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曾让无数人倾家荡产!430亿资金至今追讨无门!那个打着 “为国收储 ”的庞氏骗局——“泛亚金属”终于开庭了!


来源: 丽尔摩斯

前几天,有读者给丽尔摩斯留言,希望我们关注一下“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下称泛亚) 的“非法集资”案件。我这才发现那个2015年爆发的上百亿巨额骗局,历经三年终于开庭审理了!

 “泛亚”是中国第一起地方政府介入、号称世界“最大”、还打着为国储藏稀有金属争夺国际话语权口号的平台。读者在留言中称“这是一个将记入史册的政经案件!简单又复杂,诡异又狠毒!”并不夸张。

泛亚自2011年开盘以来,就在投资市场掀起追逐热潮。监管的缺失,人性的贪婪,令这家号称世界最大的稀有金属交易所,延续了数年疯狂的围猎资本游戏。最终资金链断裂,20多个省份的22万投资者的430亿元资金追讨无门!

很明显,泛亚事件很难简单用用一句“投资者的贪婪”概括。泛亚是全国最大的稀有金属交易所,云南省人民政府红头文件成立,政府鼓励,媒体报道,银行销售,收益虽高,但也并不特别离谱,和有些正规公司的差异也不多。很难提前发现。

也可以说,这家公司本意不是骗子,或者说从最开始并不是骗局,开始的时候可能确实是做着正规的交易,一旦发展起来,达不到他们承诺的目标后一步一步扭曲到完全的骗局。加上泛亚稀有金属远离市场报价的基本面,最终,泛亚无力回天。但是几年时间,政府监管去哪儿了?

首先我们认为云南政府是不知情的,他们更看重的是给地方带来了多少经济效益,而泛亚的运营机制没有关注过多,或者说被泛亚的一面之辞搪塞过去了。贪婪是不值得同情,但这种事政府要负很大责任。如果不是监管的不作为和纵容,泛亚这种早有苗头的疥癣之疾,怎么会最终形成这么大的一个烂摊子?特别是泛亚报案后,公安局竟然不敢立案,拖泥带水,称“立案泛亚就完了”。

如今,泛亚终于开庭审理,无论如何这也意味着进步,只是22万投资者的资金还能追回多少尚未可知。

中国金融理财从2010年才开始爆发式增长,中国很多人的金融知识几乎是空白的。2011年开始很多公司打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在行传销之实,或者说传销、诈骗换个看上去合法的名头。泛亚打的就是 为国收储的名义,目前这种情况太多了,什么石油交易所、矿产交易所,不少甚至打着国营、国企的旗号。双向交易、几十倍的杠杆,说自己是现货,但干着期货的事,却又不具备期货资格。

今天,我们将泛亚模式再拆解一遍,殷鉴不远,祈勿重蹈覆辙。

1 

  

6月30日——7月1日,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单位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天浩稀贵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以及单九良等21名被告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单九良和杨国红涉嫌职务侵占罪一案依法公开开庭审理。

昆明市人民检察院起诉书指控,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等被告单位及单九良等被告人于2012年上半年至2015年8月期间,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未经批准,承诺给付固定回报,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扰乱金融秩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情节严重,涉嫌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同时,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单九良,副总裁杨国红还涉嫌构成职务侵占罪。

22万投资者等待这个审判等了3年!当然他们要的不仅仅是这样一个审判结果。

这22万泛亚投资者中不乏银行行长、律师、医生等高大上的白领金领人群,看似荒诞,背后却能找到合理原因。

首先,我们来看看泛亚和它的老板单九良的背景。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在2011年4月21日的出场亮相称得上是金光四射,多位知名人士到场,连敲响上市第一锣的都是当地官方要员。

单九良此时已俨然一位“交易所大王”。统一的“泛亚”冠名,除了有色金属外,包括产权交易所、能源交易所、能源交易所、珠宝玉石交易所、橡胶交易所、房产交易所、股权交易所、林权交易所、涉诉资产交易所、农村产权交易所、特许经营交易所、金融资产交易所,单九良几乎一力拿下。将如此之多要素市场特别是之于云南区域经济核心战略地位的有色金属,皆交付民营资本面目的单氏,很不同寻常。

更有意味的是曾见诸媒体的一些表述。比如,“在市纪委的推动下,在石林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泛亚石林分公司已揭牌成立,石林县所有公共资源交易将统一纳入该平台”,又比如,“推动市公安系统在泛亚联交所处置相关资产,如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报废交通设施转让项目”。2011年时的单氏仍鲜为人知,但却能在极短时间内获取如此具有垄断性的业务,确属不同凡响。监管当局没有察觉风险吗?2012年全国针对各地交易所乱象有一轮大力度的整顿,并再三强调“谁家孩子谁家抱”,结果泛亚过关。

这家交易所有如此雄厚的实力,又扯着政府的大旗,误导很多人认为泛亚是云南政府的产业, 而政府从未出来解释过。

另外,泛亚的产品是通过银行以理财产品的形式出售的,泛亚与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等均有合作,去银行存钱取钱都有在推荐。,看到这里,你还觉得泛亚是一眼就能看穿的骗局吗?

