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 > 深度解读 > 正文 |
|
换一种方式向世界要资源
2006年日本政府机构曾低调前来中国,约请中国专家,合着了一本内部交流的报告,主要就是为了探讨中国和日本之间在资源与能源方面合作的可能性。最后,这本报告被全部翻译成英文,在几个日益相关国家的高层学者间流传。
上述报告中指出,中国和日本的能源合作最直接的潜力在于对俄罗斯远东资源的开发。俄罗斯的远东地区石油以及各种资源都十分丰富,其位置刚好在中国和日本都能触及的范围内。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庞昌伟曾经就中日能源合作问题,参加过一个外交部的内部讨论会。“在场的中日专家都认为在联合开发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问题上,中国和日本是有一致利益存在的。”
目前中国和日本都在俄罗斯库叶岛开发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如果中国和日本不联合起来,只会让资源国把需求国各个击破,最终抬高价格。”庞昌伟认为。
而目前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着能源价格问题的尴尬,近期,日本一反常态,不愿意在购买液化天然气项目上签订长期协议。一向注重长期能源合同的日本,不得不面临这样的问题,250美元/千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让日本已经难以承受,日本的心理价格还停留在180美元/千立方米的“过去时”阶段。
这一问题,同样留给了中国。在中国大量规划沿海大型液化天然气接受站之后,国际天然气的价格一路猛涨,据知情人士透露,沿海的天然气接受站建成将延期,个别项目还将被取消,“国际的天然气卖家,提出的价格比我们输往终端的价格还要高。”中石化人士向记者解释目前面临的尴尬。
“在这一时期,中日加强合作,建立一种会谈机制,对双方无疑是最佳选择。”庞昌伟认为,“中日之间已经有过能源合作,在此基础上加大加深合作并不是一件难事。”
其实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大庆油田便以每年500万吨的出口量向日本供应原油,此外日本曾一度计划利用中国的西气东输项目,把中亚的天然气通过中国的日照港,运往日本。
而早前,宝钢与日本新日铁在中国联合开办工厂,形成利益共同体,在2006年和2007年两度铁矿石谈判中,抵制价格上涨的模式,已经验证了中日合作,制定国际资源价格的可能性。
作者:
索寒雪
编辑:
liaosm
|
Google提供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