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涛:市政债不是解决 地方财政问题的关键
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市场对改革的期待已趋于理性。此前众所期待的金融改革,三中全会公报仅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一笔带过,但潜藏于中的诸多表述依然引人遐想,比如,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等。
11月12日晚间,三中全会公报发布后,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
她预计,未来两年里政府可能会在放松服务业管制、社会福利改革以及金融市场改革方面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但短期内不太可能在财政、土地和国企改革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21世纪》:你为什么认为市场对改革的预期处于较低的合理水平?三中全会公报中对于金融改革的提法,我们最应该关注什么?
汪涛:三中全会公报是一个中长期的纲领性文件。国企改革、金融业改革、城镇化、财政改革、房产税、政府行政改革等,都是市场对于改革的期望。三中全会最应该关注的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提法。
金融方面,我们主要应关注“完善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包括发展债券和资本市场,再加上资本账户的开放,这可能是金融改革最主要的内容。至于如何完善金融市场,公报里也提到“市场”、“价格”,利率市场化就属于这个范畴。另外,在“扩大对外开放”中提出的“国际、国内要素的资本流动”,应该是暗示资本账户的开放。
《21世纪》:有观点认为需要修改《预算法》放开市政债,在你看来,解决地方财政问题的关键何在?财税改革会不会为解决地方债问题提供一个思路?
汪涛:我个人觉得市政债不是解决地方财政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预算制度能做出一些转变,比如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其次,事权要明确,哪些事情该干哪些不该干。地方政府不应该花很多钱去发展生产,这个应该留给市场去做。另外,地方政府应该有稳定的税源,或者说财政收入的来源,而不仅仅是发债,这不是一个长期可持续的方式。
地方债只是财税改革的一部分,地方财政还应公平地促进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现在财税改革说要完善立法,可能要修改《预算法》,从而明确事权,把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但公报里并没“支出责任和财权要匹配”的提法,所以这方面在具体改革内容上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总体来说,三中全会明确了要“改革税制”,也提出了要“改革预算”、“透明管理制度”和“透明预算”。
《21世纪》:三中全会闭幕后,哪些金融改革方向值得期待?这些金融创新的细则有望细化到何种程度,对市场会带来何种影响?
汪涛:一是让市场配置资源,这肯定是利率市场化的一个方向;二是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尤其是债券市场大有可为;三是能否在短期内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危机处理制度,鼓励银行加快核销坏账、加速股权融资,这将关系到利率市场化进程相比于市场预期的快慢。此外,继续鼓励发展“影子”银行和贷款证券化,有望短期内帮助银行克服一些限制、从而获得较快发展,但这也可能引发对金融系统的进一步担忧。
我认为金融创新肯定是必要的,目前中国的融资结构也仍以银行贷款为主。不过,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其实都犯下很多错误,也就是金融产生信贷泡沫,然后经济进入困难期,我希望中国能避免这样的错误。也就是说,一个国家长期持续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依靠提高生产力,金融创新可以帮助提高生产力,但金融创新不能脱离实体经济,所以微观的改革也很重要,金融只是一个方面。
相关专题:十八届三中全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