义堪比30年前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以开放倒逼国内改革,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对此,中国硅谷天堂资产管理集团(简称硅谷天堂)董事总经理高杰认为,上海自贸区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经济特区,而是为打造“升级版”的中国经济服务。这也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特别强调的。

回顾历史可知,1978年,在经历国内政治运动后,中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重建的问题。1979年,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在听取广东省委主要领导的汇报后,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同年,中国国务院正式下达文件批复。邓小平,这位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老人,在沿海边所“画的一个圈”,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探索出了新道路。

随后,中国改革开放的范围由沿海扩展至内地,经济呈现新活力,保持了连续30年年经济增长率超7%的高增速,创造了世界经济神话。然而,中国亦为经济的高增长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甚至有西方学者认为,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改革的红利被释放殆尽,急需调整与转型。

上海泛亚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泛亚金融)董事长刘泽尧,在接受凤凰财经采访时说,“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受益于改革开放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这使得中国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维持经济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方式亦造成了不良后果,第一,是资源的大量浪费;第二,是环境的恶化。”

他认为,中国要修补这一后果,无论在时间还是在金钱方面,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以北京为例,最近刚公布的计划显示,清理大气污染要耗时30年,花费5万亿,这是多大的代价!”

“现在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提高,大量的资源被开发用尽,中国再也不能走过去的发展老路了。过去大家是求生存,现在是求生活。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升级”,而这种升级就需要制度的变革,模式的创新。” 刘泽尧解释道,在这种情况下,中央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明智之举。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明白,这也是中国惯用的一种改革策略,先建立“试验点”,探索经验,成功后再推广至全国。不难看出,邓小平、李克强的改革都遵循了这一思路。28日公布的自贸区总方案更是开宗明义:经过两至三年的改革试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开放空间,用倒逼机制推动转型升级。媒体解读为,服务于新一届政府“以开放倒逼改革”的策略。

然而,要实现“以开放倒逼改革”的策略,谈何容易?泛亚金融总经理单九良分析认为,现在中国的改革更加艰难,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普通人逐渐失去了改革的动力;另一方面,中国已经形成了既得利益者阶层,打破固有的利益格局,甚是艰难。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单九良讲述了他所经历的八九十年代的改革状况:“当时的改革,人们有动力是求生存,尤其是农村都吃不饱穿不暖。现在大家普遍吃喝不愁,再要求改革就比较艰难。另外,当时也不存在既得利益者这一说法,大家都比较穷,日子不好过,都想致富。而现在再要改革,打破既得利益阶层,比过去难多了。”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李克强总理会说: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内地官方媒体也曾多次报道,改革要用壮士断腕般的勇气来推动。

“所以,现在中国进一步发展更需要制度的创新,提供新动力。在这一过程中,要突破三大制约因素,即人们的管理惯性,思维惯性以及坐享其成的惯性。创新与固守永远都是一对矛盾。” 刘泽尧进一步解释道。

由此可见,上海的自贸区,不仅仅是为上海而设立。棋子落在上海,用意则是着眼全国。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的话来描述,即国家在这28.78平方公里的试验区内所实施的措施,都是为倒逼区域外的改革,打破固有的利益格局。(文/刘静)

[责任编辑:wangkt]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6067600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