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瑞银经济学家:人民币急剧升值的后果
2007年07月20日 16:40证券市场周刊投票数: 顶一下  【

想象一下,全球最大的商品中心受到巨大自然灾害的影响,在一夜之间出口能力损失了一半,将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请原谅我用了这么一个荒唐的比喻,但是我认为如果强迫人民币突然完成汇率重估,其对全球经济造成的破坏,实在不亚于一场类似的大灾难

在过去几年里,美国花费了几百万美元召开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和听证会,无休无止地讨论人民币汇率问题。如果早在1998年,或者是2002年,几乎没有人会相信人民币升值将会对全球经济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

只要中国的贸易顺差没有减少,美国决策者和商业精英对于人民币升值的热情就不会降温。我相信,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会听到更多关于人民币升值的争论。既然这个话题这么有吸引力,我也想对读者谈谈我的观点。

首先,我必须指出,关于人民币升值的通常看法是不正确的,无论是引用的数据,还是使用的逻辑,都是站不住脚的。特别要指出的是,太多来自美国议员们的消息让我们错误的认识越陷越深。

其次,或许有人不相信,但是实际上是毫无疑问的,有了坚挺的货币,中国的经济会进入更加良性的发展轨道。

为什么我敢这么说呢?因为在我看来,人民币升值即将引发全球经济地震。这说来话长,我现在最迫切想做的,是告诉读者人民币升值的真实影响。

关于人民币升值的三个误区

以下就是几点关于人民币汇率的错误认识:首先,中国为了其经济利益,有意识地操纵汇率;第二,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降低中国出口的增长速度,美国将从中受益;第三,人民币汇率重估,将为美国的制造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好了,让我来一条一条具体解释吧。

没有操纵汇率这回事

首先,我认为,中国政府并没有操纵汇率。每位读者都有必要知道,如果一个国家决定采用固定汇率制,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中国的中央银行--人民银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决定采用固定汇率制(其实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很多国家都会这么干,就是把本币汇率盯住某国货币,让金融汇率浮动在一定的水平上)。其对于中国的直接后果就是,无论是因为贸易顺差还是因为境外直接投资,人民银行都会以固定的汇率买进这些外汇。而当市场上的美元出现短缺时,人民银行就会卖出它的外汇储备,这样也能起到减少人民币流动性的作用。

问题在于,过去几年里中国不断增长的贸易顺差,让人民银行成了彻彻底底的买家。外汇储备也因此以平均每月300亿美元的速度在增加,至2007年3月,外汇储备的总量就达到了1.2万亿美元的惊人水平。

人民银行采用固定汇率的做法由来已久,只是因为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境外人士才开始批评人民银行有意低估汇率。

我想那些指责人民银行操纵汇率的人应该知道两点:首先,当人民银行在1997年开始采纳固定汇率制的时候,美元曾经处于升值之中,但是人民银行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阻止人民币升值。恰恰相反,人民银行最初想做的是避免人民币贬值。在接受固定汇率制的1995年,受到经济泡沫破碎的影响,中国政府受到内外债务的困扰,而经济增长速度也降低到历史低点,因此当时人民银行盯住美元,是希望能够稳定人民币汇率。

再来看当时的国际环境,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当时众多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将成为多米诺骨牌的下一个牺牲品,毫无疑问将会贬值。大量短期资本基于这样的考虑,纷纷开始逃离中国。而在那个艰难的时刻,中国政府决定让人民币盯住美元,采用固定汇率制的意图,实际上可以说是对于国际社会的承诺,而非是要低估本币。

中国政府实际上也对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感到非常尴尬。2004年中期,中国出现贸易逆差的时候,尽管中国也在实行固定汇率制,但是国际社会都没有感觉到中国在刻意低估货币。直到2005年初,中国的贸易顺差开始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增长时,海外观察家才开始热评这一经济现象。

想想这一切是多么有趣:在上世纪90年代末,人民币盯住美元,是为了避免贬值对经济造成的影响。而就在不到10年之后,同样的经济政策却被批评为是在“有意低估汇率”。因此,我认为中国政府并没有有意操纵汇率。

