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凤凰网财经 > 财经资讯

超实用!"大神"口述:这样定投,能让收益多400%!


来源: 中国基金报

今天,以“抄能力”为主题的“2018雪球投资理财节”在京举办,雪球站内的投资理财人气大V、基金经理等数十位理财专家亲临现场,为投资者分享投资经验,解读投资方法,为投资者带来一场理财进阶的盛宴。

雪球人气大V“持有封基”在现场分享了“智能定投”的理念,解读了适合广大工薪阶层的优化基金定投的方法。

“持有封基”认为,随着股票数量爆发式增长,大部分的非专业投资者未来都会转向基金投资,与巴菲特力推的指数基金不同,在国内市场,很多主动投资基金业绩可以战胜指数基金。在投资方向上,“持有封基”更看好家用电器、食品饮料、医药生物板块;在定投方法上,工薪阶层不能陷入低抛高吸、无法坚持投资纪律的误区,而“价值平均策略”定投要比“成本平均策略”更优,可以获取更好的投资收益。

以下是雪球人气大V“持有封基”现场演讲实录:

各位雪球的网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够在这个环境下跟大家一起分享,今天演讲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普通投资者,所谓普通投资者主要是指70后、80后乃至于90后,每个月以工资收入作为主要现金流,95%以上的精力都放在各自的主业上,而且将来也不可能成为基金经理的这样一批投资者。

对于这样一批投资者来说,我们应该怎样去投资理财?前面有很多演讲嘉宾都说到了定投指数基金,甚至我从2007年开始做量化的时候一个人觉得很孤独,我看很多基金经理今天都在讲量化,我今天试图用最朴素的语言给大家介绍智能定投。

刚刚主持人也讲了,我们遇到的两个最大问题是:买什么以及怎么买。

国内很多主动基金战胜了指数基金

先来看买什么,巴菲特曾经说过,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竟然往往能够战胜大部分专业投资者。我想大家也知道巴菲特的十年之约,通过买非常简单的指数基金战胜了专业投资者。

对于我,已经离开职场,在职场打拼了将近40年的人士来说,我觉得我理解巴菲特可能跟其他人还不太一样,我经常听很多投资者说“巴菲特说”,巴菲特说要买指数基金,巴菲特说ROE是最好的指标,而我去看这些巴菲特的话时往往会用量化作为工具去验证巴菲特说的话是否正确。

可以这样说,在美国市场,巴菲特说的这句话绝对是正确的,但是在中国市场,因为大部分散户投资者的存在,才导致今天我们看到的一个现象,很多主动投资基金的业绩战胜了指数基金。

但从长远来看,很残酷地说,个人投资者慢慢会退出直接投资股票这样一个市场。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记得上海刚刚开始有股市的时候,老股民都知道“老八股”,老股民都如数家珍,到了今天有3600多支股票,没有一个专业投资者能够熟悉所有的股票,将来慢慢大部分非专业的投资者都会往我们的基金投资转,对于我们的基金来说,刚才我看很多嘉宾都总结了基金投资的优势,这里我不再重复了,一是价格低廉,二是流动性比较好,不像很多个股。

今天早上我还发了一个帖子,到今天为止总市值低于50亿的股票已经有1200多个,大概占整个A股的45%,而低于50亿的股票中位数的日均成交额已经跌到2000万了,而三年以前大概是9000万左右。萎缩得非常厉害,港股化趋势肯定越来越明显。

看好家电,食品和医药行业

我们再来看指数基金到底是怎样盈利的,这里写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公式:

1、企业利润增长。

2、估值变化。我现在看到网上很多投资者经常给出“低估”(的指标),PE低估、PB低估,寄希望于价值回归,比如PE提升,原来PE只有10倍,到PE20倍,大家认可了,什么都没做,股价就上去了。

3、股息率。对于股息率来说,现在有很受欢迎的红利指数。

对于低估和成长这两个维度来说,很多人比较偏向于低估那块,我个人还是比较偏向于成长,我又要拿巴菲特说事,本来大家知道,巴菲特老师的策略是“捡烟蒂”的策略,靠低估选择股票,巴菲特早期受他影响,但后期慢慢改成了“以合理的价格买入好的公司”。我这里也比较推崇“以合理的价格去买入利润增长比较快的基金”。

