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凤凰网财经 > 财经资讯

刘世锦:货币政策解决不了高房价的问题


来源: 凤凰网财经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

凤凰网财经9月19日讯(杨芳)9月18日至20日,第12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办。本次大会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打造创新型社会”为主题,凤凰网财经全程报道。

“中国经济从过去10%左右高速增长转向未来的中速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平台,这是一个大概念,去杠杆的时候,一定要相应地降低对增长速度的预期。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前,要实现两个翻番的目标,能保持6.3%的平均增长速度就可以达标,没必要追求更高的增速。”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会议期间接受凤凰网财经独家专访时表示。

刘世锦认为“积极财政政策是可选的,关键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在什么地方。积极财政政策着力点应该放到民生领域等,包括医疗、教育、社保、基础研究等领域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可以考虑加强这方面的基础能力建设,而不是传统的基建项目。”

谈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刘世锦认为,前端增长率已经下降了,货币政策不能解决中国前端的增长率。货币政策也不能解决国民经济所谓的脱实向虚的问题。解决脱实向虚的核心是解决更深层的、微观领域中基础的制度改革。

去杠杆首先要稳杠杆

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日益凸显。一些分析认为,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下行压力会日益突出。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上半年宏观经济增速有一定幅度的下调,主要因素是基建投资增长速度下降导致的问题,而基建投资下滑和地方债整顿治理相关。现在防范金融财政风险,地方债是一个重点,特别是地方隐性债务已经达到一定规模,金融风险逐步凸显.”刘世锦表示。

从最新数据来看,前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低于预期5.6%和前值5.5%。

刘世锦认为,中央强调化解重大风险,首要关注的是金融风险,金融风险中地方债也会纳入严监管中对基建增速形成直接的影响。最近几年,中国经济整个宏观的杠杆率是偏高的,债务和GDP比在250%左右。“所以,我们提出去杠杆,更具体来说应该是稳杠杆,因为短期之内去杠杆有难度,所以首先要稳杠杆。“去杠杆的时候,一定要相应地降低对增长速度的预期。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前,要实现两个翻番的目标,能保持6.3%的平均增长速度就可以达标,没必要追求更高的增速。”

“现在有些观点主张货币政策宽松一点,去杠杆进程可以放缓。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逐步转入高质量发展,这是我们必须经历的去杠杆进程。”刘世锦表示。

未来可能要适当降低经济增长预期

刘世锦认为,中国经济从今年下半年以后,整个增长速度会有一个下调,所谓中速增长平台的重心会有一定幅度的下移。“到2020年后,所谓中速增长的平台的增长速度可能是5%到6%之间,这样的增长速度是合理的。我们需要转变一种观念,在经济高增长阶段,可以从增速来评判经济好不好的标准,然而到中速增长阶段,潜在增长率可能在5%左右,5%至6%的增长速度就是一个高速增长。尤其是中国处于转型阶段,高速增长转到中速增长,不能那速度高低评判经济形势。”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刘世锦认为,高质量发展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刘世锦强调五个指标来衡量高质量发展,分别为就业,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是杠杆率要适当,企业的盈利水平,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和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如果这五个方面的指标比较好,相对应的增长速度不管是高低就是一个合适的增长速度,也是一个可持续的增长速度,从长期来看,也是一个比较高的增长速度。

从五个指标来看,刘世锦认为目前总体就业情况比较好。但杠杆率偏高,企业的盈利水平最近十年都不稳定,比如此前出现过PPI数据54个月负增长,工业企业利润曾经持续一年多的时间负增长,直到2016年9月以后,通过去产能和供给侧改革,PPI才有所回升,所以利润本身是不稳定的。而资源环境可持续性方面还面临很大的挑战。最近几年居民收入总体稳定,但也有部分地区出现收入增速放缓的情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可能未来要适当地降低增长的预期。”

基建投资可以重点投向民生领域

“贸易问题对出口本身影响不大,到目前为止,带来的影响主要是预期的改变,所以导致了汇率和股市波动。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通过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形成对冲是一个选项。”刘世锦表示。

今年7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

基建投入的增加可能带来地方债务的上升,有分析认为,这和去杠杆、稳杠杆的方向相违背。刘世锦认为“积极财政政策是可选的,关键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在什么地方。积极财政政策着力点应该放到民生领域等,包括医疗、教育、社保、基础研究等领域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可以考虑加强这方面的基础能力建设,而不是传统的基建项目。”

“我们做了研究,从国际比较来看,发达国家尤其是OCED国家,和中国相同发展水平上、时点上的结构进行比较,中国在基建的占比比国际高出一倍以上。而政府对社保、卫生、福利部门的支出和国际相比明显偏低,”刘世锦分析道。

刘世锦认为,改善民生支出,其实是培育人力资本。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下一步要依托新的人口红利,而不是质量红利。

货币政策不能解决脱实向虚问题

近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提出必须更加重视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货币政策传导不畅,一方面容易造成资金在金融系统内“空转”,另一方面,实体经济缺乏资金支持,很难进行技术改造和工艺创新。

刘世锦认为,大家对惠民政策等都有很高的期待,但一定要搞清楚惠民政策能解决什么问题?比如脱实向虚的问题。货币发出来后很多流向了所谓虚的地方,比如说房地产、金融领域。这些领域为什么吸引这么多资金?

刘世锦举了房地产的例子,他认为高房价背后主要是供给侧问题。“一方面有需求的原因,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加快的阶段,所以形成了大都市圈。另一方面从供给来看,城市土地的供给垄断在政府手里,单边供地没有竞争,住宅用地占整个建设用地的比重过低。国际上来看,住宅用地占建设用地比重一般在50%以上,过去很多年一线城市比重在25%以下,近几年有所提升也只有31%。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国有土地的同价同权、同等入市。农民的宅基地也要创造条件逐步地流转。如果这些改革落实到位,土地供给能够增加的话,房价能涨那么高吗?所以现在房价涨那么高,主要是供给侧有问题。整个一系列的政策制度造成的问题,货币政策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宏观经济激进不足是否需要加大货币的供给。但货币流出以后,却未流入到实体企业中。所以,微观领域中间制度和政策不改革,货币放出来同样会产生这些问题。”刘世锦说道。

刘世锦认为,前端增长率已经下降了,货币政策不能解决中国前端的增长率。货币政策也不能解决国民经济所谓的脱实向虚的问题。解决脱实向虚的核心是解决更深层的、微观领域中基础的制度改革。

[责任编辑:康振宇 PF082]

责任编辑:康振宇 PF082

推荐
刘世锦:央行货币政策很难解决脱实向虚问题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9/19/inter453_2355684_2_153140.jpg

为您推荐

已显示全部内容

泡泡直播

热门文章

泡泡直播

精彩视频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X 泡泡直播

泡泡直播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