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石油石化行业:迎接价改的到来

2013年12月04日 09:22
来源:证券导刊

人参与条评论

到目前为止,成品油定价市场化改革应该说并不太遥远。首先,发改委可能将现行的价格公布交给第三方机构,实现形式上政府定价的退出。第二步,可以把定价权完全交给炼油企业。政府只在特殊情况下对油价进行干预,比如原油价格暴涨时,或者国内通胀形势严重恶化时。我们预计,成品油价格的市场化很快就会有新的进展。

易华强

华融证券

执业证书号:S1490513080001

三中全会确定能源价格市场化的总目标

在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能源价格的市场化进行了明确的表述。第10条表述如下:

(10)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

长期以来、天然气价格为国家发改委调控和公布,市场化定价一直是石油和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目标。但是定价机制却始终曲折前行,脱离不了被调控的阴影。主要原因是因为石油天然气是重要国家战略资源、也是社会运转重要的基础,关系国计民生,能源价格的波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甚至扩散到其他领域,因此国家对能源价格市场化一直持谨慎的态度。

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曲折前行

1、成品油定价机制几度变化

石油产品的价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原油价格,一是成品油价格。我国石油产品一直采取国家计划、低价供给的模式,但是在1993年我国变成石油净进口国之后,此种模式已经不适应国内外的形势,迫切需要改革。1998年,我国石油工业进行改革,成立了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两大集团间石油产品的结算需求,催生了石油产品的定价机制。此后经历了多轮修正和探索。

原油价格定价相对比较简单,原油价格等于原油基准价加上价格贴水或者升水,原油基准价由当时的国家计委根据每月国际市场相近品质的原油离岸价加关税确定,当时选取了塔皮斯、米纳斯、辛塔、杜里四种原油作为国内各类原油的挂靠油种。

成品油价格则历经了多次改革,形成了当前的定价模式。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98年开始,持续到约2003年。这一个阶段是直接接轨阶段,国内成品油价格盯住的是国际成品油价格。从2000年6月起,国内成品油价格基本与国际完全接轨,每月一调整。

但是在2003年初,国内爆发非典,同时国家开始调控成品油价格,而恰恰此时国际油价向上迈台阶,从30美元平台上升到了60美元平台,国内成品油定价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定价机制基本失效。

第二个阶段从2006年开始,到2008年末。这一阶段改直接接轨为间接接轨。跟踪原油价格来制定成品油价格。同期,开始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这一阶段的主要问题是油价调整不到位。

第三个阶段从2009年初开始到2013年一季度。这一阶段对成品油价格开征了消费税。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国际背景是全球陷入金融危机,国际原油价格暴涨暴跌,从140美元跌到30美元又回到120美元。国际国内救市行动导致流动性泛滥,国内通胀形势严峻,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发改委的调控造成的油价调整不到位。

第四个阶段从2013年初开始,发改委放松了管制,提高了调价频率,基本上国内成品油价格能较真实反映国际原油价格变化。

在挂靠油种方面,最初挂靠的是国际成品油价格,直接与国际价格接轨。后来改变为挂靠国际原油价格,间接接轨。期间挂靠的油种也在不断变化。

国际成品油的需求状况和国内的需求差异较大,例如美国以汽油消费为主,而我国以柴油消费为主,因此国际成品油价格波动经常与国内供需情况脱节,即使把挂靠油种从新加坡改为新加坡+纽约+鹿特丹三地成品油也无法改变此状况。因此后期从直接接轨变为了间接接轨,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国际原油价格,原油价格+国内合理加工成本+适当利润=国内成品油价格。但是其实这个方法也无法解决前面这个问题,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因素更多更复杂。

在前期直接接轨时期,成品油价格曾经相当的市场化,每个月进行一次调整,但是由于此方法是跟踪的上个月成品油均价,因此比较容易预测下个月国内的成品油价格,进而引起投机行为。因此后来改成了不定期调整,但不定期调整也不能很好规避投机问题,2008、2009年就多次爆发油荒,与价格调整有着很大关系。

