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 > 财经新闻 > 评论 > 正文 |
|
A股流通市值占比仍不算高,杠杆化投资的程度也非常低,因此,即使幅度高达30%的向下调整也难以影响中国经济基本面。真正意义上的调整几乎是不存在,每一次所谓的“调整”都为投资者带来了新的入市机会
许多人对于A股市场的未来感到非常担忧,我想这是中国资本市场越来越重要的依据。
如果A股市场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市值在很短一段时间内出现30%以上的缩水,那么会不会对中国的消费和投资领域造成负面影响呢?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会不会因此下降呢?
我想,经常看我专栏的读者都能猜出我的答案。
我对于中国经济还是非常乐观的,至少有三条理由支持我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基本面不会受到重创。
首先,流通市值只占中国巨大资产规模的很小一部分;其次,即使股市泡沫破碎了,至多就是投资者将无法享用他们在股市中获得的收益,不会对中国消费市场造成太大影响;最后,我最近发现中国投资者已经开始使用杠杆工具进行投资,但幸运的是,比例还非常有限,不会对股市造成太大影响。
接下来,我会详细说明我的看法。
流通市场占比还小
从2005年至今,中国资本市场在不断发展,但我们发现股票在企业融资和家庭理财中所扮演的角色还不是非常突出(图1、2,为了更好地显现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我省略了房地产、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同时也不考虑海外投资者在中国的经常性项目)。
严格地说,在过去的两年里,股票的资金规模和重要性都有所上升,但是对于经济的影响还不大。从资金上看,股票的流通市值远远低于银行存款以及居民所持有的现金。需要强调的是,股市流通市值和总市值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只有流通市值才能真正影响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
不妨把中国和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平均水平做一个比较。
据瑞银的数据,2005年中国股市的流通市值只占中国资本市场的10%,远远低于亚洲新兴市场国家38%的平均水平。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中国股市能够在过去的十几个月里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
当然,现在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变,由于近两年千载难逢的大牛市,股市流通市值已经构成了中国资本市场的25%。似乎这已是很高的数值了,但是我还是想提醒我的读者注意,这依旧低于亚洲和全球的平均水平。
做一个计算,从2005年到2007年4月,中国资本市场中大约15%的资金转移到了股市。那么,即使中国股市因为剧烈调整缩水了30%(对于股市来说这当然很吓人),对于整个资本市场来说,损失也只占总数的8%,不会对企业融资环境造成根本影响。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流通市值占总市值的比例还非常有限。A股流通市值在2005年只占中国资本市场资金存量的3%,而到2007年4月也不过只上升到11%。
中国流通市值对于总市值来说只能算三分天下有其一,其余三分之二都是不可流通的限售股。尽管根据当前确定的时间表,这些股票中的一部分会在5年内逐步解禁进入流通市场,但是数量如此巨大的非流通股必定会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造成限制。
遵循我的习惯,再把中国A股市场的流通市值和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做一个横向比较,就会发现中国处在亚洲资本市场发展的最低水平。我认为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市场发展水平将会逐渐看齐,因此从长远看,中国股市还有继续发展的空间。
作者:
齐忠恒
编辑:
廖书敏
|
Google提供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