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网络版延迟退休方案不实 真版尚是绝密
网传《人社部渐进式延退时间表》
延迟退休近期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有人制作了一份专业度非常高的推进时间表。不过,这个表非人社部发布,而延迟退休的政策也只是在研制过程中。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说,有猜测很正常,但不能当成定论。
2016年渐进式延迟退休开始启动,首批延迟退休的是企业单位女职工。每隔一年,延迟退休的年龄增加半岁,直至2045年退休时间确定为65岁……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明确了渐进式延迟退休方向后,网上迅速流传一份《人社部渐进式延迟退休的时间表》,真假难辨。
昨日,人社部新闻中心接受华西都市报采访时表示,具体的延迟退休方案人社部尚处于研究阶段,也从来没有公布过渐进式延迟退休的时间表。
网络传言30年后三类人65岁退休?
昨日,一张《人社部渐进式延退时间表》(见表格)在朋友圈、微博和QQ群等网络上流传开来。
表格把延迟退休的人群分为企业单位女职工;事业单位女职工、女公务员;企业单位男职工、男公务员3大类。
最开始实施延迟退休的是第一类,即企业单位女职工,从2016年起,她们新退休时间延迟至50.5岁,此后按每年延迟半岁的幅度递增,30年后(即2045年)实现65岁退休的目标。第二类群体从2026年开始渐进式延迟退休,第三类群体从2036年延迟退休。最终,三类人群于2045年同步实现65岁退休的目标。
“这张时间表看上去不像是假的。”在文化传播公司工作的张娜说,平时比较谨慎的她对此将信将疑。前天,她在报纸上看了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人社部已经明确了渐进式延迟退休的方案。在她看来,网络上流传的这张时间表与胡部长提到的“提前若干年预告;分步走,先从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开始;迈小步,比如每年只延迟几个月,小步徐趋,用较长一段时间完成平滑过渡”等原则高度契合。
华西求证时间表不是人社部发布的
“这个时间表肯定不是人社部制定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社系统官员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说,从机关严谨的工作作风来看,只要没确定的事情都不可能公布,尤其是这种超级敏感的事情,在讨论阶段都属于绝密。对于这份时间表,除了这位官员不信外,至少3位政府系统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认为“不靠谱!”
昨日下午,记者向人社部新闻中心一位吴姓工作人员求证时间表时,对方非常明确地说“关于延迟退休的政策,以新华社发布的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接受媒体采访的内容为准,人社部没有发布过这个时间表。”
这位工作人员还透露,目前,人社部关于顶层设计的内容都还处于研究当中,很多内容都还没确定。
专家访谈
4至5年延迟1岁比较合适
退休时间不宜一刀切,延退最有可能从白领开始
记者:怎么看待这张时间表?李长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这个时间表很多内容与胡晓义讲的那些延迟退休原则比较吻合,并非没有科学性。相反,它体现了一定的专业性。我估计它是某个学者或者研究小组对于延迟退休课题研究的一个成果,算是一家之言。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可以提供给人社部作一些参考。
记者:据您所知,该方案已经走到哪一步了?
李长安:对于渐进式延迟退休,中央肯定是已经定调了。胡晓义副部长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的那些内容,都是指导性意见。据我所知,渐进式延迟退休的方案目前还处于调研阶段,“怎么渐进?什么时间开始?”都没确定。
记者:是否真会如网上流传的这个时间表那样每年延迟半岁?
李长安:1年推迟半岁的幅度太大,并不科学。理想状态下,每年推迟2至3个月,用4至5年时间将退休年龄推迟1岁比较科学。
记者:胡晓义谈到分步走时,举例先从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开始,从人力资源替代弹性系数低的群体开始,逐步扩展到各类群体。据此,公众有很多猜测,有专家解读,女性特别是科研工作者以及重体力劳动者最有可能先实施延迟退休政策。
李长安:从政策落实的难度来看,替代弹性低的难度最小。从这个角度来讲,知识分子最愿意接受延迟退休。重体力劳动者和高强度脑力劳动者比如程序员延迟退休政策的制定,应该从他们身体状况方面考虑到这部分人的诉求。
渐进式延迟退休应该分类进行,分类进行是指不同的劳动群体实施不同的延迟方案,退休的时间都会有所不同。是否大家退休时间都得延迟到65岁?我看并不适合一刀切。即使是延迟退休,一些工种特别是重体力劳动者更适合在55岁或者60岁退休。
延迟退休男性与女性应该同步进行,如果分步走的话,从白领开始倒很有可能。 华西都市报记者席秦岭
何谓“渐进式”延迟退休?
一是要提前若干年预告,让公众、特别是相关群体有必要的准备期。二是要分步走,比如先从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开始,从人力资源替代弹性系数低的群体开始,逐步扩展到各类群体。三是要迈小步,比如每年只延迟几个月。四是要多措并举,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更多适合中老年人又不与青年人争夺工作机会的岗位,以最大限度降低对相关群体的不利影响。
三问
既然网上的时间表是假的,那么,延迟退休从何人开始?从何时开始?以何种形式开始?