短期内最受损的不是中国出口商,而是美国消费者

其次,即使人民币升值,中国的出口部门在短期内也不会受到严重影响,最后倒霉的还是美国人。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人民币升值将会削弱中国商品的竞争力,从而减少中国的出口。但是我认为,中国出口部门有能力转移提高的成本,最后买单的还是美国等进口国家的消费者。

对于那些密切关注中国的学者,过去几年内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经济现象。在过去几年里,人民币开始逐渐升值,2005年大约是2%,2006年则上升为4%,今年大约是6%。而与此同时,中国的农民工工资,在这10年里也出现了同步上涨。最初可能只有3%到5%的增幅,但是最近这种增长势头越来越强劲。

汇率上升是一柄双刃剑,在推动资产价格重估的同时,它和劳动力价格上升的共同作用力,将会对中国的商品出口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表现在玩具、服装、家具和家电上。但是从销售额和销售毛利来看,直到目前中国的出口部门还没有承受到太大压力。

或许读者有些奇怪,为什么中国出口部门还可以保持利润水平呢?因为中国的出口部门通过提高价格,把成本转嫁到了进口商和最终的消费者身上。

从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美国、日本和欧洲掌握到的数据来看,中国出口产品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从1995年到2003年,中国出口部门的竞争实力是逐渐增强的,在此期间中国商品的价格每年下降3%-4%。但是从2004年开始,情况发生了大逆转,出口商品平均价格每年上升3%到4%。如果只把目光放在电子产品身上,那么数据会更加惊人。根据统计资料,从2004年以来,以美元计算的中国的电子产品价格,平均每年上升6%到10%。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出口商品重新降价几乎已经不太可能,而且自从2007年初,价格进入了急速上升阶段。

实际上价格上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为什么迄今为止,中国的出口部门并没有受到损害呢?似乎让人难以置信。在我看来,这实在是因为中国的出口部门过于庞大。

我曾经参观过中国生产出口产品的小企业,在长期的残酷竞争中,很多中小企业已经习惯了艰难度日。虽然国内的竞争非常激烈,但是从整个中国出口部门来看,它的竞争实力非常强大,控制了美国玩具和鞋帽进口的70%到80%,服装进口的40%,以及电子产品进口的35%。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出口部门掌握了在境外的定价权力,能够转嫁它的生产成本。

从长期来看,越南、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将会侵蚀一部分中国商品的市场份额,但是这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才能实现,中国统治出口市场的局面还将在未来几年内继续。如果强迫人民币加速升值,以中国出口部门目前的实力来看,成本毫无疑问地要转嫁到美国的消费者身上去,从而更加快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

美国制造业就业和中国出口竞争力无甚关联

第三点,即使人民币升值,中国出口行业萎靡不振(这也不太可能),也无助于美国解决就业问题。

从2004年上半年到2007年上半年,中国的平均月度贸易顺差增加了200亿美元。这是惊人的数字。但是我们不妨再看看,这增加的200亿究竟有多少来自于美国,其实只有60亿。也就是说,中国疯狂增长的外汇顺差,主要来自于美国以外的地区。这或许可以让很多美国人平静不少。

我还要说,中国出口部门实在有些冤枉,当了其他周边国家的替罪羊。

来看一组数据,从1990年到现在,美国对中国的逆差从微不足道,发展到占GDP总量的2%。但是有趣的是,美国对除中国外的亚洲国家的逆差却在缩小。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研究这个问题,发现原来是因为,美国开始从中国采购很多原本从其他亚洲国家进口的产品。也就是说,美国人穿的鞋子,原本可能产自韩国,现在产自中国。既然都要进口,何必要指责中国呢?再来看美国贸易逆差扩大的真正原因,从数据上看,美国贸易逆差扩大的最主要对象是欧佩克、欧洲、加拿大和墨西哥。

接着这个逻辑往下说,中国实际上并没有对美国国内的制造业造成太大威胁,它只是在竞争中战胜了其他的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取得了原本属于它们的出口份额。如果真的要抱怨中国人抢饭碗的话,也轮不到美国人。

