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拉紧CPI缰绳 货币政策全力以赴对抗通胀风险
2007年09月12日 07:59中国证券报投票数: 顶一下  【
相关标签

8月CPI同比上涨6.5%,再次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为了抑制通胀风险升级,今年以来货币政策的频率和力度也都创下历史记录。综合分析人士的观点,无论是动用加息、升值等价格工具,还是祭出公开市场、准备金率等数量工具,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紧缩货币政策还会频繁亮相,力度也可能加大。

对抗通胀成为央行首要任务

对于央行来说,抑制通货膨胀风险已上升为目前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6.5%的CPI月度同比涨幅,无论是与国内的历史数据相比,还是与其他国家数据相比,都已经给货币政策亮起“红灯”。

抑制通货膨胀风险是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除了1992-1996年我国曾出现的通货膨胀时期,近10年来CPI月度同比涨幅从未超过6%,8月份的数据值得警惕。

如果以8月份CPI上涨6.5%衡量,目前实际负利率为-3.08%;如果以1-8月CPI累计涨幅3.9%衡量,实际负利率为-0.48%。

央行行长周小川上周五表示,央行希望实际利率为正值。大多数受访分析师认为,尽管8月22日已是年内第四次加息,但随着8月通胀水平提高,实际负利率再次拉大,短期内加息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还有分析师认为,由于1-8月实际负利率为-0.48%,不排除一次加息54个基点的可能。

当然,一次加息27个基点甚至更高,对于缓解食品价格上升不太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分析师指出,食品价格上涨损害最大的是中低收入阶层,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加息是管理层必须采取的对策。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食品价格拉动的通胀水平上升,有可能向更多领域蔓延,并进一步演变成需求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天相投资顾问公司首席宏观金融分析师石磊认为,PPI中生活资料价格持续较大幅度上涨,不排除逐渐传导致消费终端。另外服务价格持续上涨也体现出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趋势,以及财富效应和消费结构升级。

从国际和国内经验来看,要应对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抑制全社会需求增长,未来继续加息、提高实际利率,将是确定无疑的政策选择。

堵住通货膨胀的源头

如果说通货膨胀是央行目前面临的“大敌”,那么流动性过剩则是央行很长时间内的“心腹大患”。

说到底,通货膨胀还是货币现象,流动性过度充裕是通货膨胀爆发的源泉。从2005年开始持续两年多的M2快速增长,使得过多的货币通过信贷、贴现渠道进入实体经济、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最终导致社会总需求的快速增长。

为了堵住流动性过剩带来的通胀压力,央行最近一段时间频繁动用数量工具回笼流动性。上周四出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定向央票政策,前后锁定3000多亿元资金。财政部本周又宣布向市场发行2000亿元特别国债。在9月份,有至少4000亿元资金已经被央行直接或间接“收入囊中”。

但是,带来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是持续高企的贸易顺差。昨日刚公布的8月份贸易顺差达到249.7亿美元,创历史次高水平。分析师们认为,未来数量型紧缩工具运用的力度无疑还要加大,但是数量工具的运用也不是无限度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央票发行量不可能无限制提高,还是要从平衡贸易格局入手来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因此,升值将是解决通胀问题的最终“抓手”。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快于去年,截至昨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升值3.685%。目前市场对于年内人民币升值幅度的预期已经超过5%。申银万国证券宏观分析师李慧勇预期今年人民币对美元将达7.3,年升值幅度为6%。

分析师预计,经过8月份人民币升值幅度相对放缓后,未来几个月人民币可能通过隔日中间价的变动实现更快地升值。最近已经出现这种趋势,9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一天突破7.54、7.53两个整数关,跳升159个基点。

分析师们表示,目前货币政策的压力空前巨大,紧缩措施频繁出台将不再是令市场“出其不意”的事。

相关阅读:

外电评八月CPI:中国央行十天内决定是否加息

花旗首席黄益平:央行快节奏的独舞

通胀之争:结构性上涨还是全面上涨

结构性上涨成共识 明年CPI涨幅将有所回落

大投行经济学家激辩调控下一步

调控组合拳引暴跌 CPI成最后一根稻草

作者: 王栋琳   编辑: 廖书敏
Google提供的广告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