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 > 财经新闻 > 评论 > 正文 |
|
相关Tag | [通胀] [左小蕾] |
改善价格传导机制
从今年开始,非常明显,PPI开始小于CPI。很长时间,PPI的数据都大于CPI的增长。这其中,能源、矿石等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也与传导机制不畅有关。这导致了最终一般消费品的长期产能过剩,而且一般消费品市场应该是一个相对竞争性较大的市场,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价格便成为了竞争的主要手段,从而使得PPI的价格不能在最终消费品价格上体现出来,某种意义上生产者不能把价格转嫁给消费者,只能降低利润的方式吸收成本。
近期PPI开始小于CPI,除了一些大宗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有所下降的原因以外,不排除收入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费支出增加的可能性。一般消费品价格的上升,改善了市场过剩的局面。PPI小于CPI,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当前通胀水平的增长不是成本拉动的通胀,主要是消费需求推动的结果。虽然PPI和CPI数据本身并不起到积极推动传导机制和其他矛盾的改善作用,但我们从数据的变化中可以观察和分析一些经济结构变化的蛛丝马迹。
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最后,适度通胀有利于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从2004年以来,人民币一直遭遇来自外部很大的升值压力。其理由除了巨大的外贸顺差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中国持续的“低通胀高增长”的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
低通胀水平,说明物价水平低,说明货币值钱。根据国际贸易理论,通胀水平是通过购买力平价比较出口产品价格的重要参数。在低物价水平下通过购买力平价换算下来的中国出口产品的较低的价格,被结论为本币的价值被低估了。所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某种意义上与低通胀有关。如果通胀水平升起来,物价水平升起来,消费者就需要用相对较多的钱买一个单位的物品,货币就贬值了,这样前面的思路和计算包括结论都要掉过来,而人民币就有贬值的压力了。所以,保持适当的通胀水平,在现阶段有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的作用。在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通胀预期上升应该是流动性过剩的一个正常的货币现象。
作者:
左小蕾
编辑:
廖书敏
|
Google提供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