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首批专户一对多销售暗战客户资源

2009年09月09日 05:10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李良

人参与条评论

□本报记者 李良 上海报道

在“一对多”专户理财这块炙手可热的业务上,基金公司经过一周的角力,有的公司如中银基金全力抢跑,获批当天就完成了第一只产品的募集,有的公司至今尚未展开销售。这背后是基金公司在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方面展开的激烈争夺。业内人士认为,虽然这只是首批产品的竞争,但其中也可能埋下未来“一对多”专户业务发展格局的伏笔。

发售时间滞后导致客户流失

对于那些志在必得的基金公司而言,“一对多”专户产品的销售可以用“争分夺秒”来形容。

以中银基金为例,在抢得完成募集“首单”后,第二只“一对多”产品也即将售罄。该公司有关人士介绍,由于准备工作充分,剩下的三只“一对多”专户产品也有望在短期内完成募集。中信建投基金销售部负责人8日表示,所代理的第一只“一对多”产品一天就发售完毕。对于首只产品销售大获成功的原因,该负责人也将其归功于“充分的准备工作”。

某基金公司员工透露,在首批“一对多”的竞争中,准备工作充分与否是成败的关键。“每个公司都有抢先发行的想法,但如果事先和客户沟通不足,或者代销渠道和基金公司之间的沟通不够,都可能在实际发行中造成困难,而客户是不会等你的。”

事实上,在首批“一对多”专户产品的销售中,就出现了“挖客户”的现象。某基金公司在产品销售前,有200多名客户打电话预约产品,但待批文到手后,该基金公司在回访中发现,不少客户已经被银行“挖”给了其他基金公司,原因仅仅是他们的产品发售时间滞后。

分析师指出,在“一对多”专户发展初期,客户购买哪只产品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这时候,谁发行速度快,谁就能圈到更多的客户资源。不过,随着一对多专户运作后出现业绩差距,其销售将更多地受业绩口碑的影响。

未来发展格局已埋下伏笔

部分基金公司急速推进“一对多”产品的销售,用意除了争夺客户外,还包括抢夺产品资源。

某基金公司员工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根据规定,基金公司可以向证监会上报5个“一对多”产品。也就是说,每获批一个产品,该基金公司就空出了一个新上报产品的名额,待获批产品募集成立后,就可以立即向证监会上报新的产品。这也刺激了基金公司加大产品销售进度,以达到尽快上报新产品的目的。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首批“一对多”产品销售进度的拉开,未来“一对多”专户业务的发展格局已埋下伏笔。销售进度快者,不仅可以更早圈得更多的客户资源,而且容易获得更多产品资源,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发展速度会明显快于那些销售速度慢者。“虽然到了第二个阶段,业绩成为影响客户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前期的跑马圈地会形成一个品牌效应,其影响力也是巨大的,这也是为什么基金公司急于销售的原因。”

调查

基金专户理财业务调查

1.您是否了解基金专户理财业务:
  非常了解
  一般了解
  仅听说过
  完全不了解
2.您是否会尝试基金专户一对多业务:
  已做好参与准备
  适当时候会考虑
  完全没有兴趣
  不确定,观望
3.您是否担心专户可能会冲击公募基金:
  非常担心
  有些担心
  无所谓
  不确定
4.对于基金专户理财,您最关注(多选):
  业绩报酬提取比例过高
  基金公司内部利益输送
  信息披露缺乏透明度
  中长期投资管理能力
  投资收益税限制发展
  难以提供差异化产品
  其他方面
5.以下委托理财方式,您会选择(多选):
  普通公募基金
  阳光私募基金
  基金专户一对一
  基金专户一对多
  券商集合理财
  券商定向理财
  银行理财产品
  保险理财产品
  信托理财产品
  其他
[责任编辑:robot]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