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美媒:中国难下美债的船 因管理外汇储备无其他选择

2013年10月17日 14:09
来源:凤凰财经综合

人参与条评论

凤凰财经综合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美国《时代》周刊网站发表题为《中国难下美国财政部的船》的文章,作者为迈克尔·舒曼。文章指出,中国这些天对于华盛顿的僵局一定忧心忡忡。手持1.3万亿美元美国国库券的中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外国持有者。

文章称,如果美国国会不能在17日之前提高政府借款上限,那么,华盛顿可能没有足够的资金偿付债券,这或许会导致违约行为。这将导致国库券贬值,中国的财富将大大缩水。

文章指出,在中国经济改革之初,政府采取的促进增长与出口的政策,同时也使中国对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国债产生依赖。这些政策制造了巨大的经常账户盈余和庞大的外汇储备,这让北京除了对美国投资之外,别无选择。

文章认为,中国的政策总体上是“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并通过控制其货币价值以促进出口。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在利率管理上鼓励投资,不提倡储蓄,抑制国内消费。

中国在这些年里积累的经常账户盈余,导致了庞大的外汇储备——最新统计数字是3.66万亿美元。

文章称,在很多人看来,这显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但同时,它也是一个金融负担。中国在管理这些巨大的储备时,没有太多选择,他们只能购买美国国债。美国政府债券市场是一个深化、流动和可靠的市场,是存放所有这些美元的最佳(可能也是唯一的)选择。然而,该政策有其局限性。抛售美元会导致其贬值,从而侵蚀中国的财富。中国要摆脱这种投资国债的习惯,唯一的办法是全面改革其经济体系。

文章指出,中国正在缓慢地向这个方向努力。中国为减少美元依赖而采取的战略之一是,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业务中成为美元以外的选择。该国政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据悉,欧洲央行和中国央行最近签署了一份高额的本币互换协议。另据国际清算银行最近的一项调查,人民币已经首次成为十大交易货币之一。然而,要使人民币真正成为美元的对手,中国还必须进行更多改革。

文章认为,这一切意味着,中国和美国财政部仍在一条船上,北京很难从这种关系中抽身。中国需要的是全方位经济改革,而北京至今仍不愿这样做。因此,北京可以一厢情愿地呼吁打造“去美国化”的世界,但中国并未作好取代美国的准备。

[责任编辑:zhangfj]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