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高炮”,是指贷款周期为7天或者14天的、收取“高”额的“砍头息”及“逾期费用”的借贷。下手狠的,砍头息30%直接拿走,下款到手就打折。用“高利贷”形容“714高炮”已经不够准确——我们都用“超利贷”。
对于即将卸任网商银行董事长的井贤栋,据称他未来会站在更高层面聚焦在蚂蚁金服的战略。蚂蚁金服去年完成了140亿美元的融资,旗下的支付宝已是全球活跃度第一的非社交类APP,全球用户数超过10亿。显然,井贤栋有更大的战略要去奔赴。
从公布数据的上市银行看,建设银行2017年度的手机银行交易额已经达到51.7万亿,同比增长87.59%;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2017年手机银行交易规模达到17.87万亿,同比增长47.69%。
无论是依据上述规定,还是根据相关合同约定,托管银行没有法律依据对外代表私募基金行使财产权利,进行基金财产保全。
监管就有罪推定了整个P2P模式,但又不能赶尽杀绝酿成硬着陆,于是就采用了“拖字诀”——拖到整体规模慢慢缩小,拖到那些必须要爆的雷有序地一个一个爆出来,而不是在两年前集体爆破。
基础建设的上半场,银联实现的是全产业基于卡端的“联网通用”;移动互联的下半场,银联在实现基于移动端的“联网通用”。其战略承载,便是昨天(6月11日)过了“半岁小寿辰”的云闪付。
我写今天这篇随笔时的心情,是有些悲凉、有些无奈、还有些烦躁的。
前几天“愉见财经”发了一篇关于“消费返利”骗局陷阱的稿子,果不其然,后台一堆留言开始把我们当咨询机构使,各种各样的“天上掉馅饼”模式、莫名其妙的理财高收益模式,问我们是不是骗局。
这家银行的柜员小姐姐告诉愉小编,要办只能办理“Ⅱ类卡”。如果小编非要办“Ⅰ类卡”的话,那就要先办旧账户销户手续,可麻烦了!因为现在在一家银行只能办一张“Ⅰ类卡”。愉小编顿时头就大了,这都什么外星术语?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想必是所有银行人都已经耳熟能详的关键语。这恐怕是2018年银行战略中一马当先的主旋律了,重要程度显然已经超过了发展扩张本身。
此前的“一行三会”体系中,央行和银监之间常有一些“微妙关系”,分业监管的“三会”之间也会出现监管协调不足。底下的金融机构们其实也很叫苦。
越过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全球银行(金融)业的股本回报率整体一路上行,直到两年前又开始掉头向下。麦肯锡的一份预测至2025年的研究数据显示,如果金融业未能利用金融科技,那么下行趋势将确立,未来股本回报率甚至可能跌到2008年时的“冰点”。
今日,银行业和保险业迎来重要的命运转折点,传闻已久的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为媒体所披露,根据报道,国务院拟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近日,陈伟星通过“区块链圈大佬”的标签强势归来,俨然新经济的代表,一洗创办快的出局的过往,和“创投金喷壶”朱啸虎怼的不亦乐乎,两者的知名度随着一浪一浪的互怼怼出新高度。
探讨一个事物的时候,首先知道是什么,进而才能发现问题,讨论其发展,判断会怎么样。这是思考的逻辑。
严监管之下,现金贷们开始谋求转型。那他们都“变形”成什么了呢?
