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夏斌:当前物价与资产价格上涨联系并不密切
2007年09月21日 06:43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作者:夏斌 陈道富投票数: 顶一下  【
相关标签

当前物价与资产价格上涨联系并不密切

从当前我国实际情况看,物价与资产价格上涨的联系并不密切,两者的推动力量并不完全一致。货币政策调控既要关注CPI价格,更要密切关注资产价格的上涨。

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加上房价的持续上涨,进一步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通货膨胀的担心。但从目前来看,我国还不会形成物价的全面持续上涨,即产生通货膨胀。当前更应关注的,是社会的通胀预期以及物价上涨导致的部分群体实际收入下降问题。

从资产价格对物价的影响来看,当前资产价格上涨对物价的拉动效应不明显,甚至出现相反趋势。

一是近两年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流动性过剩及经济增长强劲的推动下,资产市场持续繁荣,使得社会收入中有相当的部分已配置到房产、股票资产上。2005年、2006年、2007年的第2季度,居民家庭拥有的最主要金融资产中的储蓄存款占比,从68%、66.5%下降至52.3%,累计下降15.7个百分点。因此,尽管存在物价上涨的一定预期,但不容易出现我国历史上曾出现的“抢购”风潮,引起物价上涨失控。

二是虽然从理论上看,资产价格的上涨会产生一定的财富效应,在供给紧张的情况下,易拉动物价的上涨。但资产价格上涨也会出现“替代效应”,在资产价格上涨预期强烈的情况下,公众将压制当期消费,将更多的资金配置在资产市场。我国储蓄文化较浓,资产价格上涨过快,“替代效应”要比“财富效应”来得大。从实际情况看,目前中国资产规模确实增长很快,但相对规模仍然不大,加上产能过剩的因素,资产上涨引发的财富效应还不会引起供给的全面紧张,产生通胀。相反,资产市场的持续火爆,反而对耐用品消费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央行的调查显示,居民消费意愿已经连续3个季度下滑,从2006年第3季度的28.2%降至2007年第2季度的19.5%,下降近8个百分点。居民大额支出消费意愿回落,与投资股票和基金的意愿连续攀升的运行轨迹相反,即在当前股市高涨的诱导下,部分居民已出现暂缓消费的倾向。

三是从国际经验上看,在当前以国际收支不平衡推动的信用扩张环境下,贸易盈余国更多的会引起投资过度,引起产能过剩,最终使得物价下跌。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泡沫经济,美国2002年的高科技网络股泡沫以及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虽然各国资产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上涨,但CPI等反映商品价格的指标并没有出现大幅上涨,日本的通胀率不到4%,美国不到3%,韩国不到5%,马来西亚不到4%,泰国不到6%,在各自的历史上都处于较低水平。

从物价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来看,物价上涨对资产价格上涨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不是资产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

一般而言,物价上涨会导致社会主体为了避免持有的货币购买力下降,将资金更多地配置到资产市场上,进而进一步推动资产价格的上涨,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在今天房地产、股票市场已形成相当规模而且价格日趋上升、预期看涨、社会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当群众形成明显的通胀预期的时候,这种状况更容易发生。但是,如果当物价上涨速度加快,导致经济风险进一步加大时,资产市场的风险也会加大。整体经济风险的加大,则意味调控力度的加大,这会影响股市、房市,最终使得资产价格出现下跌。

目前,银行存款实际利率仍为负值,我国公众已形成一定的通胀预期,“存款搬家”推动资产价格上涨的现象已较明显。但是物价上涨并不是产生资产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因为资产价格上涨主要是与当前社会流动性过剩,货币状态过于宽松直接相关。物价上涨只是加剧了这一过程。而且,当前我国CPI的上涨不具有可持续性,不会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物价对资产价格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

总之,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物价与资产价格上涨的联系并不密切,两者的推动力量并不完全一致。考虑到当前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的可能性不大,而资产价格的大起大落又不利于金融系统的稳定,不利于整个经济的稳定,当前货币政策调控方面重要的是,既要关注CPI价格,更要密切关注资产价格的上涨。

尽管我国当前的物价上涨,并不具有可持续性。但是我们仍然要看到,一方面肉类等食品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可能造成的损害,可能会导致社会公众形成通货膨胀预期,不利于物价的进一步稳定。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矛盾的症结,与收入分配向企业、政府倾斜,个人收入份额下降,国内消费率不足有关,也与当前资源、环保的改革不到位,尤其是资源价格不到位有关。因此,工资水平的上涨尤其是实际工资的上涨,有助于提高个人收入份额,从而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消费水平。只要工资上涨的水平不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水平,因工资上涨导致的物价上涨不必过于担心。而对于政府在资源、环保方面的价格改革推动的物价上涨,只要社会大众的通胀预期不强烈,仍应稳步推进。此外,流动性过剩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成为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缓解这两方面的矛盾,将流动性引导到国家发展需要的环节中,也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通胀压力,但只要这种压力是短期的,并有助于我国的长期稳定发展,就不应该过于紧张,应有一定的准备。

在具体政策上,在目前以成本推动为主的物价上涨过程中,不宜采取货币政策紧缩来应对物价上涨,应更多地依赖于财政政策等,同时协调好政府调价和市场物价上涨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物价上涨过程中引起的实际收入重新分配中低收入群体的利益问题。

为此,一是可适当提高社会的低保水平,对城镇低收入及特殊群体,可适当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确保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二是进一步控制好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加快推进垄断行业的改革力度。三是进一步推进食品供给领域的结构性改革,如加强对玉米深加工项目的调控和引导,继续鼓励和支持主产区的食品和饲料加工,严格控制国内玉米乙醇的发展。四是反映市场供求的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调整城乡收入分配格局。因此应坚持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增加供给,而不是简单地去压低价格。可进一步在良种、农田水利、农业技术推广、农机化,畜牧业疾病防疫、保险等方面增加政府投入强度。五是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严厉打击价格联盟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

相关阅读:

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国家统计局:我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四位

调查显示:中国中等收入人群需要养老保险

2020年中国收入分配不公基本解决

中国还需高唱“穷人经济学”

 

   编辑: 喻春来
Google提供的广告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