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杉
刘杉,经济学博士,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兼任南开大学国经所教授,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MBA导师,曾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著有《中国再平衡》,《聚焦生活中的经济学》。
中国人喜欢首长工程,因而坊间把京津冀一体化的区域规划称为“一号工程”。
“一号工程”之所以能够为坊间热议,不仅是因为 “一号首长”亲自出面协调三地,也不仅规划是本届政府标志性发展战略,更重要的是,规划表达了强烈的政治意愿。
全国人大日前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将京津冀一体化放到了重要位置。报告在谈及区域经济发展时这样写道,“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实施差别化经济政策,推动产业转移,发展跨区域大交通大流通,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这样的表述预示着,京津冀一体化,将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后的第四个区域战略规划。
如果说每一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都有一个区域经济战略,那么习李也不例外,选择京津冀,既有客观上的发展需要,也有主观上的亲近感,更有现实中的无奈。
经济意义无需赘言,政治意义则是非同小可。
首先,确保北京安全是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
北京作为首都,城市能否正常运行不仅关系当地人利益,更涉及国家行政效率及政治影响力。环境安全、功能安全和治安安全等多方面安全因素,对北京首都地位提出了挑战。
北京雾霾日益严重,恶劣空气不仅严重伤害北京人民身心健康,也影响到中央机关的正常运行。文化、体育和经济活动受到限制,国际交流受到影响,国际形象由此大打折扣,建设世界城市的计划恐怕也要化为泡影。确保环境安全,成为维护首都地位的关键。
不顾一切拼增长,城市不断摊大饼,由此导致北京“大城市病”严重,其中最要命的是交通拥堵,开车时常没有走路快,天天如同跑到六环外。交通拥堵不仅降低了经济效率,更使得城市安全功能降低,救护车几乎无路可走,救火车可以一路看景,城市救援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安全防护体系遭到破坏。因此,确保城市功能完善,是建立安全北京的基石。
如同其他大城市一样,北京社会治安也出现恶化,而这一切都源于流动人口的快速增长。若要减少北京人口,就要统筹经济资源,而充分尊重河北的经济发展意愿,以产业配置引导人口分流,也是北京考虑安全问题的重要出发点。
“一号工程”的重要性就在于,通过区域规划,确保北京安全,确保首都正常运转。
其次,接续环渤海战略,避免区域规划失败。
长三角、珠三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两个重要增长极,遗憾的是,本来意在打造第三增长极的环渤海战略并未取得明显成效。上届政府确定了环渤海发展战略,天津被设计为环渤海龙头,但因天津经济体量有限,创新能力不足,以及无力面对北京强大的“洼地效应”,在区域战略实践中最终无法确立龙头地位,使得环渤海战略难以有效执行下去。
发展京津冀一体化,实际让北京和天津双城联动,共同成为区域龙头。这样,环渤海战略实际让位于京津冀战略,换句话说,环渤海经济圈只有在京津冀一体化完成后,才具有现实意义。
真正的增长第三极,应该是京津冀一体化基础上的环渤海经济圈,没有京津冀一体化,就不会有第三极。
其三,促进河北观念变革和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河北作为北京“护城河”,起到拱卫京师作用,同时,大量资源服务于北京,其中最负盛名的旅游名城北戴河被作为“夏都”,也因此降低了经济辐射功能。正因为服务意识强烈,河北也就缺乏长期务实的发展战略,丧失了沿海省份的竞争优势。
要打破河北地域发展局限性,必须有外部力量推动。河北作为中国革命老区,也具有特殊政治意义。西柏坡是中共“赴京赶考”的最后一个农村根据地,被誉为夺取全国政权的福地,但革命老区经济依然发展落后,这让曾经在河北正定工作过的“一号首长”心怀不安。让河北经济振兴,不仅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更夹杂着领导人的个人情感。
京津冀一体化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要求,也势必带动环渤海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但能够成为令人瞩目的“一号工程”,则在于其背后强烈的政治驱动力。
(稿件版权归凤凰财经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