申万一级指数有28个行业,这28个行业差异非常大,为什么我以七年作为指标?不是说七年之痒,而是中国股市有一个规律,一个牛熊周期最长最长不超过七年,可能也跟古人所谓的“七年之痒”暗合。大家还记得上一轮牛市是什么时候吗?2015年上半年,股灾1.0、2.0、3.0、4.0就来了。其实到今天为止大家仔细算一下也不过三年。

在这七年里,大家可以看到哪个板块增长最快?计算机板块。但我们看一下,计算机板块的ROE指标并不高,它主要是靠价值重估,PE增长了不少,这种靠价值重估的增长,其实我个人觉得它是没办法重复的,比如说,今天估值已经到了40倍,明天到50倍,后天还能到60倍吗?天花板总是有顶的,树木不可能长到天上去。

除了这个板块以外,我比较看好后面三个申万一级的板块:家用电器、食品饮料、医药生物。

1、家用电器。格力、美的,很多大牛股都在家用电器板块里。

2、食品饮料。民以食为天,最近榨菜、酱油这种最普通的食品都创造了历史新高,我自己也买了酱油。

3、医药生物。

大家发现没有?其实财富都已经在习大大的十九大报告里,因为我自己是党员,学习十九大报告,十九大报告里习大大说了最重要的一句话,“现在的矛盾已经转变成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什么叫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就是消费升级,这三个行业,家用电器是不是代表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食品饮料、医药卫生。

但有些行业,包括军工、农业,你去看一下这些行业,它的ROE始终是非常低的水平,这些不是我们所选择的对象,而且退一万步说,这些行业可能在某些时候是高估的,但对于定投来说,这是微不足道的,因为定投打的是持久战,不是阵地战,也不是单一一场战斗,而是整个战役。

低抛高吸是定投误区

再来看一下,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品种才是最好的品种呢?

跟我们选择一次投入去买基金、买股票的方法恰恰相反,我们选择基金有一个指标叫“回撤”,我们希望这个基金回撤越小越好。

我先举个例子,我们假定有四个月:第一个月指数是1,第二个月指数涨到1.3(涨了30%),第三个月跌到0.7,第四个月回到1。按理说上下比例都是一样的,最后定投结果应该是回到原点,但实际上你们去计算一下,如果四个月基金净值“1,1,1,1”,根本不用计算,最后的收益是0。

但如果第一个月是1,第二个月是1.3,第三个月0.7,第四个月回到1,那时候的收益率就很高了。而且正负越大,收益率越大,这个事实跟我们平时选基金的要求恰恰相反,但你要获得好的收益,一定要有强大的心脏,没有这个心脏,到1.3的时候一看形势大好,加仓,到0.7一看,就像前两天的“千股跌停”,减仓了。最后什么都没得到。

我们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一个现象是,很多基金从头到尾其实是赚钱的基金,但绝大部分基民都是亏钱的,而且变成了普遍现象,主要原因是基金在高点时不断有人申购,而基金在低点时不断有人赎回。就像到了2015年上半年的时候,这时是基金申购最好的时候,基金经理其实是被大家绑架了,因为大量资金涌入,他没办法,只能买进。到了现在千股跌停,大量基民赎回,没有那么多现金,只能“割肉”,卖掉流动性最好的股票。

因为基金买股票不可能像个人一样,2秒钟就把所有股票卖光了,他买股票都是上亿的,一下子卖不掉,找流动性更好的股票卖,卖了以后就导致他持有的另外一部分股票在基金净值里下降。所以你会觉得基金经理瞎说,他说他赚钱,怎么我亏了?肯定是我的钱被他赚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希望自己有强壮的心脏,增幅大的品种是我们选择最好的品种,但有一个前提,到终点趋势一定是向上的,比如第一个月净值1,第二个月0.9,第二个月0.8,第三个月0.6,一路下去,再好的定投可能都是亏的。

我们定投基金是基于一个信念,希望中国经济永远向上,趋势向上,当然可能有几年的低估,有经济危机,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如果把时间放长,看改革开放40年,整个中国经济,我记得网上有一张图,非常震撼,中国经济从柱子的一点点,不断追追追,追上德国、追上日本、追上很多其它国家,直到仅仅次于美国。我觉得我们赶上了经济发展的好时光,看中国2000年的历史,这是人类历史上没有的GDP的增长速度。

