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人民大学:工业部门僵尸企业比例约7.5%


来源:凤凰财经综合

凤凰财经讯 据财新网报道,7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僵尸企业研究报告》。2005年至2013年的工业部门僵尸企业比例大约为7.51%。

《报告》使用了1998年至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包含大约80万家企业和360万个观测值)和1998年至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库。报告中提到,僵尸企业比例最高的行业是钢铁、房地产、建筑装饰、商业贸易,从地区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南部地区僵尸企业比例比较低,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僵尸企业比例较高。

《报告》要点精选:

数据:僵尸企业逐渐缓解

统计数据显示,从年份看,2000年至2013年,中国工业部门的僵尸企业比例最高时(2000年)大约30%,此后呈下降趋势,并在2004年之后保持稳定。2005年至2013年的工业部门僵尸企业比例大约为7.51%。这说明僵尸企业的问题在逐渐缓解。

行业看,僵尸企业比例最高的5个行业是,钢铁、房地产、建筑装饰、商业贸易和综合类;僵尸企业比例最低的5个行业是,银行、传媒、非银金融、计算机和休闲服务。

从地区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南部地区僵尸企业比例比较低,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僵尸企业比例较高。

从规模看,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的僵尸企业比例最高,但由于基数比较小,大部分僵尸企业还是小型企业。

从年龄来看,随着企业年龄的增长,僵尸企业的比例越来越高。成立1-5年的企业中,只有约3%的企业是僵尸企业;而在成立超过30年的企业中,约有23%的企业都是僵尸企业。

僵尸企业成因

首先是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政企合谋。为了政绩和维稳,地方政府不断给濒临破产的僵尸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输血”,或者给非僵尸企业施加就业压力和产量扩张压力,然后再通过补贴和贷款来维持其局面,是的本来不是僵尸的企业变成了僵尸企业。

其次是地方政府之间和国企之间的恶性竞争,一旦国家将某个行业列入重点扶持范围,地方政府就一拥而上支持这个行业的发展,造成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在这个行业出现大量僵尸企业之后,地方政府又提供优惠政策和补贴来支持当地企业,希望能够挤垮其它地区的企业。甚至在行业救助时直接规定至救助一定数量的大企业,这直接造成了企业间竞相做大的困境。

此外,大规模刺激的后遗症、外部需求冲击和银行信贷歧视,都促使僵尸企业的形成。

五方面减少僵尸企业

一是要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尤其是慎用产业政策。二是完善国资委对国企的考核指标,全面理解“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要警惕最后的结果是国企仅是做大,而没有真正做强和做优。

三是要强化银行的预算硬化,加强对银行体系监管,减少地方政府对辖区内银行的行政干预。四是多渠道化解产能过剩,鼓励企业兼并充足和改制分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证网。五是加快国企改革步伐,关键是明确国企定位。

[责任编辑:杨芳 PF057]

责任编辑:杨芳 PF057

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最高13%

凤凰金融-安全理财

凤凰点评:
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一年

13.92%

混合型-华安逆向策略

凤凰点评:
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