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行业在走向正规化的道路上,各项制度也会越来越健全,其与信用卡体系的较量才真正开始,而行业并购重组的大戏或许也才刚刚拉开大幕。
央行近日发布消息称,易宝支付因违反相关清算管理规定,被处以警告并罚没金额5000余万元。这是迄今为止,央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出的最大罚单,超过了此前对通联支付和银联商务罚款的总合。
对于被罚以巨款的原因,央行给出的理由是违反相关清算管理规定。而据《时代周报》称,易宝支付被罚的原因是涉及了“二清”机构跑路事件。
另外,这些第三方支付机构还面临互金监管下的存管整治问题,目前规定的模式绕开了第三方支付,易宝支付这样的平台怎会甘心。
再加上近期美的等巨头购买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再一次被推到聚焦灯下。有关“二清”机构、互金的存管模式还有牌照价格等成为了业内的热点话题。
“二清”机构何时清?
据《长江商报》报道,第三方支付市场无证经营多以“二清”公司的形式存在,目前国内“二清”公司已超过2000家。
“二清”机构是个什么鬼?所谓二清,简单讲可以理解为支付机构与商户之间的第三方代理商,本来交易资金是直接清算给商户的,在这种模式下,交易资金先清算给代理商,然后再清算给这个商户。通过二清,支付机构可以快速做大特约商户规模,是占领市场份额的有力武器,这是行业内二清泛滥的根本原因。
4月启动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行动启动以来,第三方支付的整治也在意料之中。央行与14部委联合发布全名为《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方案,监管表示要向“二清”机构开炮。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二清”机构由于无商户准入门槛,这几年在商户数量与交易规模方面取得了大幅增长,年交易量规模高达上万亿元,甚至超越了绝大部分正规的支付企业。
要说清“二清”的事儿,这里还要引入银行、有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这两个配角。
首先,发现没有,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商户这儿,存在竞争关系。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发展优质商户,采取了降低刷卡手续费的方式。
银行发现之后,没有采取降低刷卡手续费的方式,却采取了给刷卡商户补贴的方式,只要商户交易规模达到一定数额,银行就给予一定的补贴。于是,双方打起了价格战。
但是,在价格战当中,第三方支付机构实际上打不过银行。因为刷卡手续费对银行来说是九牛一毛,但却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收入的绝对大头,当然,第三方机构要是也用补贴手段肯定也要甘拜下风。
在第三方支付行业,有个经过实践验证的“营收平衡线”,即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交易规模超过1000亿元,这个平台才能盈利。如果规模不到1000亿元,这个平台就是亏损的。为了做大交易规模,许多交易量较小的机构就开始转卖支付通道,就相当于通过外包公司帮自己拓展业务。这些外包公司就是“二清”机构。
据网易科技报道,之前银行给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接口费用一般在千一或者千二。第三方支付机构向外包机构收取的手续费一般在千三或者千五,有的规模较大的机构这个费用在百一、百三或百五,第三方支付机构从中赚取差价。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行业已经形成生态,有业内人士就表示,“只要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生存危机存在,‘二清’机构就难以灭绝。”
不过,银行业却不这么看。一位商业银行的前高管向野马财经财表示,正是第三支付机构的野蛮生长,包括存在“二清”机构,没有对接银联(此前规定要求接入银联,目前的政策是将接入网联机构)等不合规现象,导致银行体系内的支付发展受阻。目前,银行业内的信用卡业务受到第三方支付冲击,第三方支付到了不得不整治的地步。“体制内的受监管,体制外的不受监管,这不公平。”
野马财经通过查阅央行数据发现,2015年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4.32亿张,较上年末下降5.05%,这也是信用卡发卡量7年来首现负增长。这与第三方支付的兴起不得不说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对于商户来说,“二清”机构游走于法外之地,与监管“躲猫猫”,一旦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债务纠纷,就会出现卷款跑路的现象,危及商户资金安全。
易宝支付受罚,也表明了监管此次清理“二清”机构的决心之大。
网贷存管的利益博弈