最近我们挑的选题偏硬,以至于年后已经接连发生文章宝宝玩失踪了。要寻找失踪的宝宝,您可以按标题百度,就能发现它们躲在哪里。
“把风控全部砍掉”这句话听来刺耳。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风控是金融的命脉,省什么也不能省风控吧?但陈宇投资了不少现金贷公司,其观察到的现实情况却有残酷的一面——在一个行业有监管、有规则之前,“好公司”跟“坏公司”竞争,反而是“好公司死得快”。
在移动支付产品基础建设方面,去年中国银联有两个大动作:第一,去年5月,银联联合商业银行正式推出银联标准的二维码支付;第二,去年12月,银联携手产业各方共同发布统一APP“云闪付”。这两件大事,带动银联手机闪付、银联二维码支付等交易量迅速提升,成为银行卡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
我的一个采访对象小张,现金贷借款逾期以后,手机就被催收专员们打爆了。这家伙想赖账、又不胜其烦,于是就去非正规渠道搞了一张新的、非实名的手机卡,换了个手机号码用。他想这次催收员总找不到他了吧。结果你猜怎么着?新号码用了还不到一星期,催收电话又来了。
移动支付巨头也并没有本着他们牌照所许可的职能(第三方收单),直接与商户们连接。在他们与商户之间,其实还潜藏了至少两道灰色环节:又一道实际承担了跨法人机构清算职能的“通道银行”,以及对接在这些“通道银行”与商户之间的持牌收单机构、地推公司。
有一面大旗叫“普惠金融”、有一面大旗叫“拉动消费”。从P2P到现金贷,他们都很爱举这样的大旗。
在一轮舆论危机过后,“现金贷”似已变成了一个贬义词,总让人联想起披着羊皮的“高利贷”。非持牌信贷机构中,对现金贷综合息费定价折合年化超过100%者比比皆是,能卡住36%红线者凤毛麟角。
在我们的刻板印象里,干金融的穿西装、干互联网的穿牛仔裤,穿西装的和穿牛仔裤的是两拨聊不到一起的人。可是今天,他们越发水乳交融,穿牛仔的人开始敬畏风险控制、穿西装的人也有了流量和场景思维。
“余额宝个人最高持有额调整至10万,这一变化会带来什么影响?小编整理了相关新闻,分享给大家,各位也可留言谈谈你的感受。”
熟悉银行理财的朋友一定知道,在年末、半年末这样银行考核的时点上去买理财产品,收益都是比较高的,因为银行有揽资金、冲负债的需求。
5月份信用债净融资水平已经刷新了自200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今年前五个月债券取消发行规模超3000亿元;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取消和推迟发行短融占比达40%。
网贷平台以前鱼龙混杂,那是大家都晓得的事情。
流动性角度,银行这么急着储备中长品种的资金,那他们的流动性情况还好吗?
近几年,拥有超高净资产和丰富人脉的影视明星们,相继成为资本市场弄潮儿,各展所长。4月25日,美锦能源的一则公告让陈坤在资本市场火了。
银行们,如果规避了监管指标套利,或是在信贷、票据、理财、同业等业务里做了“空转”了,大家可以来看一下PPT上我给您择出来的这几条典型的“空转”套利,现在都被监管点名要如实招出来。
近期又发生了几起女大学生因校园“裸贷”偿还不起而轻生、或离家出走的恶性事件,当事者的结局令人痛心。但换一个视角,如果女大学生们能多一些金融常识、法律常识,也许结果就不会是这样。
赵薇收购万家文化的三个月闹剧还没“演”完,万家文化俨然颇为大度,结局上演的这幕“0元分手”也令人颇为不解。
前不久,一名盲人诉某股份制银行“基于残障歧视”而拒绝其办信用卡一案在当地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本案并未当庭宣判,但这个话题最近却被热议了起来。
“愉见财经”日前独家从多名接近广发银行核心层的消息人士处获悉,该行四家一级分行和一家二级分行的一把手已于近期被免职。用该行总行领导在全行工作会议上的话来形容,其中部分行长的免职是“闪电般”的。
做调查记者那阵,我们特别喜欢找一些傻乎乎在财报里把自己的前几大客户、和前几大供应商的具体公司名字都交代出来的贸易类上市公司开扒。而且扒着扒着,每次总有那么几个公司的狐狸尾巴就藏不住了。
我去查了几家知名平台的年报:比如人人贷,逾期率0.26%;积木盒子,1.49%。还有一些小平台,不良率到今天为止,公布出来的数据都是零。反而是网贷行业里相对较大的宜人贷、点融网,公布的不良率相对较高。具体数据我们来看大屏幕。
这几天,在一些媒体、尤其是部分网络媒体上,连续出现了两则“乌龙”消息。先是多个金融类新媒体广泛传播一则搏人眼球的新闻,标题里突出了全国首家农信社破产,称进入司法程序。第二则则是多个媒体报道了“深圳法院判决钜盛华、前海人寿等增持万科无效”。
鱼龙混杂的P2P行业进入了整治期。对投资人而言,此时再要选一家P2P做投资,已是难上加难了。不过前几日的一场投资论坛上,有投资人表示有一个选择平台的捷径:就是去选那些正儿八经地与大型保险公司进行合作的P2P平台。他表示:“资金双保险,这风险收益总算是合理匹配的吧?”
