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 > 深度解读 > 正文 |
|
当前在房地产持续走热的情况下,外资进入国内房地产市场已从前几年的涉水阶段发展到现在争食市场份额阶段。外资的大量涌入已逐渐形成资金势力,其“炒房团”的角色越来越清晰,并已成为国内房价高涨背后的潜在推力。
2007年,外资房地产基金出现一个新的动向:由单一“爆炒”二级市场向多元化投资转变,并开始涉足房地产开发领域;从过去直接购买已建好的物业、单打独斗为主,转向更早介入开发、与内地开发商合作等模式。今年2月末,摩根士丹利被曝与上海永业集团共同取得上海市中心卢湾区一幅商业用地,即“卢湾区第65街坊徐家汇路258弄地块南块”,这是摩根士丹利首次被曝从拿地阶段开始介入项目开发;3月下旬,重庆龙湖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和荷兰ING房地产基金联合参与了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南部组团的土地投标。
外资与国内房地产商的合作将进一步增强国内房地产商的资金实力,从而坚定开发商当前“囤房”、“捂盘惜售”的做法,以谋取更高的利益。据悉,在北京5月份前后,商品住宅原本应该大面积放量,全年新增住宅供应量的涨幅可能高达50%。然而,原本5月份就该正式销售的51个项目至今仍有近20个没有开盘。北京原本4、5月份出现的供给高峰竟然出现“楼荒”。
其次,外资的进入将进一步增强房地产与政府博弈的能力。房地产业是中国社会目前最成型、活动能量最强的产业利益集团,无论是否明确意识到,海内外投资者普遍相信,中国房地产利益集团有能力维持偏向于他们的政策。因此,这将使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更趋复杂,对高房价的调控难度将进一步增大。
另外,外资进入将加剧国内住宅市场供求结构失衡。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存在结构性失衡,高档住宅、商业物业过多,经济适用房较少,境外机构、个人的投资通常集中于中高档住宅和商业物业,投资于经济适用房的比例较少,加剧了中低档住宅市场的供求失衡的状况。
外资对高房价的潜在推动已不容小视。在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方面,加强对外资这股潜在“推动力”的管理,将成为房地产市场重要的措施之一。(中国产经新闻报)
作者:
栾璐黄睿
编辑:
陈君
|
Google提供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