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青:转型消费金融 得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2016-12-22 17:55:00
来源:凤凰财经WEMONEY
作者:辛蒯
12月21日,以“新金融创变新未来”为主题的凤凰WEMONEY(2016)“NF+”峰会在京举办,中邮消费金融副总经理叶永青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凤凰WEMONEY讯 12月21日,以“新金融创变新未来”为主题的凤凰WEMONEY(2016)“NF+”峰会在京举办,中邮消费金融副总经理叶永青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邮消费金融副总经理 叶永青
提到不少企业在严监管下转型互联网金融,叶永青认为面临的最大的风险跟科技有很大关联。
“举一个例子,我们公司到现在开了一年,把我们公司的APP上线的时候,前几天我们完全没做过任何宣传,每天就有几万申请,这都是一些欺诈分子。”叶永青表示,现在这个市场里,企业所需要的数据,基本都有一些机构提供。所以现在特别是转向小额分散消费金融的行业,尤其是针对管理方面的人员要求,怎么判断哪些是适合自己公司,适合自己客群的,而且在整个成本上与你收入相匹配的情况下,选择哪个第三方大数据公司与你合作。而其中的一个方法就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中小型的公司没必要什么都自己做。
谈到消费金融的发展,叶永青表示,现在是两个大方向:一个是有消费场景的,一个是通用类的,比如现金贷。这跟传统的银行信用贷款差不多,只不过要求更少,审批速度更快。如果要开展有消费场景类的消费金融怎么办?因为现在大多数情况,可能你要跟线下的场景、线上的场景友好,除非是非常大的淘宝、京东,要不然对接成本非常高。而且是针对一些小平台,或者线下的场景,怎么样去防范合作方或者商户的欺诈:刷单或者其他的行为。
“给大家一个参考,比如说在门店做消费贷款做装修的,我们怎么知道这是不是一笔真实的消费需求呢?我们可以通过几个手段。要看他们的业务量有没有在某一个时间段上升,要跟本月的现金流匹配。此外,要判断这个人是不是有真实需求的人,比如说做装修贷款,你可以分析他的年龄、住房或者其他的维度等等。”叶永青强调,企业转型消费金融前,要考虑自己的定位、客群、风险能力是是否匹配。(凤凰WEMONEY 辛蒯)
以下为演讲实录:
谢谢大家,谢谢主办方给我这个机会,我从广州来到这儿,天气是有很大的差别。大家听我说普通话就知道,我之前一直在香港做风险管理工作,主要负责香港、台湾、新加坡,进入大陆市场也是因为金融中邮公司,如果我说什么大家听不明白,我们可以回头再详细讨论。
今天大会主办方邀请我针对监管的问题发言,我在各位行业专家面前,在市场方面的经验不是很丰富,但是我也希望通过这个机会,把自己当做一个从外来市场的人来看待这个事情的角度,来简单分享一些我的看法。
首先说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问题,大家都说今年是互联网金融整顿之年或者转型之年,刚刚主持人也提到,最近8月份出台的监管管理办法是史上最严的。我个人认为肯定不是史上最严,从监管的角度来看,比如说之前在不同的市场看,我从来没见过一个监管是越来越松的,肯定是越来越严的,无论是在新加坡、台湾、香港、美国什么地方。所以史上最严监管办法,在2016年是最严,但是可能过两年之后,大家习惯了之后,可能就变成了只是一个起步。
在监管的要求里提了很多点,针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范围或者监管的体系,提出了很多不同维度的监管要求。我拿两点出来分享一下:
首先是监管,其实我认为这个监管的管理办法提到了很重要的观念,就是行为监管。这个行为监管我觉得是对整个行业发展,健康发展来说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行为监管就是说,以前整个监管机构不单单看这个机构是不是在管理范围之内,或者这个机构是不是从他手上拿到牌照,而是从这个机构你现在在做什么业务,在做什么范畴的东西,就从整个行业的生态来监管。
在初期对于一些机构来说,肯定会有一些影响。但是整个监管的态度和框架,其实是对整个未来P2P行业,或者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有很好的帮助,因为这样才可以给整个社会,或者P2P投资端客户有信心,长远来看整个行业才可以发展起来,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就是整个是通过业务的限额,比如说单一的平台,20万限额,把整个P2P或者互联网金融行业引导到小额分散的领域里。但是我明白,整个事情对某一些个别的P2P机构,他们现在的业务范围远远超过20万,有的平均是200万、300万。但是从整个行业发展或者风险控制来看,我个人是非常赞同小额分散的。为什么呢?
