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华熙生物冲科创板:突击入股、研发投入低、销售费用畸高】
据上交所官网显示,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熙生物”)历经四轮问询,已于8月27日成功过会。华熙生物由华泰联合证券保荐,预计融资金额达31.54亿元。此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预计不超过4956.26万股,占发行后股本比例不低于10%。
华熙生物在2018年与故宫博物院合作推出“故宫口红”, 因将高科技产品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获得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可,迅速蹿红网络。
然而,光鲜之下“硬伤”颇多,华熙生物研发投入不足、销售费用畸高、境外经营风险与汇率风险并存等问题仍然存在,华熙生物究竟能否成功上市?对于投资者而言,又有哪些风险值得关注呢?
公开资料显示,华熙生物于2000年成立,所属行业为生物医药行业。华熙生物凭借微生物发酵和交联两大技术平台,建立了从原料到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及功能性食品的全产业链业务体系,是全球领先的、以透明质酸微生物发酵生产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于全球的医药、化妆品、食品制造企业、医疗机构及终端用户。
数据显示,华熙生物2016年-2019年一季度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27%、3.14%、4.19%和4.39%。然而,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在2016年-2019年一季度的平均值分别为5.25%、6.04%、6.27%和7.39%。可以看出,华熙生物的研发费用率是远低于行业平均值的。
其研发费用之低也引发了上交所的高度关注。上交所针对华熙生物研发费用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情形下,还能保持国际领先地位的方法和合理性进行了问询。华熙生物解释称,研发相关活动的投入能够使公司保持透明质酸原料领域的领先地位,并有利于公司不断向终端产品领域延伸。
而与研发费用背道而驰的,是华熙生物“光鲜”的销售费用。
招股书显示,华熙生物2016年-2019年一季度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07亿元、1.25亿元、2.84亿元和0.87亿元,分别占营业收入比重的14.60%、15.34%、22.46%和24.45%。经计算得出,2017年和2018年的销售费用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6.82%和127.20%。
据悉,华熙生物的销售费用主要由职工薪酬、广告宣传费、市场开拓费、交通差旅费、物流、快递与运费等构成。
华熙生物公司方面负责人解释称,2018年销售费用增幅较高与公司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以及非原料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提高的趋势保持一致。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加强营销团队建设、以央视广告等宣传方式进行品牌推广、采取多种营销手段开拓业务以及加强线上推广力度,这四方面原因所致。
公开资料显示,华熙生物在中国香港、美国、欧洲等地区设有6家控股子公司,在中国香港拥有1家联营企业,主要服务于公司的研发和营销体系。
数据显示,2016年-2019年一季度华熙生物的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1.83亿元、2.28亿元、3.14亿元和0.81亿元,分别占到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的25.14%、28.06%、24.92%和22.77%,所占比重较大,在2016年-2018年的复合增长率也达到31.13%。
华熙生物境外销售区域,主要包括亚洲、欧洲及北美洲。而在境外地区,如果华熙生物的相关境外业务所在国家和地区在外汇管制、股利分配等方面存在限制,相关境外子公司可能存在股利汇出限制风险,进而影响向母公司分配利润。
此外,得注意的是,经历四轮问询,部分疑团仍未解开。显然,华熙生物已陷入质疑漩涡。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4月,华熙生物接受华熙昕宇3亿元增资,占增资后77.16%的股权,本次增资对象为华熙生物实际控制人赵燕,而华熙生物并未确认股份支付费用。
2018年6月,华熙生物接受赢瑞物源、天津润美、 天津华绣、天津熙美、天津润熙等机构投资;2019年1月,香港勤信将其持有的华熙福瑞达16.5186%股权,分别转让给国寿成达、艾睿思医疗等12名受让方。据公开信息显示,上述股权受让方中,除部分国资背景股权投资基金之外,还与海尔集团、华兴资本、民生信托等机构存在股权关系。
同时,宣称迫切需要资金支持,拟募资31.54亿的华熙生物。2018年末,却出现大笔分红行为。数据显示,华熙生物向股东分红达10.08亿元,高达前10年分红总金额的14倍。
几波大动作完成后,华熙生物终于亮出了上市底牌。多次增资、巨额分红、股权转让,这些有冲突感的做法,频频发生在敏感的上市前期,显然引发市场热议,更引发多维质疑:众多机构直接或间接参股的目的是什么?将股权转让给众多受让方的原因是什么?大笔分红又出于何种逻辑基础?
