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3-14 第5期

第5期:央行要帮银联分杯羹?

2014-03-14 16:30:31
6967人参与 162条评论
刘杉

刘杉

刘杉,经济学博士,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兼任南开大学国经所教授,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MBA导师,曾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著有《中国再平衡》,《聚焦生活中的经济学》。

对于中国的银行家而言,移动互联网不再是时髦的通讯手段,其更像一个搅屎棍,让体面的银行家生活变得焦躁起来,而烦恼无休无止。

3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下发了关于暂停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业务的通知,并已抄送人民银行相关分支机构、清算机构和支付清算协会。

央行官员称,暂停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业务的原因,主要是从客户支付安全角度出发,央行会从风险角度统一评估这两个产品,现在只是让相关机构履行报告义务,根据上报材料再做进一步研究。

从通知可以看到,央行叫停二维码和虚拟信用卡支付,是暂停,并非取消,但何时放行,没有实际时间表。央行一方面要评估风险,另一方面恐怕还要平衡利益。

金融创新往往存在一定风险,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也有瑕疵,这是央行担心所在。问题在于,如果第三方支付公司能够解决风险控制问题,这两种支付工具能否顺利放行?

问题恐怕不会那么简单。

在实际生活中,银行在进行竞争性发卡,实际早已降低了所谓对申请人进行“亲访、亲签、亲核”的要求,信用卡风险一直在集聚。对于信用卡业务的风险控制要求,虚拟信用卡通过技术手段,实际也能达到一定标准。

早先媒体报道说,为了使网络信用卡的风险管理达到监管要求,支付宝与中信银行构建了一套风险管理体系,以支付宝掌握的实名用户群和信用数据为基础,配合中信银行的信用卡风险管理技术以及征信数据,作为向消费者授信的依据。从技术上看,如果再加上保险公司参与,风险管理问题并非主要问题。

此前引发社会争论的余额宝等各种“宝”,是因为触动了银行的利益,遭到银行抵制,而虚拟信用卡实际实现了第三方支付公司与银行的双赢,但此举也绕过了银联,砸了银联的饭碗。

《经济观察报》早先报道称,支付公司在线上90%的业务不走银联通道,线下收单方面也已经具备自行与银行进行清算的条件,这样的结果就是,“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第三方支付和银行之间的清算完全可以不需要通过银联”。

目前发改委制定的发卡行、收单行、银联三方在线下业务的收费比例为7:2:1。如果线下业务变成第三方支付公司与银行直接清算,实际断了银联的粮道。虚拟信用卡将线下交易转变为线上支付,二维码则用线上方式进行线下支付,这两个工具都绕过了银联。

长期以来,银联一直与万事达和Visa存在国际业务竞争,但在国内业务方面近乎处于垄断地位,但随着国内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兴起,使得银联要面对众多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蚕食。虽然银联负责人表示要将银联打造成开放式机构,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更多的支付方式都可能通过线上清算完成,这彻底动摇了银联的根基。从这点看,央行与其说是保护客户资金安全,不如说是要维持利益平衡。

银联脱胎于中国银行体系,与传统银行业有着天然血脉联系,虽然一度因收费问题遭到银行诟病,但保护银联利益,也是央行无法放弃的“义务”。

比起互联网企业的草根特性,银联更具有银行家的高贵气质,但现在穿西装的可能要被穿牛仔裤的打翻在地,这对银行界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未来存在两种可能的结果,一是明确线上线下交易边界,以此分别确定线上线下支付清算方式,给银联保留住地盘;二是支持技术创新,让银联介入线上支付清算,从而在金融创新与利益间找到平衡,当然,这要以控制风险的名义。

金融做的就是风险生意,让银联介入或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样看来,二维码和虚拟信用卡都不会夭折,但很可能要被银联分杯羹。

(稿件版权归凤凰财经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往期回顾
  • 京津冀

    如何让北京放下沉重包袱

  • 权利

    发改委哪些权力不会放手

  • 周小川

    周小川暗示了什么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微博

@凤凰财经

扫描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