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展以来,结算业务先后在全国20个试点城市稳步推进,不仅有效降低了出口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也 是内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货币自由兑换迈出的重要一步。经过两年发展,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放量增加的同时,也面临着人民币回流机制欠缺,投资渠道单一的瓶颈,突破这一瓶颈正为人民币国际化必须面对的一道坎。[网友有话]
商务部等相关部委决定,将贸易结算试点领域的出口企业,从365家扩容百余倍至6.7万家,进一步做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随后,央行发出新年1号文件,允许境内机构用人民币直接投资境外项目和企业。 从央行间货币互换,到逐步铺开的跨境结算试点,乃至金融市场投资,人民币透过多种管道,加速出海。 [详细]
在2010年四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披露的比例显示,2010年5063亿元结算量里,进口付款比例大约为85%~90%。 “所谓进口付款,意味着原本进口企业要用人民币从央行购汇,再支付给外方货款或服务款,在推行人民币结算之后,不再购汇而是直接向外方支付人民币。这直接减少购汇规模,与试点前相比,放大了外汇储备规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教授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详细]
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其实我们在人民币走过去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困难就是第三方获取人民币的问题,很多客户愿意拿人民币和我们交付,但是取得人民币的渠道非常有限,获得人民币的成本非常高,其实在去年东南亚做了一笔买方信贷,人民币贷款成本还是很高的。现在香港市场大量人民币存款没有渠道,我们在香港也有一定的人民币存款,投资的收益也是很低的,我们也希望能有一个更好的回流机制。 [详细]
中小企业对跨境人民币业务的认识还不到位,在对外贸易中,缺乏向贸易方提出人民币结算要求的积极性。
商业银行不应仅停留在办理好业务的阶段,而应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中的“桥梁”作用。
开发一些使用人民币投资的债券、股票或衍生工具,完善人民币投资市场。
境外人民币回内地投资并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初衷,直接投资或是贸易所累积的境外人民币,应留在境外建立投资平台。 近来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火热,但筹集的资金不应回流至内地,而应停留在香港供香港本地企业使用,这将更有效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详细]
“很多的人愿意持有美元的原因在于,美元背后有一个深厚的市场,投资者可以进行投资,并获得收益。而人民币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出去了以后,如何搭建一个好的回流渠道。”吴晓灵透露,当前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拓展人民币回流渠道的问题。目前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尚存在缺乏投资和回流渠道、资金池较小等。[详细]
与输出一样,人民币的回流也是有中国特色的:无论是国际化还是区域化,资本账户兑换性的限制意味着境外的人民币不能直接购买人民币的在岸金融产品,因此离岸市场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离岸市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支点。而这方面中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香港——其离岸市场就是海外人民币回流的实验田和缓冲带。 [详细]
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行长周振海在署名文章中称,与东盟国家签署或完善货币互换协议,在救助地区危机的基础上,结合人民币国际化的需求,在货币互换协议中增设央行对金融机构的人民币购售汇制度安排,以打通人民币持有者与当地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与本国央行的购售渠道,畅通人民币回流机制。 [详细]
要放宽境内人民币资本市场对境外人民币投资的限制,鼓励商业银行开发更多针对境外客户的人民币保值、增值产品,满足客户需求,使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真正做到“有利可图”,扩大业务市场规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