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青春的黄历 黄家驹逝世20年祭
周江林
在中国,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喜爱Beyond乐队和黄家驹,确切地说,是喜爱有黄家驹的香港摇滚乐队Beyond。6月30日是Beyond成立30年,也是主唱黄家驹去世20周年纪念日。
1993年,黄家驹参加日本一个电视节目,应邀与主持人一起玩游戏时,不慎从3米高的舞台上摔下,伤势严重,一直处于昏迷状态。6月30日,黄家驹与病魔搏斗144小时后永远地长眠不醒了。
31岁的黄家驹去世,港式摇滚后继无人,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Beyond的存在意义也被瓦解了。令人悲伤的是,随后商业潮流烈卷歌坛,中国摇滚在青春期就夭折了。
20多年之后,今天的90后受父辈们的影响开始接受并不属于他们的Beyond。但如果抱有黄家驹死后20年,他与Beyond的青春余温尚在的想法,一定是幻觉。今天,文化和道德价值观的转向,消费模式的改变已经让音乐失去了灵魂。
在一个没有灵魂的时期谈论黄家驹的理想与情怀很奢侈,但20年前的音乐青春与今天的选秀节目比较,或多或少能折射出20多年间的社会变迁中,不同时代青年理想主义幻灭的镜像。
一个时代的代表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海阔天空》是Beyond的代表作,但这是黄家驹的心声。
17岁时,黄家驹因邻居搬家捡来一把木吉他,有了他的第一件乐器。他去参加地下乐队,遭到主吉他手羞辱,说他弹奏得如此糟糕。黄家驹很难过,回家后,对弟弟黄家强说自己有了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弹奏得比这位乐手更出色。他开始了没日没夜的练习。那时候他的偶像,就是英国的摇滚乐手大卫·鲍伊。
80年代初,中学毕业没有正经工作的黄家驹兼职做过办公室助理、五金、冷气、水电工程、电视台布景员等,甚至加入乐队鼓手叶世荣任职的保险公司做推销员。他通过香港Tom Lee琴行老板介绍认识了叶世荣,于是连同两位朋友邓炜谦和李荣潮一起组成乐队,此为Beyond的雏型。Beyond于1983年正式组建,黄家驹拉黄贯中、叶世荣下水,自费出了一张专辑《再见理想》,赔了血本,又自费开演唱会“永远等待”,把赚的外快全赔了进去,和黄家强分吃一个盒饭。最终,他们获唱片公司经理人垂青。
黄家驹这段音乐青春岁月是激荡人心的,因为他是在乏味的现实中,凭借个人的爱好,执著地与生活(还有命运)抗争,并取得成功——这是中国那个特定岁月中诗人、文学(艺术)青年类似的个人奋斗之路——类似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激情缤纷四溢。
当时的香港是音乐最高产高质量的时代,由许冠杰开辟,谭咏麟、罗文、林子祥、梅艳芳、张国荣、叶倩文、陈百强等人发扬光大,后由张学友延续。令人匪夷所思,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出100个刘德华也不奇怪,却出了一个Beyond和黄家驹这样的另类。
黄家驹和张国荣一样,在华语歌坛上去世后比生前更受欢迎。他是一个坚持音乐理想的人,却成为了娱乐的牺牲品。
今天,Beyond和黄家驹已成为香港这座城市的一种标签。
商业和摇滚的平衡
黄家驹一直在寻找商业和摇滚之间的平衡点。
黄家驹奔跑在理想与诗意的道上,然后,他并不在大道上,相反是在一条充满崎岖的小路上。香港集词、曲、唱、编曲之作于一身的除了黄家驹找不到第二人,他一生一共有700多首歌曲,但是发表的只有100多首,10年700多首歌曲,什么概念?5天一首!只有天才做得到。
回到Beyond的音乐历程上,从《再见理想》、《永远等待》开始尝试摇滚的几个理想主义青年,在自费出版唱片和小型演出不被重视后,坚持不懈的同时也改变音乐走向,开始唱一些更容易被接受的歌曲。《大地》、《真的爱你》打出知名度以后,他们歌曲的题材越来越丰富,音乐本身却保持相对的纯朴,试验性的东西一直做得谨慎。
