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深圳市前副市长唐杰:深圳城市内在是创新创业


来源: 启阳路4号

凤凰网财经启阳路4号出品文|易典实习生李军媚

深圳一座年轻化的城市,它聚集了全国优秀的人才,从改革之初,秉着开放的大旋律,一路前进。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新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全国首个无农村无农民的城市…别人能做的、不能做的,深圳全部在做!今天的深圳,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拥有华为、腾讯、万科等世界500强企业,人均GDP在内地大中城市排第一,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多。

值此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凤凰网财经专访了深圳市前副市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唐杰。在唐杰看来,深圳发展史上,也曾有过波折。深圳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主要在于改革创新,创业创业是深圳内在。

图为唐杰接受凤凰网财经专访

深圳前十五年增长五百倍

凤凰网财经:您提到深圳在1995年遇到了困难。您能否聊一下当时的情况?

唐杰:1995年实际上是这样的,深圳从开始办特区到取消特区、取消特殊政策,持续了十四年。1994年是最后一次特区工作会,随后特区办并入国家体改委。从严格意义上面来讲,四个特区独享特区政策到九十年代中期结束了。过去是吃政策饭,当特区政策取消以后,大家平等竞争的时候,就造成了深圳的第一轮大衰退。

当时深圳经过十五年快速的成长,从现价上面衡量,这十五年已经增长五百倍了。什么概念呢?最早深圳做塑料花、塑料玩具、做服装,然后做中英街贸易,十五年之后这些产业要转型了。在我印象当中,那是第一轮深圳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其实以前还有一轮很短,那是八十年代初,那个时候很多人都觉得没有希望了,为什么呢?那个时候城市靠特区政策扶持起来的,你看没了特区政策就衰退了吧,深圳大概持续了不到四年,就走了一条新的路了。

凤凰网财经:我站在今天的角度,我想九十年代中期深圳面临的局面,您当时对这个城市抱有信心,依据是什么?

唐杰:1995年或者1996年初就认识任正非,认识任正非的时候,华为规模还很小,当年我们觉得很奇怪,我们就问任正非,说华为怎么能这么快的成长。任正非讲什么道理?他说“只要有足够的激励,中国人就有足够的聪明,我就一定可以快速成长。”周围会出现很多这样有创新性想法的人,在这儿办创新性企业,可以快速成长了。这样的企业两三年以后可能没了,两三年以后会出现新一批。我觉得你看周围的人不断的躁动,他要创最好的企业,最后就是这样的人。我遇到很多最后失败的人,你问他后悔不后悔,他说不后悔,这个是人生的经历,就是这个城市的创业创新成为一种很内在的东西,为什么有信心就是这个东西。

深圳的成功在于创新

凤凰网财经:咱们说到深圳当时,从九十年代政策在内地彻底放开了,然后那个时候很多其他的城市开始发展,然后深圳当时是如何应对的?具体发生了哪些事情?

唐杰:1985年以后的深圳开始开展大规模的加工贸易。1985年前的深圳,现在经济学角度概括为套利时代,这个词没有贬义,就是说计划价和市场价有价差,那个时候深圳的企业也很多。然后1985年中央政策变化,特区工作会议召开,要求深圳发展工业。

深圳那个时候提了三个为主,以外商投资为主、生产以加工装配为主、产品以出口为主产业以加工贸易为主,产品有出口为主,然后以招商引资为主。那个时候深圳真正进入一个高速增长年代,深圳在国际分工当中从低端开始。你会什么,不会,就是有人,能吃苦耐劳,那么就是做最简单的东西。到了九十年代初期,这个时候开始发生变化了,劳动力成本贵了,土地也贵了,电又紧缺,深圳开始慢慢的转型,你要装配一点高端的东西了。到1995年不转不行了,大量的企业,因为劳动力太贵了,不能装塑料花,不能生产塑料花,不能装低端玩具。这个是90年代开始大规模在深圳出现的转型,有了品牌意识,还没有明确的产品就可以冒牌。

深圳出自己有一个词叫A货,很多内地人不太知道A货的含义,A货是什么?深圳大量的加工贸易,当加工贸易的水平足够高的时候,产生了这样一个特定的现象:你要给我定一百件衬衫,能给我一百件衬衫的布料吗?不行吧,给我105件,我要有损耗,结果我水平高,损耗只有两件,我就有三件A货,我就用这个把它卖掉了。后来深圳的服装业因为这个成为了全球著名的服装之城。深圳女装占全国市场份额四分之三,我们所有时尚女装,四分之三出自深圳,出自于原来的加工贸易,这个就是转型。

其实讲另外一条线的时候,就是政府怎么做了。政府开始引导企业不要冒牌,你要做保护知识产权,就是最早搞了保护知识产权条例。深圳还做了什么事儿?深圳支持企业办研发机构,全国的VC、PE三分天下,中关村占其一,深圳占其一,长江三角洲占其一。深圳只有两千平方米,能有这样一个规模,我们可以想像怎么创新走过来了,这个是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深圳的企业例如华为、中兴开始有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华为和中兴打败了上海的程控,深圳就从这儿走向了制造。深圳第四个阶段,就是从2000年之后,深圳慢慢开始走向创造了。深圳的国际专利占全国的一半,创新值达到了如此高度。为什么这么多活跃的企业,就是这样。这个是深圳,假如说我们把深圳分层,其实从最低端走来,从德成说的爬锅底下面走来,我们现在大概爬到锅台上面。

凤凰网财经:深圳为什么放那么开,很多事情都能做到引领全国之先?