易宝支付这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在网贷领域辛勤耕耘后,还面临着“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风险。
以互联网金融为例,作为易宝支付2015年新兴拓展的重点行业之一,经过一年的发力,成功接入数百家互联网金融企业,排名前50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有超过20家是易宝的客户。
然而,这一切或在监管加强下,或成为泡影。目前监管要求,网贷平台须与银行达成存管协议。当前网贷存管模式有银行直连、直接存管和联合存管三种模式,联合存管是由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推出联合存管方案,存管行开设平台存管账号,负责用户账户监管和资金存管功能,第三方支付担任技术辅佐,提供资金结算及所需的终端设备。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也于8月初已下发至各银行,明确由银行提供资金存管服务。
具体内容为,在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中,存管人应为委托人开立资金存管汇总账户和平台自有资金账户,为网贷机构的客户(包括出借人、借款人及其他网贷业务参与方等)在资金存管汇总账户下分别单独开立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账户,确保客户网络借贷资金和网贷机构自有资金分账管理,安全保管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可以说,上述指引否定了联合存管模式的合规性。
神仙有财创始人、CEO惠轶对野马财经表示,确定何种存管模式存在利益博弈。对于网贷平台来说,直接存管和联合存管区别不大,但是对于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来说却是一块不小的利益。确定直接存管后,第三方支付平台或将被剔除出局。
第三主支付平台却不这么认为。还以易宝支付为例,易宝支付CEO唐彬回复《时代周报》时称,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银行的灵活性、服务意识和风险偏好远跟不上网贷公司的需求;网贷公司也不愿意受制于某单一支付公司或银行;同时,网贷公司还希望有公司为其提供营销、数据分析、风险预警等增值服务。“所以需要一个连接,整合传统金融(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网贷和第三方支付)新生的关键价值链环节。而新价值链的成型会伴随阵痛。”
《征求意见稿》还没有定稿,一切都还处于变动之中。8月24日银监会正式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也表示,“下一步,银监会将制定网贷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具体办法”。易宝支付们在网贷领域还有机会。
牌照很贵很抢手
目前各大巨头都积极涉猎支付行业,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价格水涨船高,这能从近期的几则消息中看出。
中国支付网8月23日发布消息称,近日美的集团完成对深圳神州通付的收购,曲线获得支付牌照,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交易价格大约为3亿元。
8月16日,恒大集团完成对广西集付通的收购,曲线获得了支付牌照,内部人士透露此次收购价格在5.7亿元左右。
最高的牌照价格应该是土豪雷军创下的。去年小米花了6亿元收购捷付睿通,就为了拿下支付牌照。
第三方支付牌照在各大公司的生态布局中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也显得弥足珍贵。然而,一个经营范围为全国的“裸牌照”目前报价已经达到5亿元,而2015年的售价在2亿~3亿元,一年时间几乎翻倍。再加上不再审批,第三方牌照已然成为稀缺资源。
查阅央行数据可知,央行先后在2011年、2012年和2014年发放了两百多张支付牌照。此后,牌照发放便进入放缓期。最近一次牌照发放于去年3月,但仅有广东广物电子商务一家获取。目前有支付牌照公司仅267家。
日前,央行正式公布首批27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续展结果,包括支付宝、财付通等在内的27家均获得了续牌资格,但是部分支付牌照业务被收缩。但是,央行也提及一段时期内原则上不再批设新机构。
想要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看来只能曲线救国了。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风和律师认为,牌照不是一种特定意义上的物,它是法律上的一种许可,这种许可是不能被买卖的,但通过资产收购、重组等方式来实现股权变更是允许的。
易宝支付,还不好好珍惜自己的牌照吗?
截至发稿,易宝支付没有回复野马财经的采访请求。
总之,在监管加强后,第三方支付的日子或许不会如之前好过。第三方支付行业在走向正规化的道路上,各项制度也会越来越健全,其与信用卡体系的较量才真正开始,而行业并购重组的大戏也才刚刚拉开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