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作为世界制造巨头,靠低工资、血汗工厂、高消耗、高排放推动增长的模式,基本上是到头了。下一步要大幅度提高工资水平,这会使一些微利企业面临压力;不仅是工资上涨的压力,还有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来自资源和环境的税收压力。只有能承受多重冲击的企业才能生存下来;不能承受冲击的,要么消失,要么转向国内市场。
工资上调 企业改制有多远
 
 

各省最低工资纷纷上调 机制不健全侵蚀职工利益

“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这样说。全国总工会的统计显示,虽然国家财政收入高速增长,但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却连续22年下降。工资标准与国民经济增长不相符成为上调工资标准的根本原因。 江苏省2月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涨幅超过12%。此后,浙江、广东、福建、上海、天津、山西、山东等地相继跟进,调整幅度都在10%以上,一些省份超过20%。 【详细】

百姓看发展 主要看收入

提高职工工资标准,有利于引导企业依靠改进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和节能降耗来提高企业竞争力,以改变‘利润侵蚀工资’的现象。提高工资标准还将有利于改善民生,促进消费,扩大内需。【详细】
虽然各地都掀起了“加薪潮”,但最低工资调整机制仍不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在实施中也面临不少问题。一些企业以食宿费、福利费充抵工资;或是采取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定额等方式来规避最低工资制度的现象依然存在。【详细】
 
凤凰网·博客观察
 

张五常:工资集体协商会削弱个别成员力争上游的意向,对工业发展无疑是一种祸害。容易地导致集体罢工的出现。

 

漠北晴天:不要加工资,现在物价翻了好几倍,百分之20的工资加上有什么用呢?

 

weizhan099 :为了企业的效益,不断的随意改变工人的工作时间或者工作量,原来3个人干的活,现在是一个人干。

劳动力成本考验中国制造 中国企业破解之道

劳动力成本考验中国制造

 

近期,劳资矛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什么珠三角出现民工荒但工人工资仍难提高?为什么劳资矛盾会在这段时期凸现出来?这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低廉劳动力优势还能走多远?【详细】

追问:出口加工企业仍未完全复苏

以出口为主的加工企业受到经济危机影响,情况有所好转,但是整体盈利能力还没有完全恢复。【详细】

影响:“世界工厂”面临转型挑战

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加工贸易处于产业链最低端,利润率极低。加工贸易的利润仅仅在5%左右。【详细】

破解之道: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改革

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占比不到百分之四十二,呈逐年下降趋势,而资本回报比重却节节上扬。【详细】

 
专家观点
 

谢国忠:中国代工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压榨劳动力

 

邓聿文:富士康们加薪 廉价劳动力时代结束

 

王莹:中国经济面临劳动力成本挑战

 

蔡昉: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的国情已不准确

 

梁达: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转型之路 中国企业怎么走
 
 

市场竞争激烈 呼唤复合型策划人才

“我们研发的产品已得到权威部门的认可,有市场却缺乏相关推广人才和策划人才。”不久前一次招聘会上企业方发出感慨。最近笔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在各类人才招聘会上,企业对策划人才、尤其是复合型的策划人才可谓求贤若渴。【详细】

 

代工模式终结

如何满足福利诉求

近年来我国劳动争议、劳资纠纷案件迅速增长,这是有目共睹的。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由于生活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是工人要求合理分享经济增长的果实,这是工人天经地义的权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必然要上升,这是必然趋势,是不可人为进行阻挡的。企业想要继续过去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策略,必然会导致劳资冲突事件接连发生。【详细】
80后、90后的新生代打工者,他们的职业选择和竞争力发生了哪些变化?面对新生代打工者的福利诉求,政府、企业和劳工组织应该如何行动起来,提供更好的社会支持?【详细】
整个产业向着更加消费化、健康、服务、无形的产品转变,附加值越来越大,消耗越来越少,对人力资本和技术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这才称之为产业升级。未来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坚持实体产业不动摇,提高劳工报酬,对环境和资源征税。在要素价格合理化的基础上推动技术进步,同时采取减免税措施,鼓励那些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获得更快发展。【详细】
 
工资成本上升影响经济转型
 

凤凰网读书:《质与量的战争

涨薪潮倒逼制造业转型升级

工资增长是实现提振消费,减轻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的先决条件。提高中国普通打工者的收入,是鼓励他们减少储蓄、增加支出的最佳途径,这将引发经济结构更深层次调整。【详细】

 

多省市调高最低工资

今年以来,自江苏省在全国率先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后,浙江、广东、福建、上海等地也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都在10%以上,一些省份超过20%。【详细】

 

光“保底” 还不够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仅仅是调整收入分配的举措之一,还需要更多的政策“组合拳”。工人工资增长,对企业发展积极有利。【详细】

产业转型之痛 应从主动加薪开始

适应产业转型阵痛 从主动给员工加薪开始

 

在经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薪资下调和2009年持币待聘的“用工荒”,2010年的中国人力市场,正进入由被动应对到主动变革的时代。面对产业转型,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们不得不考虑的是:如何调整员工的工资结构,让员工和企业一起适应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详细】

薪酬调整的大趋势

以前是企业随意挑拣农民工,现在是农民工对企业挑拣了。【详细】

适应产业转型

企业要适应市场需求,增加企业竞争力,改善工人待遇。【详细】

工会的力量

分配问题上,政府和工会在产业转型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详细】

 
探寻“苏州奇迹”背后的力量:

人才引进带来经济转型

人才 引领苏州产业升级

引进一个人才,带动一个产业、影响一座城市,这是在苏州不断上演的奇迹。【详细】

 

苏州 人才的“创业天堂”

人才的集聚,离不开苏州市一贯的“用人为本”精神和不断创新的人才工作机制。【详细】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仅仅是调整收入分配的举措之一,还需要更多的政策“组合拳”。工人工资增长,对企业发展积极有利。以工资增长为核心的集体谈判制度能建立,一线工人工资增长,工人积极性高涨,生产效率空前提高,即使遭遇“用工荒”,企业的生产也可以照样有条不紊。

 

 

凤凰网财经频道 | 策划:韩锋年
凤凰网原创专题,欢迎转载,但需注明出处。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