“愉见财经”11月28日从多家银行国际业务部门人士处获悉,包括上海在内,外汇局多地分支机构近日召集当地各家银行开会,就跨境业务审核方面提出了趋于严格的要求。
在孙姐看来,她面前有三条路:第一条路,是她放出去收不回的资金能被回拢。第二条路,是孙姐自己靠我们在之前两期里提到过的“打扮身家”等招数,来迷惑她的资金端,可以去开拓更多的融资渠道。。。
对于没有大批没有金融业务牌照的机构,那就看他是否违法违规、以及业务实质风险大不大。那种业务极不规范的、或者是业务设计根本就是有意在逃避监管的,那就坚决依法取缔掉;涉嫌恶意欺诈的,就依法严厉打击。
继银监会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上海证券交易所明确房地产公司债不得购置土地后,央行上海总部3日又发布了《关于切实落实上海市房地产调控精神促进房地产金融市场有序运行的决议》,维护房地产金融市场秩序。
在经历了“摸底排查”的第一阶段以后,全国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的“重头戏”—第二阶段,即对互金平台实施“清理整顿”,即将正式开始。
在上个月内,公募基金产品一共成立了123只。上一次比这个数据高的,还要追溯到去年6月了,那是牛市顶点的时候啊。换句话说,牛转熊了以后,这个发行数量已经刷出了历史高点。
有银行人士说,本来已经打算用理财资金对接某个房企的“尾款应收融资”,但银监会三季度金融形势分析会一句“似乎啥都没说又似乎啥都包括”的“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吓得他们暂时都不敢让这个项目过审,得看看风声再说。
8月份贴朋友圈的那条信息,竟然成为了某炒房圈友犹豫不决之际,心里的天平偏向“卖房”那头的一块砝码了——他连续脱手了挂在亲戚名下的两套上海房产。当然结果是,卖房两周,就少赚了100多万。
昨天上午,上海银监局召集辖内机构高层开会,发出严控房地产贷款风险的警示。“愉见财经”独家从一名接近参会者人士处获悉,监管此次要求严格,银行资金进入商品房用地交易方面将会被“穿透式”监管。
2016年“国庆”成为史上房地产调控政策最为密集的假期。从9月30日晚间至10月8日晚间,共有21个城市出台了楼市新政,分别是:北京、天津、苏州、成都、郑州、无锡、济南、合肥、武汉、深圳、广州、佛山、南宁、南京、厦门、珠海、东莞、福州、惠州、佛山。意味着2014年开始松绑的中国楼市政策再次步入拐点。
9月22日,中国银监会上海监管局办公室印发了《上海银监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辖内商业银行与房地产中介机构业务合作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以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房地产中介机构业务的合作管理。
各省市要在9月15日前把第一阶段的摸底报告汇报上去。”上海一名参与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的监管部门人士表示,第一阶段的摸底排查要把属地的互联网金融机构数量及性质都摸清,为后面的具体整治工作开展提供基础数据。
愉见财经,陪银行业探路、为投资人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