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三中全会公报缺了什么?
凤凰财经综合 美国《大西洋月刊》11月12日发布消息,解读三中全会公报发表之后中国的新政。
尽管观察者们寄期望于三中全之后推行大幅度的经济改革,三中全会却仍然对国企照顾有加。
对于任何一届新的中国政府来说,本次三中全会的规模都是前所未有的。在中国历史上,三中全会一直是奠定新一届领导班子经济政策基调的重要会议。
日前,习近平领导下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并且就像我们媒体上周所报道的,社会对于改革的期望很高。
但是这期望并不只针对中国共产党,还主要寄托在习近平本人的改革魄力上。
那么习近平这次解决问题了吗?摊开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改革就是解决好国企和私企的公平问题。大会结束后发表的公报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看似良好的开端。公报写道:“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适当调整好政府监管和市场监管的关系。”
垄断、财政补贴,以及廉价贷款让国企吸取了大量社会资源,而同样多的资源如果给与私企,则可能发挥更高的效率。把资本从国企流动到私企,对于中国目前隐现的债务危机,还有经济增长滞缓很是关键,而且能减少用人唯亲的现象,这也一直是中国民怨的由来,并搅乱了财富分配的公平性。
但是公报接下来提到:“我们必须坚定地加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经济的核心地位,并允许国有经济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不断加强国有经济的生命力,主导力和影响力。”
其他关键领域的改革还包括了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地方政府财政改革、废除户籍制度,后者也是造成中国城乡阶级化现状的根源。不过,这些说法有些陈词滥调。
这些问题确实棘手,期望政策有新的方向或许也太天真。
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的教授裴敏欣说,公报的还把之前政府承诺将进行的广泛的市场改革抹得一干二净(比如放宽利率)。
相关专题:十八届三中全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http://y0.ifengimg.com/detail/img/sin.jpg)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