在转战科创板之前,华熙生物曾有过一段上市的经历。据悉,华熙生物曾于2008年在港股上市,并于2017年选择退市。一直以来,公司私有化回A上市的问题,也是上交所重点关注的问题。
对于退市的原因,华熙生物曾表示,自上市以来公司的股价表现一直不令人满意,股价低迷对公司的客户口碑造成不利影响,继而对旗下业务以及员工士气造成不利影响。
科创板上市委会议上,要求华熙生物就开曼华熙从港交所退市原因、退市后是否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在港上市期间是否存在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分红资金跨境流动及红筹架构搭建和拆除的合规性及纳税情况进行说明;同时华熙生物需要补充披露开曼华熙从港交所退市后逐步转向终端产品的战略调整情况。
上交所此前要求华熙生物补充披露,上述相关产品的具体形态、售价、销售网点和销售方式等,并说明相关产品在互联网店、医疗美容院销售的具体原因。是否存在将注射用产品作为化妆品销售,或混淆两种产品进行销售的情形。
华熙生物申报会计师表示,丝丽精华液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应遵照产品技术要求涂抹面部使用,不能作为注射使用;发行人不存在以化妆品名义实际销售欧盟Ⅲ类注射用产品或其他注射用产品的情形;发行人的内部控制健全。
由此,也引发了外界对华熙生物业绩的审视。作为国内玻尿酸龙头企业,华熙生物的业绩是否与此匹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原料产品、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等三类产品,这三类产品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16%、98.34%和 99.56%。并且,2016年至2018年,华熙生物的毛利率分别为77.36%、75.48%、79.92%,接近行业平均水平。
客观而言,随着医美业的快速发展,华熙生物的营收还是不错的。尤其是高企的毛利率,印证了外界的暴利评价。不过潜在危机,也不容小视,比如这种高毛利率的持续性、改变性值得考量。
对比其招股书与环评文件两资料显示,华熙生物此次募投项目的投入金额数据存在差异。
招股书中显示,“华熙生物研发中心提升改造项目”拟投入40,066.90万元,其中环保投入为600万元。该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华熙生物,计划建设期为12个月。然而,环评文件却显示,“华熙生物研发中心提升改造项目”总投资为30,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00万元。该项目计划建设周期为22个月。
同时,华熙生物另一募投项目"华熙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园项目"也存在类似问题。对比发现,该项目招股书中的拟投入金额,比环评文件中多14,678.5万元。由此,市场有一种声音:华熙生物在招股书中有圈钱嫌疑。
相关资料显示,赵燕生物专业本科毕业,理学学士,美国福坦莫大学工商管理硕士。2000年至 2002年任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2003年至2019年3月任华熙福瑞达董事;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2018年3月,在《2018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上,赵燕以145亿身价位列第35位。有业内人士推测,如华熙生物此次科创板上市成功,其排名或将前移。
值得注意的是,华熙生物并不是赵燕旗下的唯一产业,其还涉及地产、文化体育、证券、股权投资等多个领域。
至此 ,我们发现,看似“单纯”的华熙生物,问题着实不少。虽然目前玻尿酸的使用已非常成熟,不过与国外相比,研发使用还存在一定差距。面对机遇挑战,已具先发优势的华熙生物,除了资本奔跑,更要卡准赛道,及时堵住漏洞、在研发上不断精进,或许是另一条光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