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 > 财经新闻 > 国内 > 正文 |
|
7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成绩单”,GDP同比增幅11.5%,刷新1995年以来同期增长纪录。依现有态势,国内外舆论普遍预测,到今年年底,中国有望超过德国,成为继美、日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2004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英国位居全球第四,从第四到第三,中国费时三年。
虽说做“蛋糕”耗用的成本、味道,国与国之间有一番比对,但谋求数量、成本、美味三者和谐统一,对处于后发的中国,有个不可逾越的时间过程。先把“蛋糕”做大,总是令国人高兴和自豪的事情。
三年前位居第四时,曾引发一波国际范围的“中国威胁论”,包括英国部分媒体在内,不少评论酸不溜秋。这一回,公布今年底有可能晋级第三的信息有点儿“生不逢时”。这一阵,恰逢“中国威胁论”不断生出变种:上合组织俄国境内演习尚未展开,“中国军事威胁论”出现多个“升级版”;“中国制造威胁论”适才问世,又被集中渲染为中国食品威胁而过于耸人听闻……如今瞅着你要当“老三”了,不少西方媒体又来了劲儿,惟独德国的媒体,却以出奇的平和心态看待本国的“第三”即将失去。
“我们的顾客越富有,对我们来说越好。”德国《金融时报》援引该国批发和外贸联邦联合会主席博尔纳的话。
“与中国比德国是小国,以至于德国连目前的全球外贸出口冠军的头衔,不久也将被中国所取代,但这并不起决定作用。重要的是,德国迄今一直从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中获益。”全德工业联邦联合会(BDI)执行主席克劳斯·布劳尼希在接受《每日镜报》采访时说。
《世界报》社评:“虽说欧元汇率强势有可能推迟中国GDP总量赶超德国,德国却已从心理上和世界第三告别。但从经济角度看,这种告别并不重要,国民经济带来的福利比经济总量更重要。”
《南德意志报》社论:“德国人没必要对中国经济数字感到吃惊,应该感到担心的是中国自己,因为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的繁荣超出了控制……必须采取强硬手段降温。否则,过度投资和通胀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持久危害。”
相关阅读:
作者:
鲁宁
编辑:
陈君
|
Google提供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