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价格调控与价格改革
2007年08月18日 10:58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投票数: 顶一下  【

本报评论员  周慧兰 代忘 曹理达

3.4%、4.4%、5.6%,CPI涨幅一再试探人们的心理底线。2003年开始,中国连续4年保持了10%以上的经济增长,此后,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再次成为考验决策者宏观调控艺术的焦点问题。

“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发改委也于8月初下令地方政府采取行动管控提价现象,并将此作为“政治任务”。央行“三率”齐动、财政部推出特别国债等等一系列措施,也表明了政策层宏观调控的决心。

调控的意义不止于经济运行本身,更在于稳定人们的心理预期。与中央政府各项调控政策并行的还有各地方政府稳定物价的政策,从成本到价格,“政府之手”随处可见。针对CPI走高、农副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管控价格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而要深度调理宏观经济,针对价格的调控恐怕不如针对价格的改革更加有效而长远,让“政府之手”辅助“市场之手”,标本兼治,从而给人们以展望良性发展的信心,是调控的当务之急。

“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还能否持续?宏观经济是否会走向过热?如何调理当下的宏观经济?如何认识和应对价格的快速上涨?针对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问题,本报特别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进行深度分析,是为21世纪北京圆桌第144期。(周慧兰)

<< 前一页12345后一页 >>
   编辑: 廖书敏
Google提供的广告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