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四大看点

2013年12月16日 06:39
来源:新快报

人参与条评论

■新快报记者黎华联陈庆麟陆琨倩

●地方债防控、产能过剩问题亟待解决

●货币政策、粮食安全有助于稳定物价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关注。这个历来被看作是下一年度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决策走向的会议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如货币政策决定老百姓的“钱袋子”是升值还是贬值;粮食安全决定市民“菜篮子”的价格和质量安全问题;即使是比较抽象的产业结构问题和地方债,也关系到所有人的工作岗位、收入水平以及金融安全问题。新快报记者便从上述四个工作要点,请专家解读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普通老百姓可能带来的影响。

地方债

防控债务风险明确债务主体很关键

工作要点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着力防控债务风险”单列为主要任务之一。会议提出,要着力防控债务风险,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加强源头规范,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明确责任落实,省区市政府要对本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负责任。

●现状

36个地方政府债务高达3.85万亿

近年来我国对地方债务问题进行了普查,结果令人担忧。今年6月份,审计署发布的区域性地方债务抽查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36个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达到3.85万亿元人民币,两年来增长了12.94%,其中16个地区债务率超过100%,最高的达到219.57%。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研究室主任牛犁指出,近年来,地方政府在大规模投资刺激下不断在融资平台上借债,债务率在增加,由此带来的财政、金融风险也在上升。而且,从国际上来看,很多国家发生了债务问题,所以,中国也要警惕并高度重视。

●解读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研究员贾康:

地方债应经过法定预算程序

“加强源头规范”的提法,意味着将来要靠制度框架来落实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源头规范,将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意味着今后所有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都要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的约束。一旦纳入预算管理的话,各种政府性债务就应该经过法定的预算程序。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

产能过剩与地方债盲目扩张有关

中国的债务水平总体安全。中国的政府性债务并没有突破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而且低于很多国家的债务水平。但其中很多问题都与地方政府盲目扩张息息相关。正是部分地方政府的盲目大举发债,助推了产能过剩、生态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货币政策

通胀货币政策应以稳为主

工作要点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的宏调方向如此表述,同时明确,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现状

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历史最高水平

据最新统计,2013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接近14万亿元,是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重为52.1%,比去年同期低5.2个百分点,总体仍处于下降态势。政府年初制定的今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目标是13%左右,而央行12月1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社会融资规模为1.2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1053亿元,也较10月份的8564亿元大幅反弹。而11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4.2%。新增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大幅下降,目前占比仅为50%左右。

●解读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保良:

货币池子里的“水”已够多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既有利于增强企业投资意愿,也尽可能不积累新风险,是当前情况下的最佳搭配。货币政策之所以要稳健,是因为货币池子里的“水”已够多,再放会加大通胀风险。而在经济下行压力仍存的情况下也不能收,必须坚持稳健。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

货币政策执行中料将不断改变

明年的货币政策是中性不可能偏紧,但具体在执行中应该还是会不断变的。决策层面也强调了,明年经济运行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明年可能不定M2的具体目标,直接定一个社会融资总量的目标。

产业结构

化解产能过剩应配合体制改革和政策转型

工作要点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关键是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总的原则是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要加强对各个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化解方案。要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现状

广州定十大重点推进产业

上个月,广州市委常委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广州市加快推进十大重点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确定了十大重点产业,并呈经典“三四三”阵型,即三大先进制造业:汽车、精细化工、重大装备;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三大现代服务业:商贸会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同时,提出到2016年,十大产业实现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百亿级龙头领军企业和中小微优势企业。

该方案提出了每个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园区、招商对象、专家人才、龙头企业培育等工作任务。明确到2016年,总投资超2100亿元的104个重点建设项目基本实现投达产,57个重点产业园区、总孵化面积超400万平方米的60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全面建成。

●解读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产业室主任史炜: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最有效的手段

产业结构调整中,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最有效的手段。服务业是最好的把过剩产能劳动力消化掉的手段。另外,服务业能带来新的产业体系,包括新的附加值体系。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

中国产能过剩正向危险边缘迈进

中国的产能过剩正在向危险的边缘迈进,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最大挑战。化解产能过剩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和政策转型,一方面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消费;另一方面要改革财税体制和干部考核制度,为产能扩张和国内生产总值崇拜降温创造制度条件。

粮食安全

抓粮食安全将吃饭问题掌握在自己手中

工作要点会议指出,将要“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其中“确保产能”更首次作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途径,被写入年度经济工作安排中。会议强调,“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现状

粮食增产同时进口也快速增长

从目前我国粮食情况看,国内的产量已经实现了“十年增”。根据农业部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2038.7亿斤,比上年增产247.1亿斤,实现建国以来首次连续十年增产。此外,经济作物稳定发展。预计全年油料将增产2.2%。棉花和糖料因面积下滑,产量略有下降。蔬菜生产稳定发展,基本实现均衡供应。在我国粮食产量增产的同时,进口粮食的数字也在快速增长中。农业部信息显示,今年1-10月,我国谷物进口量达1069.5万吨,其中以小麦为主,共416.8万吨;其次是大麦,为204.2万吨;玉米、稻谷和大米进口量为164.7万吨及187.6万吨。上述进口量对比2011年底公布的数据,已几乎翻了一倍。

●解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巡视员张立群:

抓好粮食安全对明年物价稳定很重要

粮食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保证了食品的安全和供给,对于明年物价的稳定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li_yuan] 标签:中央经济 货币政策 产能过剩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3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频道推荐

实时热点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