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港股半边天 内地企业占据港股“半壁江山”
2017-06-27 09:38:36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6月16日,港交所宣布拟推出主板及创业板之外的创新板。港交所在创新板框架咨询文件中说明了原因:目前香港市场仍存在不足,“好些内地新经济行业及其他高增长型公司选择到其他市场上市。”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贾国强| 北京报道
责编:陈惟杉
随着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日的临近,港股市场的热点新闻不断。
6月16日,港交所宣布拟推出主板及创业板之外的创新板。港交所在创新板框架咨询文件中说明了原因:目前香港市场仍存在不足,“好些内地新经济行业及其他高增长型公司选择到其他市场上市。”港交所总裁李小加亦表示,“在过去10年,香港的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一直在全球名列前茅,但全球经济环境瞬息万变,我们不能骄傲自满,更不能对成功想当然。我们必须继续保持竞争力,必须与时俱进,必须继续提升市场素质。”
这不禁让人们联想到2013年时香港曾“错失”阿里巴巴上市。
港股市场这一项改革措施,也被不少市场人士解读为与A股“抢生意”。由此可以看出,港交所对内地企业的看重和欢迎。在过去的20年间,也有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选择赴港上市。
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路径有几种?
有部分市场人士分析称,港交所推出创新板,阿里巴巴因为股权问题放弃香港,转而赴美上市或是一个主因。此次拟推出的创新板,对象是已符合主板财务及营业记录规定,但是由于采用非传统管制架构,目前并不符合在港上市条件的公司。
2013年,当阿里巴巴确定放弃赴港上市后,时任阿里巴巴集团CEO陆兆禧曾表示,“今天的香港市场,对新兴企业的治理结构创新,还需要时间研究和消化。我们决定不选择在香港上市。”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对香港市场肯定是个刺激,会产生一定触动,推出创新板方便新经济企业上市或有这方面的考量。”这就涉及到内地企业境外上市的形式和路径。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主要分为直接上市和间接上市两种形式。直接上市的形式就是H股,即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注册在内地,在香港市场上市的股票。
间接上市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内地企业在香港注册公司,并以境外中资控股公司的名义在香港上市(俗称“大红筹”);二是内地企业以其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等个人名义在境外设立特殊目的公司,并以股权、资产并购或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内地企业权益后,以境外特殊目的公司名义在香港上市(俗称“小红筹”)。
其中,H股公司上市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以内地国有企业为主,所以它们又多被称为“国企股”。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0168.HK)在香港联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拉开了内地企业直接赴港上市的帷幕。
“大红筹”公司,则是我国中央机关、各省份在香港注册的窗口企业,它们在香港上市的时间更早。以中国光大控股(0165.HK)为例,其在香港上市的时间为1980年2月。它是一家跨香港和内地的多元化金融控股企业,母公司为中国光大集团。
“小红筹”公司,更多的是以内地民营企业为主,它们的扎堆赴港上市则是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如腾讯控股(0700.HK),于2004年6月登陆港股市场。
无论企业选择哪种形式上市,直接目的都是融资。那为何大量内地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呢?前海开源基金公司执行总经理杨德龙向记者分析说:“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是在香港上市相对容易,企业排队时间短,可以快速上市;第二是有利于内地公司扩大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方便开展国际业务;第三是企业在香港上市后,企业想再融资等比较方便;第四,香港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上市要求相对宽松,比如一些互联网企业虽然短期亏损但也很容易上市,而在A股相对困难。”
邵宇也持类似观点,“相对A股,港股市场与美股市场更相似,实施的是注册制,不是事前审批,更多是事后监管。这能使内地企业更快捷地实现上市融资需求。”
赴港上市内地企业行业分布
内地企业数量占港股市场48.54%,20年融资4.1万亿港元
那目前内地企业在香港市场的基本概况如何?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6月19日,港股上市企业共有2052家,而内地企业(H股+大红筹+小红筹)为996家,占比为48.54%。从数量看,内地企业所占比例已近一半,可见港股市场与内地的关系非常密切。