唐杰:假如说深圳按照传统的模式发展会怎么样,假如说不按照传统模式发展,又会怎么样?有了这样一个现实的比较的时候,它会选择另外一个效率更高的方式。深圳在九十年代初,曾经想过用政府组织的方式来办企业集团,来大力发展工业,按照中央要求要发展工业。那个时候深圳组织了八大集团公司,五年之后八大集团公司,大概出来一家,七家没有什么好的发展,而且负债累累。政府发现支持企业创新,可能比政府直接办企业效率更高。我觉得事实是比人强的,你发现一个做法它效率更高的时候,你就会持续不断地做下去。所以深圳现在成为了国有经济比例很高,国有企业很少的地方。国有经济比例、国有资产比例,在深圳并不低。它可以大量的参股、大量的合办这样的一种企业方式。但是国有企业,几乎不会占到经济的2%了。

粤港澳未来应高度便利化

凤凰网财经:在这个理论推演上非常完美的大湾区概念,多少程度达成共识?

唐杰:我觉得是这样,共识早就有了,标准不一样。像广东早就做一小时交通圈,这个就是共识,但是标准不高。现在要你和世界一流湾区比较,不在于你GDP多少,在于你创新能力如何。如果GDP超过旧金山湾区了,但是你创新能力还差很远,世界影响力差很远,你改革还需要做什么?湾区是共识,如何快速建成国际一流湾区,任重道远。

凤凰网财经:刚才说到创新,创新的主轴还是深圳吗?

唐杰:创新的过程分两块,科学发现和产业化。那么我们不可能想像,未来的科学和产业都集中在深圳,深圳是一个重要策源地,但是它如果不能扩展到湾区全境,深圳就是失败的,深圳是这样的使命。我们可以想像广州是大学名城汇聚之地,广州论科学论文发表数量,远在深圳之上,但是它的开发能力不够。比如说做这样一个衡量,就可以看到广州和深圳的差别:中国的研究开发占GDP的比重,最高的是北京6%,第二是深圳4.2%,第三是上海3.8%,第四是天津接近3%。第五是广州2%,全国平均2.1%。广州研究开发费用占GDP比例居然低于全国各个城市,这个是广州从科学发现走向产业化的差距。广州是中国大学汇聚之地,这个是变化。所以深圳、广州、东莞,珠江东岸加香港会连成一条创新走廊,这个就是广东省规划过的。

广东省规划创新走廊不好包括香港,其实现在可以看到,这条走廊的端口,一定是香港,因为香港和深圳已经合成了一个过程。再给你讲一个三角的概念是什么?当我们说深圳和北京十二个专利,就是一百个专利有十二个合作的,北京还有另外一个事儿,和旧金山湾区是十二个。深圳做一个典型调查,说一百个专利里面和旧金山湾区有多少?大概6-8个,构成一个“跨越”。从北京到深圳2400公里,从北京到旧金山湾区八千公里以上,构成一个全球的创新三角,这样创新三角概念在全球都有,东京、横滨和大阪、京都,和名古屋是。斯顿加特和慕尼黑是。但是跨大洋这样的三角是没有的,深圳和香港就在这个三角的一端上面。所以未来这样一个过程,我觉得深圳一定不是一个核心,它是构成了全球化的事业和概念,我说的不是核心不是唯一一点,它一定是一个区域的概念。

凤凰网财经:刚才和你聊的时候一直在强调语言,大湾区发展成败与否,就是创新。在这个创新之外,在这个共识之外,影响将来发展的还有什么?

唐杰:我觉得目前来讲,中央协调的层面已经很高了,两个特首参加了这样的协调组。这里难度其实很高,为什么呢?比如说咱们现在这样想吧,我们在欧洲的,欧盟国家走来走去,没有任何一个标志在德国、法国之间有什么限制,但我们深圳和香港很方便,还要限制。那么今后通关便利如何说?第二步金融能不能打通,如果不能打通,香港还是进不来。首先就是人口、资金的流动便利性,这个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我们这个金融的门不可能一下打开的时候,怎么让它打的多一点呢?怎么让它更加便利呢?当然深圳和香港已经创造了一个模式了,一个大学两地,这个就是模式。马上要开通的京港高速铁路,上车不用管,到香港出来检,这个已经是高度便利化了,今后还可以有更多的模式。欧洲走向一体化,绵延了六十年,对吧?我们只要下定决心,它一定能推进的。在这个推进当中,每个城市都要想到一体化,这是对大家是有益的,就是你刚才说的企业能够盈利,他有益就会做,如果每个城市都受损,他就不会做。

[责任编辑:李梦淙 PF084]

责任编辑:李梦淙 PF084

推荐

为您推荐

已显示全部内容

泡泡直播

热门文章

泡泡直播

精彩视频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X 泡泡直播

泡泡直播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