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 > 深度解读 > 正文 |
|
政策“疲劳感”下调控需取舍
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高级研究员林朝晖说,在高增长、低通胀理想格局逐步改变,以及对微调准备金率、小幅缓步升息等货币紧缩政策“疲劳感”有所增加的情况下,未来宏观调控将趋进一步复杂。
他表示,目前高增长、低通胀、货币利率保持平稳、中美维持足够负向利差、人民币汇率升值步幅稳定以及资产价格不致形成单边预期等综合宏观目标中,各不同目标之间的矛盾也更加突出,因此不排除宏观调控将到达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在以上诸多目标不可完全兼得的情况下进行轻重排序和利弊取舍。
他认为,目前可以看到的一个可能调整方向是保持经济适度通胀以缓解自然资源及劳动力价格的过低错配,同时加大对利率杠杆的运用,以及适度加速汇率升值幅度,对于因利率提高和升值加速而可能引发的热钱流入也将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管制手段。
调控投资需疏堵结合
投资调控的任务仍很艰巨,从保持经济增长的要求上看,需要把投资控制在现有水平,业内专家认为,而对投资调控既需要通过紧缩性政策加以控制,更需要通过政策引导使其向调整经济结构需要的方向倾斜。
当前投资“不退烧”有其合理性。首先,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使投资需求旺盛,而淘汰落后产能本身也需要投资支撑。其次,流动性过剩使资金供给充裕,而投资回报的提高又使资金进一步流入。另外,内需和外需双双走强也使产能得到消化。
但是,投资高增长也有一些不合理因素,如资源价格尚未理顺,很多环境成本没有得到体现,另外,利率、汇率等要素价格较低也使投资回报率不合理。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调整投资应从理顺利率、汇率、工资等要素价格和调整能源价格入手,“使投资回报率回到一个合理水平。”他说,当前投资高速增长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因此,一味强调打压投资并非明智之举,“而应该通过投资结构升级,在当前流动性充裕的条件下,引导资金向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向倾斜。”
业内专家认为,加息已呼之欲出,而货币政策频繁调控似乎已造成调控对象的“政策疲劳”,因此,下一步宏观调控需要加大货币政策、财税政策,甚至行政政策等组合拳的配合。(周明)
编辑:
陈君
|
Google提供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