消费品制造业、工业、地产建筑业等3个行业企业位列前三,占比52.61%,实体经济企业仍是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主流。其中,消费品制造业企业有248家,占比近四成。
如果以不同上市路径来划分,这996家内地赴港上市企业中,H股企业有246家,占比24.7%;大红筹公司有158家,占比15.86%;小红筹公司有592家,占比59.44%。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小红筹公司占比近六成,已成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重要力量。
不过,小红筹公司因以“外资化”背景上市,绕过了内地证券主管部门的监管。目前,纳入证监会监管范围的主要是H股公司与大红筹公司。《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发现,港交所网站在统计中国股份时也仅统计H股与大红筹公司。邵宇向记者解释说:“因为内地很多民营企业赴港上市时,尽管这些企业的主营业务可能主要在内地,但很多控股股东更多是外资企业背景,不被纳入中国股份统计也很正常。”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了H股公司和大红筹公司这20多年来的上市与融资情况。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以1997年7月1日为基准,此前H股公司和大红筹公司共有94家;香港回归之后,上述两类公司20年上市310家,年均15.5家。
以市值占比来看,在2008年,这两类企业的总市值占港股市场的54.45%;而在2002年,占比仅26%。而最近几年来,占比一直稳定在40%。
从每年募集资金的规模来看,香港回归之前,内地企业募集资金在一两百亿港元水平;回归之后,排除1998年香港金融危机影响,特别是2005年之后,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募集资金规模猛增,在2014年更是达到5588.6亿港元的高峰。而自1997年至2017年前5月,H股和大红筹公司通过IPO及再融资共获41156.55亿港元。
综上来看,香港回归20年后,内地企业无论在上市数量,还是市值上,都在港股市场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港股市场也为内地企业走出去融资提供了一个绝佳平台。
H股和大红筹两类公司25年在港募集资金情况
恒生指数上半年涨幅傲视全球
那么,大量的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对香港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在邵宇看来,内地企业充实了港股市场,“因为香港本身经济体量并不大,大量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使香港国际金融地位更稳固、更名副其实。同时,这也使香港分享了内地近十几年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
杨德龙也认为,内地经济体量巨大,有丰富的企业资源,并且赴港上市的企业不少是优质的成长股,这也为香港投资者带来了较大的投资机会,如腾讯控股就为当地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回报。
2004年腾讯控股于香港上市时,每股的发行价为3.7港元,截至2017年6月21日,其股价已上涨至280港元,今年4月,随着其市值突破270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十大市值公司。
而今年以来,恒生指数的涨幅更可谓惊人。以2016年12月30日收盘点位22000.56为基准,相比2017年6月20日盘中高点26043.10,半年时间,恒生指数涨了4042.54点,涨幅达18.37%。
恒生指数近两成的涨幅,使今年上半年世界主要股指涨幅难以望其项背,美国道琼斯指数涨幅也不过8.79%,日经指数涨幅6.3%,英国富时指数涨幅5.84%,德国DAX指数涨幅12.82%,法国CAC指数涨幅10.36%。
为何恒生指数涨幅能傲视全球?杨德龙分析说,“第一,港股与美股的联动性很强,今年美股不断创新高,吸引国际资金到港股掘金。第二,大量内地资金通过沪港通、深港通等渠道进入港股市场,其一是A股表现不佳,实现避险需求;其二是港股估值较低,可以寻找更优质的标的。第三,今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这也是推动港股走牛的一个事件性利好因素。”
[责任编辑:张园 PF017]
责任编辑:张园 PF017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近一年
13.92%
混合型-华安逆向策略
凤凰点评:
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网罗天下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
财富派
-
战火锻造的富兰克林家族
点击数:1378761
-
奥巴马拒住的酒店原来是中国人的
点击数:1398712
-
为什么这个90后是未来的扎克伯格?
点击数:1765508
-
陈曦:琴与弓的生活美学
点击数:1928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