刚刚其实很多人提到一个观念,是不是我们以往做数据分析很看中一个观念,就是我们从过往的东西推未来的,这其实有很多讨论在里面,是不是对?从我本身的角度来看,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对,但是我可以说现在在我们的能力、手段有限的情况下,特别是做风控的人,还是需要比较多的精力放在这里面。
这为什么跟小额分散有关呢?当我们的业务限制在20万,那肯定是小额分散。我个人在想,小额是不是20万我不知道,30万、50万也可以。但是我想说,当我们能够把这个业务做成小额分散,对我们整个行业,对个别的公司来说是可以帮助一个公司控制系统性风险的。我们说小额分散不会有单一的客户对整个公司的盈利风险会带来很大的打击,而且做小额分散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客群、渠道、产品,针对不同客群在你整个盘子里的比例来控制,哪一个产品风险比预期的高,比整个公司风险的影响来说有多大,这是可以通过不同比例控制的,这就是小额分散最大的好处。
当然小额分散也是比较符合现在市场或者国家的方向,就是普惠金融,当我们说普惠金融的时候也不能说我给你一个客户300万,我个人不觉得这是一个普惠金融。
谈了几个是对管理办法觉得比较正确的看法之后,我还是相信会用现在的P2P或者互联网金融的机构再考虑转型。我个人不算是非常赞同转型,但是这个观念可能是因为我来自与消费公司,有很多人认为会不会多很多其他的P2P互联网公司,所以我说的观点不一定非常中立。
我现在想分享一下,无论是不是转型,会不会走到消费金融这个行业,肯定是大家会经常讨论的一个方向。我不会太多谈消费金融发展的空间,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从不同的渠道也听过这是国家政策的方向,或者是GDP消费的占比跟其他发达国家比例还有一定的差距,从不同维度来看大家都相信这个市场非常大而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不会谈太多这个。
我是风险出身的,我探一下过去一年多时间,我在这个行业里,给到想转型到消费金融公司的机构一些参考,风险管理面对的一些挑战。
首先消费金融肯定是小额分散的,比如说我们有牌照,银监规定我们不能做购房、购车消费贷款,只能做小额一般性的消费贷款。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风险跟科技很有关系,可以举一个例子,我们公司到现在开了一年,把我们公司的APP上线的时候,头几天我们完全没做过任何宣传,每天就有几万申请了,这都是一些欺诈分子。
刚才也有嘉宾提到,现在的欺诈非常专业,在市面上或者整个市场里,专业做欺诈的产业链可能超过10万从业人员。有人专做手机模拟器的,有一些是专门拿数据,有一些是专门处理数据,有一些是专门卖数据的。在我们面对欺诈风险的时候,我们怎么样判断和防范?我觉得我们自己,或者每一家机构都要投入一定的资源放在反欺诈上。
之前我们在公司也发现了很多欺诈,现在欺诈分子是非常聪明的,或者他们对你们业务的理解、了解,有时候比我们审批人员更深。在我想象之中,他们肯定是对自己的审批规则,所有的东西是非常熟的,但是对他们来说做成一单可能就是他们很大的比例,所以他们比我们或者银行、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更勤奋。
他手机晚上十一点到三点,应用比例更高,这当然是很简单的维度。我们防范欺诈的时候要通过技术手段把所有行为抓出来,这里就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也是我自己的感受。就是跟传统银行和金融机构去比,现在在中国市场做风险管理,跟以前的观念可能有一点根本性的变化。以前风险管理,可能在国外也是,这是一个核心的机密。整体来看一家机构规则怎么样,评分考试怎么样,数据来源是哪里,是银行非常机密的东西,我不会告诉任何人。
现在在这个市场里,你需要的数据从网络行为、购物行为来说,基本上你可以想象到的数据都有一些机构帮你提供。从现在我们所谓的防范欺诈风险,防范信用风险,我一家机构风险管理的能力可能不单单是看你自己内部有数据源,而是现在从事风险管理的人有什么样的能力,在外部有哪些适合自己的客群。特别是消费金融的重点就是金额小,可能500块。当然你可以什么都查,第三方、电信商、网购商或者其他机构给你手机APP的行为,抓取网上的行为,什么样的都包括,但是这个成本非常高,而且我们也发现这从成本上来看是覆盖不了的。