在间接接轨时期,不定期调整主要是跟踪国际原油价格的22日移动均价。这样设计的好处是,炼油企业通常要提前准备1-2个月的原油库存作为原料,那么22日移动均价基本可以反映当前的原油成本,但是缺点是,移动均价平滑了原油价格的波动,给社会造成了成品油价格调整落后于原油价格变化的印象。特别是发改委经常对油价进行调控,涨时少涨跌时少跌,就更强化了成品油价与国际油价脱节的印象。

在2013年,将22个工作日移动均价改为了10个工作日移动均价,同时将4%的变化边界条件取消,改为了每10个工作日就调整油价,使国内成品油价格能够比较好的跟着国际原油价格变动而变动。

发改委指定的价格最开始是零售中准价,销售企业可以在该价格上下一定幅度内自由定价。后面则改为了最高零售价,销售企业不得超过此价格进行销售。

伴随着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变化,国内也推出了一些新的政策。2006年推出了石油特别收益金,2008年推出了消费税。

2、CPI影响定价机制的执行

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往往会留有余地,比如在成品油定价方面,表述是在达到一定条件时国家“可以”调整成品油价格。也就是说,定价机制只是参考,执行情况很可能会打折扣。为什么执行起来会有折扣,这就要看有关部门对当时的国家经济形势等问题的判断。这里面CPI的走势对油价影响最为明显。我们以第三阶段为例。

从2009年到2013年这四年时间内,2010年4月开始直到2012年3月的9次调价,基本上调价时间点都是落后的,其中有两次调整是及时的,这两次都是下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在这段时间,国内的通胀形势比较严峻,2010年4月我国CPI为2.8,5月达到3.1,之后一直在3以上运行,直到2012年6月CPI才回到3以下。通胀形势严重的影响了成品油价格调整,CPI破3的时间与调价落后的时间完全吻合。

3、定价机制的执行情况影响炼油企业业绩

相应的,油价调整不到位也会影响炼油企业业绩。在油价调整不到位期间,中石化炼油板块的EBIT大幅亏损。

炼油板块业绩也会比较强烈影响公司整体业绩,从上图可以看出,中石化和合并EBIT与炼油板块EBIT基本同步变化,但是刨除炼油板块后,整体EBIT就和勘探开采板块走势一致了。

4、成品油定价市场化并不遥远

到目前为止,成品油定价市场化改革应该说并不太遥远。首先,发改委可能将现行的价格公布交给第三方机构,实现形式上政府定价的退出。第二步,可以把定价权完全交给炼油企业。政府只在特殊情况下对油价进行干预,比如原油价格暴涨时,或者国内通胀形势严重恶化时。

我们预计,成品油价格的市场化很快就会有新的进展。

天然气的价格市场化尚需时日

我国天然气定价一直以来都是成本加成法。即,上游天然气勘探开采生产出天然气产品,形成井口价。之后天然气进入长输管道,管道企业收取管输费。井口价加上管输费形成各省的门站价。到达各省后,经过省域管道市政管网的输送到达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价格由省市发改委决定。

天然气价格实现市场定价,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我们认为第一步,是将存量气价格调整到合理水平。第二步,在全国推广市场净回值定价方法。第三步,提高全国基准价的调整频率。第四步,实现天然气价格的完全市场化。

整个过程,可能需要5-10年。

能源价格市场化利好多个行业

综上,我们给予石油石化行业“看好”的投资评级。细分来看,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将对多个子行业形成利好,这里面主要是因为在价格没有实现市场化时,能源产品价格通常会低于市场合理价格。实现市场化后,能源产品价格可能会有一定程度提高。

首先,最直接的有利于石油炼制企业和天然气生产、进口企业。

其次,我国天然气供应存在加大缺口,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后,气价合理提高,将有益于激发勘探开采企业的积极性,勘探开采活动的增加,将为油田服务行业带来更多的市场空间。

第三,天然气产出增加后,将需要更多的长输管道,有利于油气钢管企业。

[责任编辑:lanln]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频道推荐

实时热点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