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高尚全建议改革领导与财经领导小组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2013年11月25日 12:53
来源:投资时报

人参与条评论

这次三中全会决定最让我欣赏和兴奋的有两点:一是明确提出了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过去是讲“基础性作用”;二是全面深化改革有了一个机构保障,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是两个创新点、突破点。

第一,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总结一下历史,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通过行政手段来配置资源,从来没有成功过。我在一机部工作时,记得沈阳有两个相邻的工厂,一个叫沈阳变压器厂,一个叫沈阳冶炼厂。这两个厂都是政府行政主导。变压器厂需要大量的铜,便由主管的一机部从云南等地调到沈阳。而隔壁冶炼厂生产的铜,则由冶金部从沈阳调往全国各地。由于行政主导,一墙之隔的两个厂没有市场交换,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不仅中国,外国搞计划经济也是这样的情况。捷克斯洛伐克有1600万总人口,按每人两双皮鞋作计划,总共需要生产3200万双皮鞋,然后把计划指标分到各皮鞋厂。计划执行结果,生产出来的皮鞋往往人家不要,而人家要的却没有生产,一方面大量积压,一方面又大量短缺。为什么?因为皮鞋这样的东西,其需求是个性化的,男人跟女人不一样,城里人跟农村人不一样,收入高的跟收入低的不一样,大人跟小孩不一样,你千篇一律按一人两双来做计划,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我们党对市场配置资源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第一阶段,十四大明确了我们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怎么表述呢?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后来到了十四届三中全会,简化了一下,表述改成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去掉了“社会主义”几个字。

第二阶段,到了十六届三中全会,我觉得这个表述不科学,当时起草小组开大会时我就发言了,这个表述要创新,要完善。

我在参加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时,觉得“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表述不科学,起草小组开大会时我就发言,认为这个表述要创新,要完善,并提出“要从源头上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议。我当时提出要搞清五个问题。

(1)宏观调控是资源配置的前提条件,还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按照十四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市场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好像国家宏观调控是个前提条件,你要搞市场经济,先要国家来调控一下,这样怎么搞市场经济呢?

(2)是资源在市场配置的基础上发挥政府的作用,还是资源配置在政府的调控下发挥市场的作用?

(3)政府的作用怎么发挥?资源配置的主体是政府还是市场?是政府行政主导型还是市场主导型?

(4)宏观调控的含义是什么?应该主要是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节经济的运行如果还强调必要时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的表述,好像又是政府主导了,弄不好是行政手段的翻版。

(5)谁代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国务院当然是代表国家,但省市也说自己代表国家,所以各地都争要宏观调控权。大家都来调控,那不是乱套吗?

起草小组经过认真讨论研究并经中央同意,不再提“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只强调“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应该说这个表述是科学的、与时俱进的,但在实践中还是过多地强调政府的作用。

第三阶段,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有进步有突破,但还是不够。这次三中全会提出来,使市场在配置资源当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样就回归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什么?所谓市场经济就是市场配置资源,而不是政府宏观调控。我认为这是个重大的突破。

现在我们提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来配置资源,这很明确了。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突破的创新点,意义非常重大。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推进下一步的改革呢?我认为,要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问题导向是指针对短期出现的问题寻找改革的解决办法。目标导向是指中长期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成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这两个百年梦想。

这次三中全会决定强调问题导向,习近平同志说,问题倒推改革。我们问题很多,突出在两个方面,一是产能的大量过剩,二是地方债务风险。而这两个问题与过去的政府导向分不开。从存在的问题入手来推进改革,政府就要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面来。

目标导向上,如前所说,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两个百年梦想目标,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这些都需要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之前还有人批判,说市场化改革是资本主义的,不是社会主义的,好像每句话加上“社会主义”才是社会主义。而这次三中全会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表述,不仅有利于短期改革,也有利于长期改革,对我们取得共识也有重大作用。这样的表述过去是没有过的,无疑是一个创新和突破。

第二,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我一直呼吁,应该设立专门机构全面重启改革。体改委降格为体改办后,上级要求“不开会、不讲话、不发文件”,后来又并入到发改委。发改委本来是两个职能,一个是发展,一个是改革,通过改革来促进发展。

但是发改委权力很大,日常工作很忙,比如投资要审批呀,经济运行当中出现的问题要管呀,价格方面的问题要管呀,所以改革这个问题它没有精力通盘考虑。所以人家会觉得这个发改委是重发展而轻改革了,所以十八大以前呼声很高,要求设立一个负责改革的机构。改革现在到了关键阶段,没有一个机构的话,怎么攻坚克难呢?

有人说你呼吁建立协调机制、专门机构,是不是说要改回体改委?我认为这不能等同。因为现在亟需全面深化改革,所以光有体改委还不行,体改委管不了政治体制改革,管不了文化体制改革。我建议中央应该成立一个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5月初我给中央提了三条建议。

(1)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主题是什么?我建议中央,三中全会的决定应该叫“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2)决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理解的是,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的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五位一体的改革。在决定中对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都要作出部署,有蓝图,有路线图,还应该有突破口。

比如政治体制改革,可把建立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作为突破口。为了减少阻力,我提出三个“率先”:一是新当选或新任命的官员率先公示;二是新任官员中领导干部率先公示;三是财产中不动产率先公示。流动资产不好评估,但你有多少房子,将来一联网都知道,容易操作。

(3)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个机构要能够突破既得利益格局的羁绊。我建议由总书记任组长,国务院总理任副组长,成员由中央和国务院相关负责人组成。具体操作上,可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扩大职能、充实人员,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一块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另一块是中央改革领导小组。但全面深化改革的名称不能没有,因为财经包含不了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改革。

如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这一领导机构,无疑又是一大突破。我认为,下一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有这样几条:1.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城镇化相关改革;2.完善基本经济制度;3.加快转变政府职能;4.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5.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更大范围更广泛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6.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制,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体制;7.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的开放体系。

下面我提两点建议。

一,充分发挥智库的作用。我参加了中央六次文件的起草,起草小组成员除了中央领导以外主要是部门负责人,起草的过程中往往把部门利益充分考虑到文件里。而智库是比较公正的。我国已建立了不少智库,它们将在改革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参谋作用。为此,建议中央选择四五个智库,限期交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可以用购买服务的方式。这样可以调动智库的积极性,各智库之间开展竞争,提高智库的学术水平。方案起草小组和智库两条腿走路,可以丰富中央文件的内容。

二,发挥干部和群众的作用。建议设立一个专门的电子邮箱或者网站,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可以通过这个电子邮箱或网站为改革献计献策,使中央文件起草的过程也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的过程,我认为这是最大的群众路线,也是形成共识的过程。

(高尚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完)

[责任编辑:li_yuan] 标签:多元平衡 高尚全 基础性作用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十八届三中全会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频道推荐

实时热点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