记者就此采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和相关专家。
从未听说延迟退休从公务员开始
延迟何人
从退休年龄最低群体开始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1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从未听说延迟退休从公务员开始或从重体力劳动者开始。
“这个政策正在研究制定过程中,有一些猜测也是正常的,但是不能把猜测当成定论。”胡晓义说,“欢迎社会各界各类研究机构对贯彻落实三中全会决定精神提出建议,但是我们也不主张假定一个设想然后再去批判。”
胡晓义强调,延迟退休要分步走,比如先从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开始,从人力资源替代弹性系数低的群体开始,逐步扩展到各类群体。
我国现行职工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而人力资源替代弹性系数低的群体是指入行门槛高、核心竞争力强的群体,例如工程师、医生等。
这位副部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退休年龄仍维持较低水平,将限制中老年人力资源特别是女性人力资源充分利用。
“从目前实际情况看,许多专业技术岗位(医生、教师、科研人员等),五六十岁正是经验丰富、技艺纯熟的阶段,而且这种高端人力资源的替代弹性较低。”胡晓义说,“如果早早退休,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何时延迟
取决于具体的就业形势
延迟退休另一个争议点是该政策是否会加剧本来就已经很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大学生就业为例,2013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2014年预计将达到727万,“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再延迟退休岂不是雪上加霜?
“关于青年就业和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确实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矛盾的体现。”胡晓义坦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总趋势仍然是劳动力供大于求,我们仍然要把促进就业和创业放在突出的位置来加以安排。”
他说,2012年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总量首次出现了绝对下降的情况,比前年劳动力的供给减少了345万,这一重要信号预示着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所以从长远考虑,我们也必须研究怎么样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劳动力资源的问题。”胡晓义说,最近几年确实每年有600万左右的退休人员退出了劳动领域,这当然和青年的就业或者新成长劳动力就业会形成一定的替代关系,但并非简单的加减关系。
他指出,延迟退休要提前若干年预告,不能今年宣布明年就实施,而要让公众、特别是相关群体有必要的准备期。
怎么延迟
每年延迟几月
小步徐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对记者说,从世界范围来看,延长退休年龄有两种策略:一是弹性(柔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二是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两者的主要区别为:前者是“可选项”,秉承自愿的原则;而后者则不然。
胡晓义在解释“渐进式”时表示,“要迈小步,比如每年只延迟几个月,小步徐趋,用较长的一段时间完成平滑过渡。”
郑秉文认为,从全世界的实践来看,延迟退休年龄没有一步到位的,而是采取渐进式的方案,每几年延长3个月,延迟5年退休的话很可能要有20年的过渡期。
“在延迟退休的同时,严格控制提前退休,进一步强化养老保险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胡晓义说,“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更多适合中老年人又不与青年人争夺工作机会的岗位等,以最大限度降低对相关群体的不利影响。” 据新华社
一个案例
上海柔性退休不理想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昨日在发布会上提到,前一阶段在上海进行了弹性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探索和尝试。即,从2011年10月1日起,上海率先实施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并发布有关试行意见,规定延迟年龄男性一般不超过65周岁,女性一般不超过60周岁。
新华社记者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得知,“上海试点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这一策略效果并不理想。其一、退休人员可以拿着养老金再去打工,两份收入比继续工作不领养老金更高;其二、柔性退休激励机制不足,多干几年养老金没有大幅度增加,很难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据新华社
新闻评论
延迟退休政策需全面审慎
延迟退休作为涉及多群体切身利益的政策,需要全面审慎的研究,不仅需要回应公众的关切,讲究策略,更要坚持公平的原则,兼顾不同群体感受,寻求改革的最大公约数。
延迟退休首先要回应好公众关心的多重问题。
延迟退休是否会加剧青年就业难?延迟退休的初衷是不是仅仅为了弥补一些地方的养老金缺口?延迟退休之后个人缴纳保险的时间延长了,养老金会怎样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这些都需要相关部门做好解释,解公众之忧。
延迟退休也需要讲究策略。提前预告、小步徐趋,以减少对公众尤其是即将退休人群的冲击力,顾及劳动人口的实际感受。
延迟退休还要坚持公平的原则,充分考虑到不同群体的诉求,根据不同群体的工作性质、工作年限、人力资源替代弹性等因素做出不同的安排。重体力劳动者是否能借鉴瑞典等国的经验不被“一刀切”?女性退休年龄是否应和男性一致?体制内外的延迟退休是不是同步进行?这些都需要做出合理安排。此外,延迟退休政策需要一系列配套方案改革的配合,进一步强化养老保险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更多适合中老年人又不与青年人争夺工作机会的岗位,加强中老年人技能培训,并研究支持中老年人就业的扶持政策等等,全方位做好“大改革”。 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