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瑞新材冲科创板IPO: 大股东和大客户重合 招股书真实性存疑

联瑞新材冲科创板IPO: 大股东和大客户重合 招股书真实性存疑

【专题:联瑞新材冲科创板IPO: 大股东和大客户重合 招股书真实性存疑

联瑞新材即将于10月10日上会,此前5月遭遇一次申请 “审核中止”的联瑞新材此次申报科创板,拟发行 2149.34 万股,拟募集资金2.85亿元,以进一步扩大产能。按照计划,这笔资金拟用于硅微粉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硅微粉生产线智能化升级及产能扩建项目、高流动性高填充熔融硅微粉产能扩建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

但参看招股书发现,联瑞新材此次转道科创板,其实际控制人上会前夕突现变更,单一最大股东同为最大客户,大供应商竟早已停业,踩雷“正中珠江”审计,研发费用连降等疑问,引得市场关注其招股书的真实性,或将成为其上市的一道障碍。

1、单一最大股东生益科技为第一大客户

生益科技与联瑞新材之间的关系仍然十分密切,目前持有联瑞新材31.02%股份,位列单一最大股东。另外,联瑞新材董事刘述峰为生益科技董事,董事、副总经理曹家凯曾为生益科技员工。更重要的是,生益科技及其下属公司一直向联瑞新材采购硅微粉产品,为后者2016年~2018年度第一大客户,三年期间关联销售金额分别为3598.79万元、4375.07万元和5540.41万元,占联瑞新材当期营收比重为23.42%、20.74%和19.92%。

上交所十分关注联瑞新材对生益科技是否存在重大依赖,并对关联交易的公允性、持续性提出疑问。联瑞新材在第二轮问询回复中表示,公司主营业务增长主要得益于下游应用行业需求快速增长、进口替代和市场拓展等,与生益科技之间的关联交易占营收比重持续下降,且交易价格公允,不存在对后者的重大依赖。

2、上市进程恐要被会计师事务所拖后腿

5月9日,证监会对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正中珠江”)下发立案调查通知书,而这一动作亦有可能波及其他企业。

根据相关规则,发行人的证券服务机构如果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侦查,尚未结案,上交所将中止发行上市审核。不凑巧的是,联瑞新材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恰是正中珠江。

“申报稿中很多都是基础信息,没有写清楚,证明业务处理得确实有些粗糙。”广州某私募基金经理王晋(化名)对记者说道。

3、上会前夕发生实控人变更

联瑞新材自2015年1月起在新三板挂牌。在上会前夕,联瑞新材发生了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9月24日,联瑞新材于新三板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由李晓冬变更为李晓冬、李长之共同控制,不存在新增的一致行动人。公告中称,此举是遵循从严把握和审慎认定的精神和原则,为更好保护公众投资者和中小股东的合法利益及有利于后续监管,将李长之追加认定为公司的共同实际控制人。

不过此前,联瑞新材4月11日披露的科创板招股书申报稿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李晓冬。李晓冬直接持有联瑞新材26.91%的股份,还通过硅微粉厂间接持有23.26%的股份——硅微粉厂为李晓冬全资所有的个人独资企业,因此李晓冬合计控制联瑞新材50.17%的股份。而李长之的持股比例显示为0.39%。而到了9月25日更新的招股书上会稿中,联瑞新材的实际控制人更改为李晓冬、李长之。

4、研发费用两连降 低于同业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号称国内规模最大的硅微粉企业,联瑞新材的研发投入力度却并不强。报告期内,公司年均研发投入仅为865万元,近三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64%、3.92%、3.8%,呈逐年下降趋势。

招股书显示,同行业可比公司中,电化株式会社、日本龙森公司、日本新日铁公司等三家企业占据全球球形硅微粉市场的70%份额,日本雅都玛公司垄断1微米以下的球形硅微粉市场,而联瑞新材则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硅微粉企业。

2016年至2018年,联瑞新材的研发费用分别为712.53万元、827.32万元、1055.55万元,三年平均值仅为865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64%、3.92%、3.8%,而同期可比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5.11%、5.18%、5.29%。报告期内联瑞新材研发费用率高于石英股份,但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5、大供应商竟是已停业公司

招股说明书披露,2016年,联瑞新材有一家大供应商--连云港旭达硅微粉厂,当年采购额 266.44 万元,为第五大供应商。不过,记者通过“天眼查”查阅该公司工商资料却显示,连云港旭达硅微粉厂2016年处于停业状态,而早在2015年,该公司的经营已经显示为异常。

从现金流来看,2016年至2018年联瑞新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317.08万、649.71万、5568.53万,呈现较大的波动。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