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中国经济内外紧缩期降临
2007年09月16日 10:18中国经济网-投票数: 顶一下  【
相关标签

不出市场预期,9月14日,又一个周五的傍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年内的第五次加息。

尽管8月份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目前正在走向过热。但在未来一年,中国政府持续多年推动的经济结构调整可能迈出一大步。

部分经济学家们预测说,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来自于国内的宏观调控和国外的外部紧缩,中国经济准备软着陆。

内部紧缩压制经济过热

8月,中国经济再次迎来高热经济数据——8月CPI达到6.5%,增幅创出近11年来的新高;在通胀推动下,8月消费增长17.1%,创出三年来的新高;而8月贸易顺差为249.8亿美元,达到月度次高水平。

以上数据清晰的显示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的运行轨迹——持续高增长的外贸盈余继续加大了流动性过剩,尽管央行不断收缩控制流动性,但难以回避免的是,大量流动性正在从虚拟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推高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

接近管理层的消息人士透露,全国人大财经委的官员们正在向有关财经部门发出“警示”,必须采取更多调控措施,以防止通胀失控和经济过热。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政府主管部门一直温和对待本轮物价上涨,将之界定为结构性通胀,而不具有可持续性。部分经济学家甚至论证了“先通胀、后升值”路线的可行性——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下,应该容忍较高的通胀,实现人民币的内部贬值,以替代人民币对外升值。

但现在,种种迹象显示,天平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央行一位内部人士说:“央行的主要目标就是盯住物价,如果通胀预期继续提高,不可以控制,可能引发全面的通货膨胀,这样对经济的影响会很大。”

在8月CPI公开之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公开表示,央行正密切关注实际贷款利率为负的问题,希望见到实际利率转为正值,并重申“对抗通货膨胀是我们的目标”。

在次级债务风波未平、美国经济回落之时,中国央行反其道而行之,不断打出紧缩牌。

在利率政策上,金融风波打乱了主要经济体的升息步伐。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继续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直至金融市场动荡彻底平息。美联储极有可能在9月18日放弃继续加息的打算,转而降息。

但中国选择了逆势紧缩,中国央行8月22日实施今年以来的第四次加息。9月6日,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今年已经连续七次提升存款准备金率,此种频度为历史上所罕见。9月14日,央行在8月CPI公布后不到三天的时间内再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各0.27个百分点。

高盛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梁红预测,通胀压力已向非食品领域蔓延,预计今年底以前,央行将采取果断的紧缩措施,包括再次加息,来对通胀压力作出反应。

在流动性管理上,中国财政部向中国央行发行了6000亿元的特别国债后,9月将直接向市场公开发行2000亿元特别国债,继续收缩流动性;而欧洲、美国和日本却因为次级债动荡继续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

相关阅读:

调控加速增不确定性 利空出尽能否重演低开高走

国资委否认重大利空 基金经理详解七大利空传言

估值"囚牢":寻找支撑A股持续上涨的理由

五名分析师谈四季度股市:面临结构性“洗礼”

央行加息 大盘能否笑迎周一

实力机构周末荐股精选

六机构预测下周走势

<< 前一页12后一页 >>
作者: 刘晓午   编辑: 陈君
Google提供的广告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