美国人总是抱怨制造业就业人数从1990年的16%下降到了现在的10%。如果想看数据,我再来提供一个数字,早在1950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曾经高达32%,但是之后没有受到中国的威胁,份额也在自然下降。因此,制造业就业的下降这和中国完全无关,这是产业升级的自然结果。

急剧升值损伤全球经济

既然如上所说,人民币升值对于中国出口短期内没有太大影响,美国也无法从中获得太大的好处,这个热门的话题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双方为什么要对这个问题争执不休呢?从2005年开始,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就开始上升,从中可以看出中美双方对于人民币升值是没有异议的。实际上,双方争执的焦点就是时间,也就是人民币汇率上升的速度。

我想来打个比方。想象一下,全球最大的商品中心受到巨大自然灾害的影响,在一夜之间出口能力损失了一半,那么将会造成怎样的经济影响呢?首先是全球船运部门急剧萎缩,进口国因为无法获得廉价产品而必须采购价格更加高昂的商品;其次,出口国因为国内正常生产秩序遭到了破坏,也蒙受了重大损失。

请原谅我用了这么一个荒唐的比喻。但是我认为如果强迫人民币突然完成汇率重估,其对全球经济造成的破坏,实在不亚于一场大灾难。

尽管我认为汇率上升对于中国出口部门不会造成过于激烈的影响,但是如果在很短的时间里,人民币汇率突然出现了急速上升,那么进口商还是会选择寻找成本更为低廉的市场。寻找新市场和建立新渠道所花费的代价,可能是现在无法想象的。而随着中国适应汇率政策后,其重新抢占市场的行为将再次影响全球贸易格局。因此,我认为强迫人民币重估汇率是对全球经济的损害。

在这个比喻中,中国会受到多大损失呢?我想说,汇率急速上升的中国的外汇储备损失将不亚于一场重大自然灾害。在这些年里,中国没有试图通过低估汇率来获得经济利益,但是我必须指出,中国还是通过商品出口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如果汇率发生突然重估,中国的外汇储备将会受到重大影响。

我想说的是,在短期内重估人民币的汇率,对于解决外汇储备的增量没有什么太大影响,但是对于外汇储备的存量却会造成无法想象的后果。目前中国已经拥有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其数字在几年前完全无法想象。如果人民币突然出现了10%,或者更高的升值,那么其中的损失肯定是中国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中国政府肯定希望人民币升值能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样,这对于全球经济也是一件好事。

重估有助冷却过热投资

如果人民币汇率重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中国最现实的作用,就是它能够对经济起到调整作用,从而解决中国目前最大的经济问题--过度投资。从各种数据都能够看出,中国的制造业部门正在以非常疯狂的速度进行扩张。如果对于产品的消费跟不上生产增长的速度,突然出现供求不平衡的局面,那将会造成非常可怕的后果。

事实上,中国政府已经在竭尽全力解决这个问题。在过去三年里,为了解决生产能力过剩,中国已经叫停和关闭了不少重工业项目。在最近这段时间里,中国政府减少了出口退税,同时也加强了治理污染的力度。但是对于巨量的投资,以及不断扩张的生产能力,仅仅靠行政干预的作用并不大。

对于控制投资,汇率重估应该是最厉害的杀手锏。正如我之前所说,升值后的人民币对于那些已经掌握了市场份额的企业来说,也许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是企业将会意识到,为增加的产能寻找市场份额将会越来越困难。前景预期的看低将会让企业更加谨慎地增加投资。因此,从长期说,汇率重估将帮助中国改善目前投资过热的局面。但是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也就是说,渐进路线是中国政府所希望看到的。

其次,上升的人民币汇率会降低中国的采购成本。在过去几年里,贸易顺差的增加主要是因为进口的减少,在重工业产品以及机械设备方面的进口减少尤为明显。但是从各方面来看,中国必将在未来几年内,重新恢复在重工业产品的进口。这时候汇率上升的人民币对于中国就会有很大的帮助了。中国可以借助重估后的汇率,以更小的代价来改造国内的生产能力,这方面将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非常良性的影响。

(作者为瑞银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本刊记者齐忠恒/译)

   编辑: 廖书敏
Google提供的广告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