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锦:五到十年 中国最大的结构性潜能就是都市圈建设

刘世锦:五到十年 中国最大的结构性潜能就是都市圈建设

凤凰网财经讯 当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大疫情和金融大动荡的时代,危中有机,如何化风险为机遇,凤凰网财经发起《危机对话》,与国内外官员、学者、经济学家、机构高管对话,探寻疫情下的全球经济影响,世界格局变迁,政策应对措施,投资机遇和风险,为业内提供有深度有思想的解读和观点。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在与凤凰网财经的对话中表示,今后五到十年,中国最大的结构性潜能就是都市圈建设。

刘世锦分析认为,进入中速增长期后,结构性潜能的内容将发生很大变化。从空间角度看,今后五到十年,最大的结构性潜能就是都市圈和城市群加快发展。

所谓都市圈,在空间形态上,简单地说,就是在一小时通勤圈,或已有核心城市周边50-70公里左右范围内(当然,不同地理环境有较大弹性),发展起一批小镇或若干小城,相互连接后形成新的城市网络体系。

比如,在北京周边50-70公里的范围内,在环首都经济圈——包括北京到天津、北京到保定,雄安新区等——节点性城市之间,建起几十甚至上百个小镇,彼此之间用轨道交通连接,然后形成一个城市网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硬的软的全都上去,形成一种新的城市形态。形态上来讲,是小分散大集中。一方面把原来核心城市里太拥堵的、很多功能都不够集中的,可以分解出去;另一方面,在都市圈范围内,特别是这些小镇可以吸收大量人口。中国将来形成三五千万人的大都市圈、或者大都市圈构成的城市带,是完全可能的。

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60%,还有大约20个百分点的上升空间。但近几年的城市化进程,一方面,集聚效应加强、生产率提升;另一方面,则是已有的大型超大型城市内部结构性矛盾加剧,甚至到了不可持续的地步。

房价飙升,带高城市运营成本,各类产业竞争力相应受损。高房价吸收了大量社会购买力,脱实向虚的资源流向长期难以扭转。制造业和部分服务业由于成本压力不得不从城市核心区退出,又面临着既要降低成本,又不能远离供应链网络的两难选择。

城市的老龄化加快,很多老年人想到郊区找一个面积大一点、成本低一点、环境好一点的生活居所,但难以如愿。与此同时,大量年轻人在城市核心区买不起房,不得不到边远地区租房买房,每天上下班承受很大通勤压力。

而且随着城市核心区人口密度增加,除了高房价外,拥堵、污染、生活环境品质下降等城市负外部性增加,居民的实际生活质量感受与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并不对应。面对严重雾霾,人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吃饱了、穿暖了,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什么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反而难了。

如果上述结构性矛盾无法解决或有所缓解,作为集聚效率最高的大型超大型城市,对将要进城的农村人口和其他城市人口,已经腾不出多少空间了。事实上,近些年来这样的空间正在被压缩。

显然,我们正面临着持续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与既有城市结构性矛盾之间的冲突。在这种冲突的夹缝中,加快建设都市圈是一个必然选项,准确地说,是一个逼出来的、不得不采取的选项。

凤凰网财经对话刘世锦全文:

对话刘世锦:不能一遇到问题就想刺激政策 应推新的改革措施

更多精彩观点:

刘世锦:全球经济进入衰退,问题只是多大程度

刘世锦:在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 中国经济能够稳住就是很大的胜利

刘世锦:中国还有结构性潜能可用 没到必须依赖刺激政策的地步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