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 > 深度解读 > 正文 |
|
中国工资长期落后于经济增长 有违世界潮流
近段时间,有关提高劳动力工资的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采取包括推动落实最低工资指导制度在内的五项措施提高企业普通职工工资收入,促进劳资和谐。这一做法受到许多人的欢迎和期待,但也有人表示担忧,认为提高工资会加大我国劳动力成本,削弱我国的竞争力。
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工资水平必须与它的社会生产率相协调并保持适度的比例,如果工资超过这个合理比例大幅上涨,有可能导致人力资本快速上升,对经济造成损害。反之,如果劳动力工资水平低于合理的比例,也将抑制消费,影响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导致优秀人才流失,进而对经济造成损害。比如,目前中国软件人才的平均工资水平只相当于印度同类人员的40%,两国工资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使得我国一些软件开发人才外流到印度。
我国工资长期处于较低状态。国际劳工组织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年到2005年间,中国的人均产出增长了63.4%,超过了印度的26.9%和东盟的15.5%。这一数据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增长是有效率而且是健康的。但是,该报告也指出,高劳动生产率却并没有体现在工资水平的增长上,这表明公民没有充分分享到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成果。由于工资增长缓慢,造成我国消费长期低迷不振。
作者:
时寒冰
编辑:
陈君
|
Google提供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