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积木拼图董骏:做普惠金融要悲观、谨小慎微、吹毛求疵


来源: 凤凰网财经WEMONEY

9月14日,在凤凰网WEMONEY主办的第二届新金融·普惠金融峰会上,积木拼图集团CEO董骏以“做普惠金融,战略思考要快,风险验证要慢”为主题,与现场嘉宾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凤凰网WEMONEY讯 9月14日,在凤凰网WEMONEY主办的第二届新金融·普惠金融峰会上,积木拼图集团CEO董骏以“做普惠金融,战略思考要快,风险验证要慢”为主题,与现场嘉宾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对于到底什么是普惠金融这一问题,董骏认为是那些被很多人需求的、传统金融市场提供不足的服务:“普”为大众,是广度;“惠”是有益处,是深度。P2P作为中国金融创新趋势下普惠金融的一种体现形式,是不是真正做到了普惠、做得好不好,这些都是值得被关注的问题。

拨开P2P的模式外衣,他认为,普惠金融应该具备三个要素:其一,应该是传统金融机构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其二,应该被大多数的小客户所能接受;其三,不应该是涸泽而渔的高利贷,而应该让更多用户享受到更好的生意或生活,而不是被掠夺了财富和发展的机会。换言之,与传统金融机构形成竞争而不是补充的、只能被很小的一群客户享用的、或让客户越用越糟糕的,都不是真正的普惠金融。

在董骏看来,做普惠金融固然十分有意义,但普惠金融不是施舍,而是需要基于合理的商业模式才能长此以往的合理生意。作为从普惠金融切入的新金融体系,要保证商业模式的稳定就需要能够控制得住风险,款既要放得出去也要收得回来,既要能承担损失还要获得适当的收益。只有这样所涉足的普惠金融才能让相关的P2P成为健康的借贷撮合平台,才是能够被金融机构、监管体系接受和包容。

正因如此,董骏反复强调,做普惠金融悲观、谨小慎微、吹毛求疵是比乐观、不矜细行、大而化之要更好的策略。面对5亿千禧消费者人群、8000万个体工商户、3.5亿农村就业人口,如果不能刨除那些产品定位不合适的、风控能力不行的、耐心不足的入场者,这场普惠金融的好戏可以说都不算真正开始。

作为超过5年的行业创业者,董骏表示普惠金融依然是个“好生意”,市场大、需求旺、市场不断在优胜劣汰任何时间进场都有机会,但要算好三笔账:

第一笔账,每个产品自己的生命周期账,一个产品从始至终产生的累计收入刨除资金、风险、获客、运营成本是否有正的边际效益?

第二笔账,所在普惠金融行业的周期账,竞争情况、资本热度、监管要求的发展都有可能增加相关的成本,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有足够储备维持管理业务的能力?

第三笔账,所在市场的经济周期账,市场流动性、利率水平、风险水平都是应该要考虑到的压力测试,这样才能估计自身资源下抗波动的能力和存活的几率。

最后,他表示平台做普惠金融,真正的价值是找到传统金融机构做不好的难处,找到如何让客户可以好用不贵的难处、找到如何可以控得住风险经得起波澜的难处,然后以十足的耐心和坚持去解决他们。

 

以下为发言全文:

董骏:各位大家好,今年的7月上旬几乎是一夜之间,“P2P雷潮”这个概念突如风暴一样袭来,上一次P2P那么有名是因为e租宝,上上次是因为资本争相进入的融资潮。似乎每一次都那么戏剧化并且吸引眼球,但是我想在市场如此关注的一个概念之下,其实还有更加重要的、更加实质的背景,那就是普惠金融。

到底什么是普惠金融?我认为是那些被很多人需求的、传统金融市场提供不足的服务。“普”的意思是大众,是广度,“惠”的意思是有益处,是深度。P2P作为中国金融创新趋势下普惠金融的一种体现形式,是不是真正做到了普惠?做得好不好?是更加值得关注的问题。

拨开P2P的模式外衣,我认为普惠金融应该有这样一些要素:首先,普惠金融应该是传统金融机构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其次,普惠金融应该被大多数的小客户所能接受;再则,普惠金融不应该是涸泽而渔的高利贷,而应该让客户可以能够更好的生意或生活,而不是被掠夺了财富和发展的机会。换而言之,与传统金融机构是竞争而不是补充的、只能被很小的一群客户享用的、或让客户越用越糟糕的都不是普惠金融。