一般线上业务通过率是很低的,可能是10%,这就代表你查十笔费用,带来的收益只有一笔,这个成本就会变成10倍。所以现在特别是转向小额分散消费金融的行业,特别是管理方面的人员要求,怎么判断哪些是适合自己公司,适合自己客群的,而且在整个成本上与你收入相匹配的情况下,选择哪个第三方大数据公司跟你合作,不再是什么都要自己做,有一些最好的方法。
其中的一个方向或者方法,就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没必要针对中小型的公司什么都自己做,只要你自己的人能掌握你现在在用什么。比如说之前我们跟第三方的数据公司交流,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用他们的黑名单。当然每家黑名单的定义肯定会不太一样,但是起码大家都会觉得黑名单里面就是黑的,确实有一些比较不好的分子,把自己好的人也放在这里,他的目的就是其他机构查到,他们觉得是黑的,他们就不放了,就可以掌握在他们自己一家手里,这就是整个判断哪些外部数据怎么去用,这是很重要的。
谈到消费金融,现在是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有消费场景的,一个是通用类的,可能就是现金贷。这跟传统的银行信用贷款差不多,只不过要求更少,审批速度更快。如果要开展有消费场景类的消费金融怎么办?因为现在大多数情况,可能你要跟线下的场景、线上的场景友好,除非是非常大的淘宝、京东,要不然对接的成本非常高。而且是针对一些小平台,或者线下的场景,他们怎么样去防范合作方或者商户的欺诈,他的刷单或者其他的行为。
给大家一个参考,比如说在门店做消费贷款做装修的,我们怎么知道这是不是一笔真实的消费需求呢?我们可以通过几个手段。要看他们的业务量有没有在某一个时间段上升,要跟本月的现金流匹配。可能这个公司平常一个月是一千万,但是这个月突然五千万,这就要提前预警了。
另外要判断这个人是不是有真实需求的人,比如说做装修贷款,你可以分析他的年龄、住房或者其他的维度,这个人表面来看不像是对装修有需求的人,因为他没买房,或者他已经是个六十岁的人,这是一个例子。可以通过客群的分析,来看他跟消费场景的需求是不是匹配,比如说旅游、高端教育,这些都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当然这有一个过程,不是一开始做就有这个能力。
最后提一提定价的风险,我们一般做贷款有一个观念,我们的收益要覆盖风险,这是基本的法则。但是这是不是说我们的定价越高越好?不是。我个人觉得我们有一个界限,在你的收益、利率高到某一个程度的时候,其实会把你的风险提到更高,我们叫逆向选择。
其实概念很简单,比如说以前我们在香港,每个地区肯定是不一样的。当你觉得他是高风险的,你就提高他的利率覆盖损失,如果超过年化40%的话,发现不单单能覆盖风险,而且吸引进来的客群的状况也带来了根本性的变成。概念很简单,你们要想象你把这个产品给出去的时候,什么人愿意给年化60%拿你一个贷款。当然金额比较小的情况下影响不大,虽然你这么高,可能变成现金的时候每个月就多几十块钱。但是你的贷款超过一定程度,几万块的话,就会考虑定价风险会不会变成逆向选择,基本上什么人愿意给这么高的李熹呢?他可能根本没考虑自己有没有能力还,或者根据不打算还的人,做数据分析肯定要有这个过程,慢慢测试,慢慢学习。
总体来看,虽然说整个消费金融市场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我也希望我刚才提的例子也可以帮助到一些转型的公司,做转型决定之前能够申述考虑自己的定位、客群、风险能力是不是匹配,我觉得这才是最合理的,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儿,谢谢。
[责任编辑:wemoney PF106]
责任编辑:wemoney PF106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近一年
13.92%
混合型-华安逆向策略
凤凰点评:
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网罗天下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
财富派
-
战火锻造的富兰克林家族
点击数:1378761
-
奥巴马拒住的酒店原来是中国人的
点击数:1398712
-
为什么这个90后是未来的扎克伯格?
点击数:1765508
-
陈曦:琴与弓的生活美学
点击数:1928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