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银行对于与网贷平台的合作十分谨慎,然而在行业激烈竞争下,也有部分小银行开始公然在直销银行上卖起了网贷产品。近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廊坊银行直销银行直接外包给一家P2P平台中融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运营,并销售网贷产品。
网贷监管细则下发之后,大额标的一直是平台整改的核心问题。此前有多家网贷平台通过和金交所合作来规避大标整改,但由于近期金交所风险的频频爆发,监管严查,这条路被堵死。在此背景下,部分平台因为合规难度较大直接宣布清盘。在分析人士看来,对于大额标的业务,惟一的出路便是转型,不转型必然被淘汰。
作为一家国企,和平影视近日因互联网金融业务被卷入舆论漩涡。除了旗下平台“农信国投”、“中星财行”等平台出现逾期外,和平影视还被多家网贷平台“拖下水”,虽然有些并无股权关系,但不乏一些平台与旗下子公司有所牵连,而和平影视对这些网贷平台概不承认。在分析人士看来,和平影视在法律上虽不必为关联平台的兑付担责,但其管理上的漏洞难以脱责。
首付贷融资、加大购房杠杆、变相突破住房信贷政策的行为成为监管层打击的重点,不过在房地产市场依旧火热的背后,还是有不少平台成为首付贷的“推手”顶风作案。一位读者王先生(化名)向北京商报记者报料称,近日接到深圳房金所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一位客户经理电话推销消费贷产品,并表示根据客户资质和需求对接不同银行相应产品,同时也不管贷款者资金用途,如果用于购房或者填补首付的资金缺口也没有问题。对此,专家表示这样的做法涉嫌违规。
早在今年1月初,北京同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江金融”)深陷兑付危机暂停用户提现,并称将于1月23日起恢复提现。近日,有投资者爆料称,同江金融已有跑路嫌疑。截至目前平台提现尚未恢复,同江金融所称的有序兑付更像是“一纸空谈”。
近期关于比特币平台的监管信息一波接着一波。2月9日上午,央行营管部发布进一步约谈9家小型比特币平台公告,并给比特币交易平台划定红线,包括不得参与洗钱活动等。为此,此前已被约谈的两家交易量排名靠前的比特币交易平台火币网以及OKCoin币行则率先采取行动,全面暂停比特币和莱特币提现业务。
伴随网贷监管新规落地,各互金平台开始转型升级,而集团化成为不少平台的选择。在分析人士看来,互金集团化虽然能整合业务,增强品牌竞争力,但集团化运作的问题也不断凸显,特别是同质化问题、合规问题、跟风集团化问题成为摆在不少互金集团面前难迈过的三道坎。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于日前下发通知表示,拟实施“互联网金融优秀人才交流培养计划”(简称“互金优才计划”)。通知显示,互金优才计划(一期)不仅面向互联网金融各类从业机构及个人,其招选的范围还包括政府部门、金融监管机构、行业组织,互联网及信息技术从业机构,互联网金融相关教育、法律、研究机构等。
综合日化收益率2.07%-5.92%,月息最高能到177%;监管早已禁止的境外股票投资产品仍在售卖;证监会是担保机构……在一家名为基实投资的线上理财网站,如此违法违规的手段和产品吸引了不少投资人。多位律师分析道,“无厘头”的担保机构、高得离谱的收益率、产品信息涉嫌虚构,基实投资存在非法吸金和“钓鱼”嫌疑。
华信集团“麻烦”远不止罗斯金融逾期风波。据了解,近期华信集团旗下的一个全资二级子公司众筹平台名仕会被市场质疑存自融之嫌。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航佳集团董事长姚民和提出,加快发展村镇银行,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建议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帮助村镇银行完善结算渠道,使村镇银行更好地“贷农、贷小”。
善林金融除了布局众多线下网点,还和十多家线上平台关系密切。在分析人士看来,这些平台无资金存管,有些平台资金直接流向善林金融董事长周伯云法人账户,资金安全难以保障。
投资人张先生投诉称,在业务员多次电话推销后,他在一家名为创富汇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购买了1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产品,该公司用每月返息3%的高息诱惑投资人。
自今年以来,小型支付机构被大集团收购成为常态,其中美团点评、唯品会、美的等集团纷纷发布消息收购小型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分析人士看来,被收购或将成为小支付机构的最终归宿。
“禁得了欲望,禁不住需求”,校园贷市场会否真的消失?在采访过程中,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校园贷市场应该不会消失,未来应该是如何让校园贷变得合规。
上海金融办发布关于同意绿地金融旗下融资担保公司牌照到期不予换发的批复。这也意味着绿地金融旗下惟一一张融资性担保牌照被注销。
国内的互联网证券业务存在不少风险,如投资海外市场风险较大、监管空白;国内大部分互联网股票平台没有投资顾问牌照。
网贷行业非法集资大案频发、洗牌愈演愈烈、多家平台互联网金融加速转型拥抱监管,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浮躁和泡沫虽然被“洗掉”不少,但是这一行业的很多症结无药可解,信息中介定位难实现、银行存管成虚假宣传重灾区、资金流向披露仍是老大难问题、监管细则尚未明确让行业摸不着头脑。
随着万达集团近日半年报的披露,曾因王贵亚出局而淡出人们视线的万达金融再度回归,从数据上看,这个没有了专业掌舵者的业务条线数据相当亮眼:上半年收入155.1亿元,完成上半年计划的162.5%;然而继“稳赚1号”后,旗下产品再度陷入自融嫌疑,号称千万用户的飞凡卡被指活跃度不够,存在可能刷用户的种种问题,让看似亮眼的万达金融充满风险。
被公开裸照、被迫休学、藏身在外……在哈尔滨上学的女大学生小易(化名)怎么也没想到,一次无意识的借款行为,一环又一环的借贷关系,一笔2000元的借款行为,会让她在半年之内欠下80多万元的负债,而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几大业态遭遇“生死决”之时,消费金融却独树一帜成为市场追逐的风口。但是牌照下发的不确定性、过度授信风险难控、大数据风控不可信等问题都让企业进入消费金融领域多了不少门槛。
由于没有明确定义和法律约束,不少机构将众筹产品包装后披上“违法”的外衣,甚至走在了“非法集资”、“诈骗传销”的边缘。虽然监管层多次表态,众筹成为非法集资的重灾区,并查处一些违法筹资手段,但依旧禁而不止。
北京商报社旗下微信公众号。提供新鲜及时的互联网金融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