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外媒聚焦中国土改 称其为经济改革重中之重

2013年11月12日 14:47
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黎史翔

人参与条评论

外媒聚焦中国土改称其为经济改革重中之重金融税收需配套调整国外土地银行可借鉴——

农村改革破“土”而出

法制晚报讯(记者黎史翔) 十八届三中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而围绕着改革的话题正在外媒中迅速传开。

未来中国会做出什么样的改革,应该如何改革成为了外媒关注的焦点话题。土地改革被外媒视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关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关乎中国的金融、税收、房产改革,更关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

中国土地改革将走向何方,外媒给予了高度关注。

期待

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土改为突破口

“在所有的经济问题中,没有什么比农村的土地改革看起来更重要的了。”英国《经济学人》如是说。最新一期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大篇幅关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评议将左右中国未来的两大关键领域的改革,并深入解析中国经济改革未来图景,以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议题。

《经济学人》判断,这一次会议将具有至少同等重大的历史意义,并预计其重要性将在数月甚至数年以后完全展现。英国《经济学家》甚至断言,如果三中全会能够在国企改革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两个领域有大胆突破,那就证明会议及其开启的变革确实意义重大。

英国广播公司(BBC)援引香港经济学家张炜的话说,农村改革目前在中国呼声比较高,操作起来相对也比较容易,而且农民的利益和政府的利益,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交集。所以,中央在下一步的经济体制改革中把农村作为一个突破口不是没有可能的。

在美国《华尔街日报》上,瑞士银行经济顾问乔治·马格努斯撰文预计,本次三中全会主要突破口可能是城镇化改革,“这就意味着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也必须随之改变。”

英国路透社以一名农民工为缩影折射出现在中国正面临“左右两难”的困境,而解决这一困境的途径之一,正是中国如何进行土地改革。

报道这样描述,谭英宇(音)是中国2亿农民工大军中的一员,和他们中的很多人一样,他也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他不想重返农村,却无法在其工作了近20年的城市成都找到“归属感”。“我不想回到农村劳作,但是城市的房价又太高负担不起。”他说。

报道指出,谭英宇现在面临的“困境”也正是中国的改革者面临的关键问题。

报道分析称,如果中国农村居民被赋予“土地的正式权利”,那么他们在移向城市工作时将更加有“归属感”。

《经济学人》报道称,10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说中国政府正在起草一个“总体规划”,这项规划不仅涉及多个领域的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报道称,习近平表现出非凡的才干和魄力,想要破除中国经济转型中面临的障碍,正如他开展的彻底反腐运动一样。而中国农村土地现在的状态,将成为习近平主席改革的“优先任务”。

报道指出,习近平上任不久就采取一项重要的措施,进一步深化土地改革实验。2013年初,政府采用一项针对农村问题的政策文件,称到2017年底农民将会取得具有明确的土地位置证书,此后,会尽快颁发类似的住宅用地证书。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仅涉及诸多争论,还需要借助卫星设备进行土地测量。

报道同时指出,8月份,中国一官方媒体也报道称,中国将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农村建设用地改革实验。

办法

美国《旧金山纪事报》指出,通过给予农民资产让其拥有土地,能够帮助提高农民收入。但是,这其中存在着出现“矛盾”的可能性,因为这将有可能影响依靠出售土地使用权增加收入的地方政府。如何权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是中国政府现在正面临的问题。

路透社评论指出,解决这一“冲突”,需要金融和税收方面的改革。

此外,英国广播公司(BBC)援引英国诺丁汉大学经济学教授姚树洁的观点指出,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农村有权使用这些土地,但是国家会在需要的时候以一定的补偿收回去。“随着城镇化建设和土地功能的转变,这个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姚树洁表示,既要保护农民使用土地的安全感和连续性,又要考虑到国家的需要,这需要清楚的法律规定。

借鉴

“土地银行” 破解土地改革难题

英国《金融时报》8日刊登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健坤的撰文称,唯有用金融手段,建立国家土地银行,方能改变城乡二元的土地所有制,让农民真正分享到改革的红利。

文章称,土地银行制度最早始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这一成熟制度的建立,对于规范和升级目前的中国土地制度,极具借鉴意义。

所谓土地银行,指的就是以土地为抵押的办理长期放款业务的银行,简单地说,就是经营土地存贷及与土地有关的长期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从国际有关土地银行的成熟经验看,许多国家或地区的土地银行,主要业务范围是提供土地抵押贷款和发行土地债券,主要服务目标是农地。

各国土地银行制度

美国:20世纪初,通过购买土地银行股票的形式建立起土地银行,利用农户拥有的土地来融通资金,为其提供长期信贷资金和服务

德国:以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为主体,建立起德国农村土地银行,协助农民兴建水利、道路、造林和平整耕地

印度:1920年,为保证给农民提供长期贷款,通过土地抵押的方式建立起国家土地开发银行

观点

韩国檀国大学政治外交系金珍镐教授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土地改革与金融政策息息相关。金珍镐认为,政府要推行有效的土地政策,可能会影响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等诸多问题。因此,三中全会推出的是“全方位的改革”,而不仅仅只涉及某一领域。“土地改革同样如此,推行土地改革,需同时考虑金融、税收、房地产市场等因素,各方协调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方案。”

日本北海商科大学石原享一教授也对《法制晚报》记者表示,中国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可以买卖的是土地使用权,这是非常聪明的做法。一旦实行了私有化,再次恢复国有化和集体所有化将变得十分困难。

石原享一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不应扮演经济开发者的角色,一旦如此,经济过度开发,将破坏环境和农地,保护环境和农地的机构也会逐渐消失,甚至存在地方政府个别干部通过工业区和房地产开发来盈利的“腐败风险”。

因此,石原表示,中国应充分发挥土地国有、集体所有的长处,从整体的长远的观点来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可以适时调整、有计划地实行对土地的利用。本版文/记者黎史翔

[责任编辑:li_yuan] 标签:农村改革 农村土地制度 农村问题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十八届三中全会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