“价值平均策略”定投收益更优

策略优化后收益翻4倍

再来看“怎么买”,美国纳斯达克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埃德尔森在1996年时写了一本书——《价值平均策略》,《价值平均策略》告诉我们怎样定投比普通定投更好。

我先来解释一下,平时定投策略在迈克尔看来是“成本平均策略”,还是举刚才的例子,净值第一个月1,第二个月1.3,第三个月0.7,第四个月1,普通定投是什么?第一个月定投1000元,第二个月1000元,第三个月1000元,第四个月还是1000元,这样的定投是“成本平均策略”,每次定投的成本是一样的。

很多投资者问能不能跌的时候多买一点,涨的时候少买一点?可以的,以什么策略来量化它呢?迈克尔提出了“价值平均策略”,什么叫“价值平均策略”,理论我不展开讲,举一个实际例子:

第一个月净值1,如果第二个月净值是1.3,大家设想一下,第一个月我定投的1000元变成了1300,第二个月本来我要定投1000的,因为给我涨出来300块,所以实际上我只要定投700就可以了,反过来如果第二个月跌到0.7,第一个月投的1000变成了700块,本来第二个月要定投1000,现在还要补上300块,所以第二个月要定投1300块钱,依此类推。

我们来看一下,以刚刚的四个月,第一个月1,第二个月1.3,第三个月0.7,第四个月1,来看成本平均策略,每个月定投1000块,它也有收益率,百分之四点几。但如果用了价值平均策略,花钱共投入3300多块,少于4000,但你的收益率要高达19%,整整翻了4倍,花了更少的钱获得更好的收益,那不是很理想的投资策略吗?所以价值平均策略后来被广泛应用。

再来看价值平均策略,迈克尔在原著里没考虑到一个问题,我看老美的策略时要问一个为什么,看这个策略在中国是否可行,然后我经过大量数据回撤,觉得这个数据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当回撤到2008年还是2011年的时候,我需要的资金量是50倍之多,原来我定投1000元,最惨的时候我要定投它的50倍,也就是原来1000元,现在我要定投5万/月,而且还不知道下个月要定投多少,显然这个方案是不符合绝大部分工薪阶层实际情况的。

所以我对迈克尔原来的方案做了一个改造,改成了有上下限,上限五倍,下限也是五倍。什么意思呢?原来定投1000元,如果算出来需要5万块,最多还是定投5000块,有一个上限。所以你们选择智能定投时一定要注意,原来准备1000块,你的卡上最高要有5000块的准备,当然这是极端情况,现在好像还没有发生。

我建议大家选择有三年数据的,告诉你三年总共收益多少,普通收益是多少,大家可以去比较一下,计算到现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智能定投都远远超过普通定投,所以这也是我强烈推荐给大家的。

场外定投更优

最后我想分享一个案例,人的贪婪和恐惧之心是很难战胜的,大家知道2011年是中国“股债双杀”的年份,当时我还在管渠道,有一次我给员工做培训,员工说“老师您不是做投资吗?给我们一点建议吧”,2011年有了创业板,但还没有指数基金,很多基金都没有指数基金,只有中证500的基金,当时我就推荐了中证500定投。我还说了两种方法:场内的,优点是费用比较低;场外的,优点是自动扣款。那时候定投申购费用还是很贵的,但它是自动的。

结果到2015年,过去四年了,因为我自己也在同步定投,当时我定投的是南方中证500,我一看那时候确实实现翻番了,我就问了一下员工,很遗憾,只有三个员工坚持下来了,这三个员工100%都是用了场外的自动扣款。

然后我问了一下没坚持下来的员工,有两种,一种是恐惧,当股市跌的时候他心里想是不是还会跌,自己就止损了。定投是不需要止损的。另一种是由于贪婪,他觉得今天跌、明天跌,后天是不是还要跌?后天明明是定投日,他想,我等下一天,等了下一天明天还跌,他想明天是否还会跌?涨了以后他觉得昨天便宜我不投,今天涨了我再投,我不是傻子吗?就这么一来二去,全军覆没。

这就是人性。所以后来有人问我,“老师,定投到底场外好还是场内好?”我毫不犹豫地说,场外好,包括我自己也是,一直在坚持场外的定投。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康振宇 PF082]

责任编辑:康振宇 PF082

推荐

为您推荐

已显示全部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