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李克强考察中关村创业大街,今天最幸福的人是谁呢?肯定是“3W咖啡”背后那些扎堆的互联网投资人了。
杨建国:“互联网+”开启众创春天
继今年4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到访中关村创业大街之后,今天上午,李克强总理也出现在了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手捧中关村创业大街著名的“3W咖啡”,与创业者交流,为互联网创业加油打气。
联想到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政府报告中提到的“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继续发挥集聚创新要素的领头羊作用。”此次他现身中关村创业大街,就多少有点“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意味。这也释放出一个信号: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严峻,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唯有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借势“互联网+”的浪潮,才能拨云见日,走出低迷。
无巧不成书,在今天上午河南日报录制的“四个全面”大家谈走进郑州航空港节目现场,作为邀请嘉宾,我也向郑州市委常委、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党工委书记张延明提了一个问题:随着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未来的产业竞争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与技术的竞争,谁掌握了核心科技与尖端科研力量,谁就能占领行业制高点,客观而论,尽管近年来中部地区的产业园区呈现出异军突起之势,但是吸引企业投资和人才进入的筹码主要还是依赖于优惠政策与硬性配套条件,园区的园区自主研发能力还比较薄弱,这也成为了新兴产业发展的掣肘,创业环境相比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还有不小的差距,那么作为中部产业园区,应该如何确立人才引进机制,进而确保高端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企业能给引进来、留得住、养得活、发展好?
与此同时,一批高成长性的“众创空间”也在全国各地多面开花,以河南为例,从2009年开始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历经六年发展,产业集聚区对河南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突破了65%,已经成为吸纳就业、孵化创业的主平台。从发展趋势上来看,产业园区过去单纯靠政策优惠与投资驱动的发展将告一段落,今后将越来越重视技术引领与创新驱动。产业园区由生产要素集聚阶段向创新突破阶段过渡,产业集聚动力也将由低成本导向转变为技术创新导向,在孵化载体和服务平台上有更大的作为。
事实上,从去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更大范围推广中关村试点政策,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起,就已经预示众创产业平台将成为产业园区转型的一个方向,随着中关村试点政策扩面,国家明确给予了实质性的引导与支持,有关创业创新的政策动力就已经形成。作为创业母体,产业园区的功能定位也更加明确,以政府为引导,以园区为平台,以企业唱主角。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角色由“主导”转换为“引导”,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的时候,政府应积极推动体制制度改革,优化创业环境,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做好公共服务,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完善产业链,延伸人才链,形成创新链。
电影《天下无贼》里,黎叔说的好,“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互联网+”蓬勃发展,人才施展拳脚的舞台将更加广阔,众创也将突破狭隘的提升质量的创新阶段,产生出更多的新思维、新产品、新业态,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完成由制造到“智”造、创造的转型。
在经济走势不明朗的当下,大众创业无疑会为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力,但是需要清除一点,万众创业绝非的生搬硬套和简单模仿。其核心还是要依靠创新驱动,推进产业平台优化升级形成完善的科技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孵化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人才、技术、信息、资金、项目集聚,统筹规划提高效率,发挥产业创新链的集聚效应,从而为经济增长培育更强劲的内生增长动力更大作用。
总理喝了一杯“3W咖啡”
最后,回过头来再去琢磨李克强总理此次现身中关村大街的意义,就不得不感叹这真是发生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的非概率事件了,简直是对互联网创业一次有预谋的力挺。
今天最幸福的人是谁呢?肯定是“3W咖啡”背后那些扎堆的互联网投资人了,他们没有花一分钱,却请来了这么大牌的明星做广告。(文/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 杨建国)
关注创业创新,聚焦产业升级。
《智观察》是凤凰财经智慧产业频道独家约稿专栏,作者包括官员、经济产业学者、商界领袖等,内容以智慧产业发展趋势,面临的问题等为基础,分享产业升级的面面观。
约稿联系邮箱:lizz@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