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耶伦的挑战:如何平稳退出QE

2013年10月11日 00:45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人参与条评论

耶伦的挑战:如何平稳退出QE

严婷

在9月18日的议息会议后,美联储意外地决定维持QE规模不变,令全球市场惊喜而困惑。北京时间周四凌晨公布的9月会议纪要对这个“艰难的决定”给出了解释。

纪要显示,美联储内部对于何时开始缩减量化宽松(QE)规模仍存在分歧。美联储忧虑经济数据无法达到预期,而市场和财政僵局风险让他们担心在此刻收缩QE可能使问题恶化。不过,多位美联储官员仍希望今年开始缩减购债规模,并于明年结束债券购买计划。

仅仅在这份会议纪要公布一个小时之后,美国总统奥巴马便正式提名美联储副主席耶伦(Janet Yellen)为下一届美联储主席。如果提名得到批准,耶伦将成为美联储史上首位女掌门,并将接过现任主席伯南克手中的“烫山芋”——如何平稳地退出QE而不引发一场新的全球危机。

美联储面临艰难抉择

“由于存在各方面考虑,本次会议做出维持购债规模不变的决定相当不易。”9月的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纪要称。其中最能体现美联储“纠结”的一句话是,“在数位成员看来,出于多方面考虑,本次会议上维持资产购买规模不变的决定险些没能通过”。

在美联储9月决定“暂不退出QE”后,全球市场沉浸在惊喜之中,股市和债市反弹,资金开始回流新兴市场。但逐渐又陷入了焦虑与困惑:是什么令美联储当时做出暂时不缩减QE购债规模的艰难决定?

简单的答案可以只有两个字:“风险”。纪要称:“近月来不断有人提出疑问,担心金融环境收紧对住房市场和整体经济的影响,以及财政政策可能引发的严重风险。”

具体来说,美联储官员担心缩减购债规模可能导致金融环境进一步收紧,在目前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美联储不愿承担额外风险。

纪要显示:“在9月会议上宣布降低资产购买规模可能导致金融环境出现进一步不必要的收紧。因为市场可能将此解读为:在近期数据喜忧参半的情况下,美联储依然愿意朝退出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方向迈出第一步。”

出于这样的顾虑,多位FOMC委员认为,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美联储必须谨慎行事。“鉴于近期数据喜忧参半(如通货膨胀率仍低于美联储长期政策目标),加之围绕近期财政不确定性的担忧,一些官员倾向于等待更多证据,证明自己对经济持续改善的预期能够实现”。

如何平稳退出QE

如果危机以来的美联储货币政策可以写成一本书,那么上半部的作者就是伯南克,他的论题是“如何运用货币政策避免大萧条”;而下半部的作者就是被奥巴马称为“美国最好的经济学家和决策者之一”的耶伦,摆在她面前的论题是“如何进行货币政策正常化”,其中第一章就是“如何平稳退出QE”。

这是一个全球都在思考的问题。在华盛顿陷入政治僵局、美国债务违约风险浮现的时候,什么样的经济状况会触发美联储开始逐渐缩小QE购债规模?如何平稳地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而不引发一场新的全球危机?

耶伦无法从图书馆找到太多参考书——退出QE政策是史无前例的;也无法从其他央行找到结伴同行的“小伙伴们”——无论是日本、英国还是欧洲央行都还在QE中激流勇进,而他们也都在静观美联储如何“上岸”。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金融顾问兼货币与资本市场部主任乔斯·维纳尔斯(Jose Vinals)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缩减QE是一个具有挑战的过程。之所以有难度,是因为我们都没有这方面经验,来理解如何减少购债规模的速度及其对长期利率的影响。”

退出QE只是第一步,之后耶伦还将需要领导美联储官员们讨论何时开始上调短期利率。耶伦将努力向市场解释,逐步缩减QE直至完全退出的过程并不应该解读为美联储更加接近上调短期利率。

此外,在美国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耶伦还将探究如何运用新的政策工具来降低失业率而不大幅推高通胀率。

在奥巴马提名后,耶伦周三暗示,上任后她将用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美联储的职责。她表示,美联储能帮助确保所有人都有机会努力工作、改善生活;确保通货膨胀继续受控,不会侵蚀经济增长的效益;能够,也必须保卫金融系统。

作为耶伦的朋友,奥巴马的前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克里斯蒂娜·罗默(Christina Romer)称,预计耶伦领导下的美联储不会在短期内推出大胆的政策行动;耶伦是美联储当前政策的一位关键设计师,因此预计她上任后主要将延续老政策。

[责任编辑:li_yuan]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美联储主席之争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