全国最大的稀有金属交易所、再加上昆明市政府的文件、央视财经和第一财经的报道、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与国家统计局的合作关系,甚至还有国务院参事和著名经济学家背书,这简直比e租宝的宣传还要高大上。而且说一旦出问题,老百姓还有稀有金属在手里,稀有金属贵重的物资,有升值的空间,所以老百姓信了。

唯一的反常点和破绽,就是泛亚平台上,买方交收量长期低迷,即泛亚是一个货物只进不出的貔貅。

2

   

曾经有期货业的人写过深度分析报告。作为一个电子化的“交易所”,泛亚始终保持着年化20%的铟价上涨,绝对水平也一直远远高于其他现货市场的铟价。泛亚交易所仓库库存的贵金属,开仓之后,库存只增不减,有证据表明国际市场的贵金属反倒卖到这个交易所,而不是从交易所买货。

由于泛亚交易所的稀有金属价格长期比其他交易所的价格贵30%左右,实际上也很少有买家在这个平台买稀有金属。数据显示,历来只有泛亚买入铟的行为,并没有多少泛亚卖出铟的行为,基本上并不与实体的铟需求方发生交易。这就意味着,泛亚是一个封闭的池子,它只有维持每年至少20%的资金净流入量才能达到这个目标,用新流入的资金去养既有的投资者。 

将新老投资者一网打尽的是泛亚销售的理财产品“日金宝”。

“日金宝”模式也很简单。泛亚首先宣传自己是最大的稀有金属交易平台,然后对投资者说,我平台上有些买家想买货,但钱临时周转不开,他们想找你借款。你如果借款,收益率13.68%,而且随时能够取现。这些买家暂时付不了全款,但是还是很有实力和诚意的,他们委托你买来的货,会先付20%押金做为他们一定会买货的保证,届时他们付全款后,你再把货给他们,也就是押120元找你借100元,付你利息13.68%,你借么?

泛亚把“日金宝”授权给银行等正规服务机构销售,年化收益是13.68%,也就是说存100万,一天大概有300元左右的收益。别说银行,这个收益率在同类理财产品里算相当不错了。况且还能随进随出,这也是很多人被卷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里多插一句话,正是泛亚可以随进随出,这样很多投资者把所有的家当都放到里面,一点生活备用金都不留,相当于把它当成了余额宝。如果设置成定期,很多打新股的股民,还信用卡期间闲钱挣差价的小市民都不用这么惨。 

这里也可以看出泛亚的骗局精巧之处,给投资者的收益,来源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然银行岂会中枪。

由于有银行背书,“日金宝”就像白骨精变成的美女一样吸引到了很多人加入,亲人叫亲人,朋友邀朋友相继把钱投进泛亚融资平台。

如果有真实的交易量,有真实的买家,这个模式问题不大。但问题是委托泛亚买货的买家是假的,泛亚的货卖不出去。你是帮一个莫须有的买家买了货,没有销售,没有回款,你的钱自然也没有办法增值,你赎回的本金和利息自然都来自于你自己和新投资者的钱。

具体讲,你投资买货的资金,供货商能拿走80%,剩下的20%泛亚就留下来了,你的赎回款、你的利息、泛亚的收入都从这20%里面出,不够的地方就拿新投资者的钱垫付。     

可以佐证的一个案例是,根据泛亚“日金宝”融资理财规则,180日自动还款交割,实际上就是借款期限为180天。然而,投资者在昆明机场旁飞平物流仓库,竟发现云南天浩公司很多2011年6月入库至今依旧未赎回的货物。投资维权代表向期货日报说,这进一步佐证了借款融资为假,生产商涉嫌与泛亚一起违约欺诈,且巨大差价近百亿元却被骗走转移了。泛亚是彻头彻尾地对全国投资者进行洗劫。

泛亚模式本身一个非常浅显易懂的庞氏。 没有交易,这个模式本身没有可能带来收入,只能用新投资人的钱支付老投资人的利息和收益,这就是庞氏骗局的本质。

可是研究这个领域的人太少了。包括泛亚价格虚高,因为稀有金属确实很专业,大多数人连怎么查价格可能都不知道,而且商品涉及到成色的问题,普通大众都是两眼一抹黑,泛亚怎么说大家怎么信吧。不过这也许正是泛亚希望得到的效果:大家都看不懂。于是,430亿巨额资金进入圈套。     

 

3

 