黄家驹对吉他非常热爱,他爱滔滔不绝用他的音乐观念去说服陌生人。勇气让黄家驹和Beyond找到了一种能够充分抒发激情、引起共鸣的方式,摇滚也可以用这样单纯的音符唱的。黄家驹对媒体说:“这一次不是60年代乐队潮流的复苏,是革命。”黄家驹天然就对英国摇滚乐队有好感,他的天分在那里。
黄家驹的吉他才能究竟怎样好?许多乐迷都津津乐道:在香港电台的一次颁奖礼上,他和太极乐队的吉他手相对玩即兴,两个人都玩兴奋了,足足有一段20分钟的对弹时间,台下人看得目瞪口呆。
黄家驹和Beyond的价值是,让我们睁开眼看清残酷的世界,但是他们绝对不用阴郁的姿态赢得喝彩,也不是简单地煽起我们内心的恐惧和愤怒,而是以激情歌声为传播介质,让一切创痕在阳光下被正视。这种冷静、客观但又充满希望的态度,是属于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的人,不属于今天的。
Beyond也重复了一个似曾相识的模式:音乐人只有用商业化的东西打开市场,才有机会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音乐,然后,这个时候的音乐人(艺术家),不是已经被生活俘获或者消磨掉了才华与体力——死亡是他最恰当不过的掩饰方式,而他们的拥趸也渴望他成为神和英雄。
然后,黄家驹率真的性格,敢怒敢言,他愤然表示:“香港没有乐坛,只有娱乐圈!”他还公然说四大天王,说香港有些歌手,男声女腔,专门讨好女歌迷,结果媒体圈开始了批判Beyond乐队的风气。当他带领Beyond力闯多个高峰使其成为了中国香港的殿堂级乐队后,因为对香港乐坛充满失望,Beyond向中国台湾、日本、东南亚等地发展。
曾经有人劝说黄家驹离开乐队,说他是明星相,可以赚钱更多,可是他说自己和Beyond一体,离开,这不可能。
黄家驹是充满诗意的:“我想去非洲——”, 1991年,黄家驹和慈善团体去了非洲,写了两首著名的歌曲《光辉岁月》,为监狱中的曼德拉唱道:“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
小爱和大爱在黄家驹身上都能体现,后来Beyond的爱的触角延伸到了非洲,在各种慈善活动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收养了6个非洲孤儿,经常和他们电话沟通,尤其是那首《Amani》让我们看到他们对非洲儿童的怜悯和爱惜,呼吁世界和平。这充分让我们看到黄家驹作为人道主义者与和平主义者的一面。
“不管顺境还是逆境,他对这世界充满了暖意。” 这样评价黄家驹是很准确的。
黄家驹之死
曾经假设过,如果黄家驹在世,黄家驹的Beyond还在将是怎样的情景?
其实,回到现实,就目前中国音乐的环境而言,黄家驹的Beyond乐队不见得有今天的辉煌——稍有判断力的歌迷都明白,黄家驹去世前,Beyond已经到达他们的巅峰,即使活着也无法超越他自己。
90年代中后期的香港青年已对摇滚乐逐渐失去了兴趣。而内地摇滚一直在地下——摇滚之父崔健本质上是个诗人,哲人,唐朝、黑豹、魔岩三杰的张楚、何勇和窦唯也在艰难的生存面前被生活渐渐吞噬或消化掉。
港式摇滚核心者黄家驹最后的作品《乐与怒》又开始多了一些比较激越的编曲方式,开始摆脱比较传统流行的步调,有一些实验色彩的硬摇滚乐队的趋向。
罗大佑在《黄家驹为什么会死》中写道:“香港乐坛在半个世纪里只产生了两个音乐人,一个是许冠杰,他创造了香港乐坛;另一个是黄家驹,一个来自香港社会最底层的青年尽力改革香港乐坛,试图力挽香港乐坛于既倒,但是他最后被香港乐坛害死了。”
1992年,Beyond开始长居日本,并接下大大小小的工作,其中包括他们最不愿意的游戏节目。1993年6月24日,Beyond在东京富士电视台拍摄游戏节目,由于台上湿滑,一人滑倒并撞向台后的背景板;由于冲力大,背景板后的支架脱落。而节目主持人内村光和黄家驹分别坠落地上,黄家驹不幸头先坠地,陷入昏迷状态。6天后,黄家驹客死他乡——中国短命的摇滚青春早夭。
90后的乐迷这样对黄家驹留言: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去。但愿这种深情一直延续下去——因为,20年后喜欢黄家驹和Beyond的人——依然是新青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