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商务部白明:借势“一带一路”中小企业要搭乘“航母”集团出海


来源:凤凰财经

凤凰网产业新城频道对话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

文/李仁泽

日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闭幕,五大洲宾客齐聚雁栖湖,共同追溯历史、擘画未来,聆听中国为世界发展提供的东方智慧。

千年丝路,通达天下。从古丝绸之路的声声驼铃,到“一带一路”沿线的大国重器。在巨大的历史机遇面前,无数中小企业亦审时度势,在这片更广地域维度上的区域贸易里,踏出了鼓乐相契的节拍。

在产能合作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奏出了有哪些较好的模式和案例?中小企业如何避免盲目地走出去?产业新城运营商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海外孵化器,加速全球布局的背后,又有怎样的雄心与更大的可能?对此,凤凰网产业新城频道对话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试图一一探究。

产能合作要做好长项对接 双赢是基本出发点

凤凰网产业新城:以您的调研经历以及相关研究来看,在“一带一路”的产能合作方面,有哪些较好的案例?分别体现哪些特质?在产能合作和转移方面,中国应当怎么做?有什么意义?

白明:一般来说,我们谈产能合作,是制造业的产能合作。但是现在很多情况下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所以我认为这可能是广义的产能设施,像港口、公路、铁路、电力。关于产能合作比较好的案例,我认为有这么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由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的产能合作。比如说我们在马来西亚生产机车,这个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个就是从我们承揽他的铁路项目而来——我们给他修铁路,顺便也生产各种机车。因为每个国家都要求具备一定的产品国产化率,这就是基建带动而来。

第二种,是互补型的产能合作。假设说我们需要各种原材料,可能这些在国内比较稀缺,包括我们海外进行的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项目,各种铝土项目,用这样的产能合作,可以弥补我们的缺口。

还有就是发挥我们的强项,现在国际产业分工和格局出现了变化,我们的中国制造走出去,大量地转移到东南亚。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高了,但那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相对低一些,竞争力比较强,那么我们通过走出去,到那去进行产能合作,

还有就是是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产能合作。比如说,在国内,我们压缩钢铁产能、煤炭产能。但这些在其他国家可能是比较缺乏的,像中国跟哈萨克斯坦,签了很多项目,都是与钢铁行业有关的。这些各种各样的产能合作,基本上都体现出了优势互补。

第三种,强强合作型的产能合作。就是说产业链还是中国的,但是有一部分工序转移到其他国家。过去,我们的产业链大多是欧美国家主导的,现在呢,我们也主导一回。就像有一些工序更适合在其他国家发展,我们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或者其它的原材料供应、政策优惠、技术支持,去发挥人家的强项。把我们的强项跟人家的强项对接,这也是一种产能合作。

总之,产能合作就是一个是我们的长项跟他的长项对接,对我们有利,对人家也有利,实现一种双赢,这是产能合作基本的出发点。

做好合作共赢的蛋糕 新兴产业要拼接整体优势

凤凰网产业新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中国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推动新兴产业合作、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等方面,我们还应做哪些努力?

白明:关于新兴产业的合作,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在“一带一路”条件下的产能合作,这是一个动态的产能合作。刚才说,双方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各自获得各自的利益,就是说你现在有什么优势,我有什么优势,咱拿出来,这是从静态的角度来讲的。但是在新兴产业上的合作,它的状况就不一样了,更要看到它未来的优势,要对此有预测,这是动态的。

从现在的发展方向来看,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我们要看到,目前它在哪几个方面不擅长,但将来有可能是长项。也要看到我们国家现在这方面是长项,但将来这方面发展空间不大,就要转型了。所以它有一个动态的提前量,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产能合作,它的对接就是另一种对接,是从未来的角度加以对接。

那么未来怎么对接?就是高科技领域的新兴产业,对接点特别多。我们说,两个国家各自都有自己的局部优势,要把它串联起来,扬长避短,拼接成一个整体优势,做大合作共赢的蛋糕。

凤凰网产业新城:当下,中国在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正主动提高开放力度,鼓励企业到沿线国家投资。您认为,什么样的企业适合“走出去”?

白明:按照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最著名的就是邓宁的OLI折衷理论,即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市场内部化优势,我认为可以从一个角度解答这个问题。

先说区位优势,有的东西国内没有,要补短板。就像我们的矿产资源项目、海外投资项目。就是因为国内矿产资源不够,缺这个,少那个,那么我们是去补短板去了。

再说市场内部化优势,能像纺织、鞋类,原来我们是卖东西的,但是卖着卖着呢,人家说在我们这卖可能更好,有利于减少贸易壁垒,人家的竞争力也很强。我们就从卖东西变成投资了,这是内部化优势。原来是卖东西,一买一卖,我掏钱,你给我货,这是一种契约关系。那么产权关系呢?就是说咱们就是两家合一家了,这就是一个内部化,也就是投资了。否则人家一个好好的买卖,你买我卖,为什么投资了呢?咱们一定是通过办企业,把原来的进出口业务转化成公司内的业务,才能发展更大。比如说纺织业投资,中国办得比较好的,像深圳的华坚鞋业,在埃塞俄比亚,对当地的贡献特别大,这两天电视天天也播呢。

还有一个所有权优势,所有权就是我通过并购你,我就能做大做强,像海尔并购新西兰的国宝级家电品牌斐雪派克。所以什么样的企业适合走出去?要么是谋求市场的,要么是对方有什么资源,要么是咱们自己有很多优势让对方可以发挥,要么你的公司有什么新的战略规划,反正至少你得有一样竞争力。

中小企业搭乘“航母”走出去 形成有力战斗群

凤凰网产业新城:国内有的小微企业加速孵化平台,如太库,沿“一带一路”设立了许多海外孵化器。将全球创新技术引入园区,实现产业化落地,搭建创新资源网络,建立全球产业集群。您对此有何评价?

白明:这样的企业是专门搭台的企业,它来搭台,为其它企业到海外去唱戏。为什么很多企业愿意在它的台上去唱戏呢?它的台一定搭得起点高、效率好,减少了中小企业在海外的很多盲目性。因为我们经常在海外两眼一摸黑,但是通过他搭台,解决了很多企业和当地政府、民众打交道的问题。我们的中小企业由各自出海,到集团式出海的转变,它就相当于这种航母。与其说自己划着小船去海外,倒不如坐它的航母去,形成一个有力的战斗群。

中小企业有很多比较盲目,抗压能力又比较差,真出了问题很难处理。有了这个搭台的服务,减少了中小企业很多犯错误的机会,即便出错误,咱们补救的方法也多一些。

凤凰网产业新城:国内很多知名产业新城运营商借“一带一路”倡议,去海外投资产业园区建设,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白明:第一个,我觉得是解决由谁来建的问题。经营这样企业的开发商,要有一定的知名度,首先要得到政府的支持,我们的政府认为这是好企业,对方政府也能予以认可。第二个,这样的企业一定是集团出海,各有分工,只是角色不同而已。第三个,我们这样的企业,在海外建立产业园区中,要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要把产业园区的优势用好用足。再有一个,双方一定要共赢。我们的企业建设园区,固然是为了自身扩大规模的需要,但同时也给当地带来很多就业,和更多的税收,这个一定是共赢的关系。

[责任编辑:徐婧 PSY055]

责任编辑:徐婧 PSY055

推荐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6067600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预期年化利率

最高13%

凤凰金融-安全理财

凤凰点评:
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一年

13.92%

混合型-华安逆向策略

凤凰点评:
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