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东升:上海自贸区的另一种寄望
在有关自贸区的国际公约出现四十年后,中国终于开始筹建其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贸区。
1973年,国际海关理事会签署《京都公约》。依据该公约,“一国的部分领土,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以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
这就是世界经济历史上自由贸易区的由来——不过,在此之前,人类关于自贸区的探索和实践早已展开。与其说《京都公约》催生了自贸区,不如说各国自贸区的实践催生了《京都公约》。
按照李克强总理的构想,这个落户于上海的中国首个自贸区,承担着“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历史重任。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隆国强的话来讲,“上海自贸区不止是上海的事,而是整个中国下一轮改革开放的一部分”。
上海自贸区已经公布了一系列文件,包括服务业等领域的市场开放和投资审批体制改革。尽管其开局步伐没有公众期望的那么大,更与国外成熟的自贸区相差甚远;但是,基于上海自贸区承担的使命,可以认为,与30多年前的深圳相比,上海自贸区不再是判断中国是否继续进行改革开放的风向标,而是丈量改革开放步伐大小的尺子。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中国已没有退路可走,惟有不断前行。
事实上,近来被媒体高度曝光的上海自贸区,并没有太多神秘的地方。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那些为吸引外资而设立的大量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等,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看作是自贸区——那是中国逐步融入世界贸易体系的演化版。只不过,今天的上海自贸区,其功能更加综合,面积更大、承担的使命更为多元。
自贸区的主旨之一,是在一定的国际规范下,进行自由贸易,其核心是公平,其实施途径是政府从市场交易的直接管理者,退位为市场秩序的构建者和市场竞争主体的服务者。亦即竞争中立。这其实就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只不过是扩大到了国家与地区之间。但对于一个有着不太遥远的计划经济历史的国家而言,要让还未彻底告别全能型政府的官员自缚手脚、竞争中立,让市场的归市场,谈何容易?
以此观之,除了按照国际惯例,以及中国对于自贸区的理解、规定,开展贸易便利化以外,上海自贸区天然带有营造更公平的市场环境、进行政府职能转变试验的使命。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政府转型、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尝试。但时至今日,中国仍然算不上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国家,权力经济、裙带经济依旧大行其道,政府之手依然没有边界。甚至于,在某些领域,还出现了明显的倒退局面,与改革开放的宗旨背道而驰。
因此,相比自贸区日后可能取得的巨量贸易额,公众更希望看到上海自贸区在营造市场公平秩序上所作的努力;更希望看到,政府能从管理型转向公共服务型;更希望看到,这种公平秩序和转型,能够在全国更大范围内推广。
由此,我们希望,上海自贸区不要成为又一场地产盛宴;不要成为又一个特权的王国;更不要成为又一次“只打雷不下雨”的改革试验。(程东升)
相关专题: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