与所有庞氏的结局一样,泛亚模式并不是因为资产端的现货价格暴跌而垮掉,而是因为负债端出了问题。

这个模式在过去的几年中一直过得顺风顺水,因为它的那个仓单质押产品能够给投资者年化13.68%且可以随时赎回的回报率。这个看上去“无风险”的产品在过去的几年萎靡不振的资本市场环境下基本上秒杀了一切其他资产,持续不断地吸引着新的资金进入这个所谓的“交易所”。

但是2014年下半年开始,它遇上了A股牛市。股票行情一路上涨,让公众越来越看不上泛亚的收益了 ,进来的钱少了,资金链断裂,投资者无法提现,泛亚也就被揭穿了。

当整个社会的资金都舍弃固定收益类产品、逐利去股市时,泛亚的结局就已注定。

而泛亚的可怕之处在于肆无忌惮操控舆论。没有人购货的交易所还叫交易所吗?泛亚灵机一动,研发出了“融资产品”——商业收储,后来升级到一个更高大上的名词——为国收储。 

泛亚的内部文件上,毫不避讳自己操控舆论,进行公关,从而将集团利益的“私货”,塞到国家经济运行与决策之中。

《基本情况的报告》中显示:2013年11月开始,国家统计局与泛亚签订国家大数据战略合作协议。该局把泛亚数据作为监测稀有金属产业及IT、高科技产业发展趋势的重要参考。泛亚还广泛参与国家有关部委的稀有金属产业政策制定、课题研究项目。2012年7月和2013年9月,国务院某研究机构、国家发改委相关课题研究表明,如何推动泛亚平台建设,为中国稀有金属产业争取更大的国际定价权是其中一部分。

国家按畸形的、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泛亚模式”和数据制定产业政策,行业发展不可能不畸形。

据公开资料显示,无锡中钯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浦晓民说,泛亚通过恶意收储铟等稀有金属,导致国内新增产能暴增,特别是铟,产业链已经全线崩塌。在无锡市不锈钢电子交易中心董事长郁晓春看来,由于泛亚收储后已经形成3600吨的铟库存,即便国内所有铟厂家全线停产,也需要国内消化十余年。目前全国所有铟厂家已经接近全线停产,行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顿期。

泛亚“为国收储”实为祸国,泛亚监控私人通信,操控舆论,企图引导国家决策。泛亚之殇,国之劫难。

4

泛亚这个问题是也是一个国家公信力的问题。偏远地区的政府是被经济利益驱动的, 法制还任重道远, 过去三十年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鸿茅药酒就是最近的例子。

政策层面来说,还面临着制度建设的不足、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缺失、事故发生的应急机制和司法介入的不足。其实我们需要迫切的规范金融交易行为以及出现的各种非法活动,并根据成熟市场经验建立完备合理的法律制度。

泛亚事件还反映了司法介入太慢,无论从哪个角度,既然构成了事实上的违约和可能的欺诈,在投资者的要求之下,政府和司法机构需要迅速介入并且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当然,从最初司法对泛亚的态度到如今的审判,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司法的进步。

对于个人投资来说,只能做到尽量小心,高年化的产品绝对不可靠,所谓的政府设立的或者政府背书的都不可靠,除非是北上广深这些全国法制焦点下, 同时整体经济水平高较的省市。别说这种交易市场的骗局,这几年看上去非常非常正规的PPP项目,偏远地区的地方政府也都存在故意违约意图,逼迫中央财政为这些亏损买单满足地方不合法利益,总理去年决定国家不买单之后,参与方大多数都血本无归。

集资诈骗在我们国内由来已久,从最早的民间“老鼠会”,到现在泛滥全国的高利贷组织。但是钱能生钱,无异于点石成金的神话传说。构建这个世界经济基础的,是实实在在的生产资料,而不是金融游戏。

经济诈骗案件里,所有的受害人,其实都有贪心的问题,是贪婪使他们丧失了判断的能力。而诈骗犯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们熟知贪婪的人性,而坑人显然比劳动要轻松愉快的多。想要不被骗,其实只有戒贪二字。

稍有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利润越大,风险越大,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经济稳定的条件下,是有相对的科学标准的,身边一些搞金融的朋友介绍,如果超过8%,都是非常可疑的。要注意,那是在经济发展良好的时期。有没有投资回报率特别高的项目?有,但是万中无一,搞投资是科学,不是赌博。

赌博的人总觉得自己能赢,这是一种错觉。因为输赢永远掌握在庄家手里,不在玩家手里。能毁灭人类的,只有人类自己的疯狂,而能毁灭自己的,也只有自己的贪婪。

多说一句,在做投资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这个投资产品背后的东西是什么,你能不能承受的这个风险。不要相信熟人,要自己判断风险点和资金流程。 投资有风险,对自己的钱要负责,多花点精力做做功课,不要为了利息,丢了本金!祝各位好运!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推荐

为您推荐

已显示全部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