而在我看起来,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这几年,刨除一部分动机不纯的、试错不成功的行为,很大的一块业务确确实实是在深耕普惠金融,并且很多方面的突破才刚刚开始。比如以线上信贷为代表的智能化产品和风控才刚刚开始积累数据,以IPC和信贷工厂为代表的小微业主金融服务才稍微开始出现在二三线城市的街头巷尾,以孟加拉国尤努斯模式为代表的农村金融仅仅在一些有代表性的区域走入田间地头。

压力测试迟早要来,永远都不能过于乐观

这样看来,做普惠金融固然十分有意义,但普惠金融不是施舍,而是需要基于合理的商业模式才能长此以往的合理生意。作为从普惠金融切入的新金融体系,要保证商业模式的稳定就需要能够控制得住风险,款既要放得出去也要收得回来,既要能承担损失还要获得适当的收益。只有这样所涉足的普惠金融才能让相关的P2P成为健康的借贷撮合平台,才是能够被金融机构、监管体系接受和包容。

然而,因为诸多原因,这些年很多金融创新都把速度、数量、产能放在更高的优先权上,而忽略的节奏、流动性、风险承担能力等金融领域必须要更加关注的问题。换句话来说,游泳还没到过深水区就误认为水性很好,这样大概率是会出问题的。特别普惠金融整个领域还基本属于创新、吃螃蟹的阶段,那么产品是否适当、风控是否靠谱、收益是否合理都基本没有充分的验证。

作为一个创业者,我深知满怀梦想和信心的重要性,但是信心不是盲目乐观,有时候悲观一点反而是最好的策略,因为压力测试迟早要来,特别是谁都不能准确预测一个新生事物到底会经历什么。

消费、小微、农村的超大普惠金融市场

所以我的观点是做普惠金融,悲观,谨小慎微、吹毛求疵是比乐观、不矜细行、大而化之要更好的策略。习惯了日新千里创业文化和两年炼成独角兽的资本市场可能有异议了,这么保守的战略凭什么还可以把事业做成?这里我再提醒一下,我们面对的是5亿人的千禧消费者人群、8000万的个体工商户、3.5亿的农村就业人口。当前一线消费金融生态企业大多在千万级别的用户、一线小微金融或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至多服务十万级别的个体工商户或农户,都不及市场容量的冰山一角。刨除那些产品定位不合适的、风控能力不行的、耐心不足的入场者以外,这场普惠金融的好戏可以说都不算真正开始。

三笔账:产品周期、行业周期、经济周期

作为超过5年的行业创业者,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普惠金融将是个好生意,市场大、需求旺、市场不断在优胜劣汰任何时间进场都有机会,但是要算好三笔账。

第一笔账,每个产品自己的生命周期账,一个产品从始至终产生的累计收入刨除资金、风险、获客、运营成本是否有正的边际效益?

第二笔账,所在普惠金融行业的周期账,竞争情况、资本热度、监管要求的发展都有可能增加相关的成本,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有足够储备维持管理业务的能力?

第三笔账,所在市场的经济周期账,市场流动性、利率水平、风险水平都是应该要考虑到的压力测试,这样才能估计自身资源下抗波动的能力和存活的几率。

很坦诚地说,产品周期的账算不过来是很严重的失误,轻则项目失败重则就是庞氏骗局。今年是美国次贷危机十周年,次级按揭贷款也曾经是“堂而皇之”披着普惠金融外衣的金融创新。行业周期或经济周期两本账的核算需要对局势做更加全面的分析和判断。但是无论如何建议账没算清楚之前规模不要做大,在可进可退的规模上内,建立起拿准三笔账的充足信息后,再扩大业务,才是务实的方法论。

最难的瓶颈点才是最好的发力点

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名副其实的危机,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一次去伪存真的洗礼。做普惠金融应该是可持续成长的生意机会;是符合社会利益和市场、监管环境的体面事业;是铸造新金融品牌,实现资本市场价值的合理方向。但这个方向绝对没有一帆风顺的路径,如果有也仅仅只是一个阶段而已。

而真正的价值是找到传统金融机构做不好的难处,找到如何让客户可以好用不贵的难处、找到如何可以控得住风险经得起波澜的难处,然后以十足的耐心和坚持去解决他们。至少这是我们的策略,金融行业虽然难免刀光剑影,但看看百年金融史其实不在于战法,而是不战之法;不在于战胜之法,而是不败之法;确保不败,自然有胜的可能;一心想胜,最后可能一败涂地。

[责任编辑:wemoney PF106]

责任编辑:wemoney PF106

推荐

为您推荐

已显示全部内容

热门文章

精彩视频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