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高盛:两党或在限期以后才能达成协议

2013年10月16日 07:19
来源:凤凰财经综合 作者:莫西干

人参与条评论

凤凰财经综合  鉴于众议院共和党人计划推进自己的方案,欲要求民主党在奥巴马医改法案上作出更大的让步,以及共和党党内分歧的加剧,美国关于政府关门和债务上限的政治闹剧局势已经进一步复杂化。现在高盛认为,两党在10月17日限期以后才能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增加了,尽管在限期以后达成协议的风险仍是可控的,但难以避免给市场造成进一步混乱,尤其是国债市场。

高盛经济学家Jan Hatzius:

(参众两院)相互竞争的债务上限计划是相似的,但可能会推迟通过的时间。

概要:众议院和参议院现在都有相互竞争上调债务上限的方案,这两个方案都将延长债务上限制2014年2月,重开政府至2014年1月,但细节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不足以阻止上调债务上限的实施,但鉴于参众两院走程序的时间表,通过的时间可能会推迟到10月17日以后。即便如此,事实上参众两院的方案是如此的相似,这意味着达成最终协议已经近在咫尺。

1.参议院已经接近达成债务上限的共识……该协议仍然没有正式公布,但参议院领导人草拟协议的最后阶段,这个协议将令政府重新开门至2014年1月15日,并保持关门前的支出水平不变,同时将延长债务上限制2月中。该方案包括对奥巴马医改法案的小幅技术修改,同时将成立横跨参众两院针对预算问题的官方协商委员会,在下一个最后限期前草拟更大范围的财政协议。新的谈判预期将集中于尝试用其它节省预算的方式,取代自动减支机制中的横跨10年时间的减支措施,下一轮减支措施将在2014年1月15日生效。

2.……但参议院可能会尝试通过自己的计划。众议院共和党人可能会推进他们自己版本的上调债务上限法案。这将采纳参议院法案的基本内容,但将加入推迟医疗设备税2年时间和取消奥巴马医改法案对国会成员的补贴的内容。这些新增的条款看起来是为了保证能获得众议院足够多的共和党人支持,同时该方案仍然有可能得到参议院的采纳(加入新的条款以后,众议院的计划仍然与上周末参议院达成的两党共识非常类似)。然而,对于众议院的方案,在参议院,甚至在众议院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支持,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白宫和众议院的民主党人看起来倾向于反对该计划,同时还不清楚单独依靠众议院的共和党人是否能达到217票的多数票支持。

3.仍可能在10月17日前通过一个协议,但有理由认为,协议最终可能来的更晚一些。

第一,虽然国会令人惊讶地认真对待10月17日这个最后限期,但财政部在10月17日以后仍会有一定现金余额,国会是清楚这一点的;

第二,如果众议院修改参议院的法案,或通过自己版本的法案,这都会推迟通过的时间

第三,就算只有一位参议员反对,参议院都可能出现程序性的障碍,因为参议院的考虑时间最长可以达到5天;

第四,如果众议院最终因为没有其它可行选项而被迫推进参议院的法案,众议院的共和党领导人不大可能希望在最后限期前发起投票,可能拖到限期以后。国会仍然有可能在10月17日前成功上调债务上限,但在本周更晚些时候,甚至接下来的周末才能解决问题看起来也是可能的。

4.为了避免混乱情况,国会需要在10月17日前上调债务上限,但错过这个最后期限几天时间可能仍是可控的。

10月17日财政部将会失去借款能力,将不得不依靠现金余额。美国国债市场已经因为债务上限的争论而出现了混乱,如果僵局拖到10月17日限期以后很可能会加剧这种混乱情况,并再次冲击市场信心。即便如此,错过这个最后期限几天时间在实际操作上的影响是可控的。财政部将在10月17日敲定数笔国债拍卖。870亿美元的3月期、6月期和12月期短期国债拍卖已经公布。

今天早上,财政部下调了4周期短期国债的拍卖规模,从上周的300亿美元下调到200亿美元。因为10月17日有1200亿短期国债到期,这将导致高于预期130亿美元的债务支付款。在10月10日(最近的数据),财政部持有现金余额360亿美元。而财政部之前预计,到了10月17日将有300亿美元的现金余额,但今早的国债拍卖公告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财政部的现金余额。

现在,我们预期,财政部在下周的晚些时候应该至少还会持有100亿美元的现金余额。即便如此,鉴于财政部日现金流的波动,财政部持有现金余额的减少将增加其无法按时支付款项的风险。


[责任编辑:zhangfj] 标签:债务上限 高盛 众议院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