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一对多业绩难超公募 部分客户因亏损要求解约

2009年10月30日 22:26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赵娟

人参与条评论

赵娟

面世不到两个月后 ,经历了9月份密集发行的基金专户理财“一对多”产品便迅速降温。

多家基金公司人士开始表示对“一对多”这一新业务的担忧,除了摆在面前的销售困境,他们更为 “一对多”产品的高业绩预期打起了预防针,现在 “一对多业绩超过公募基金不现实”的说法渐起。

业绩恐难撑门面

“一对多”产品投资起步100万元人民币,打出“专户理财”和“个性服务”的口号下,良好的业绩预期是许多基金公司吸引客户的重要卖点,而基金公司也指望着更好的业绩及带来更多的收益分成。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投资者也许要做好这个思想准备了。

10月中旬,业内就爆出某大型基金公司“一对一”专户业务出现亏损客户要求解约的消息。如果连资产规模排名数一数二的大公司在专户业务上也出现业绩这样的棘手问题,目前集中推出的众多“一对多”产品能否顺利发展备受关注。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10月23日,共有29家基金公司的99只“一对多”产品获批,每家公司获批的该类产品从5只到1只不等。

上海一家合资基金公司专户业务负责人曾表示,专户业务中最难的就是与客户的沟通,客户往往会提出较高的期望,而他们对业绩的关注也容易影响投资经理的操作。

随着产品进入运行期,虽然“一对多”产品业绩并不公开,但业内人士都在关注,3~5个月后,第一批“一对多”产品的业绩即将有所表现。“到时肯定又一阵热闹”。无论是基金公司以业绩为导向的宣传,还是投资者自身的高预期,应当如何看待“一对多”产品的业绩回报问题?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督察长称,“一对多”肯定是个慢热的产品,不应该追求过高的收益,从常规看,产品强调绝对收益,这难以和公募相比。

绝对收益产品其实意味着更低的风险偏好,“高端客户的理财需求首先是保值,然后是增值,并不是追求资产的迅速扩大。”上述人士称。

因此,“一对多”产品操作应当更稳健,而非以业绩取胜。相反,公募基金产品更多强调相对收益,侧重对于业绩基准或同行间的相对排名,不做锁定收益的投资,操作上相对更激进。

许多基金业人士提出,“一对多业绩超过公募基金其实很不现实。”

除了可以预见的“一对多”产品必将出现的业绩分化,很多业内人士对这一产品的整体业绩也存在担忧。“我从来不建议自己的朋友买一对多专户。”一位基金公司人士称。

从产品设计,人员配置,到交易流程上,“一对多”均难比公募基金。

曾有不少基金公司对业绩表现优异的专户“一对一”业务重点宣传,但对业绩不好的则闭口不谈。基金专户业务不要求信息的完全披露,业绩不透明,但这种“选择性披露某个时段账户业绩”的做法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投资者对业绩的预期,而一个在 “黑暗”中的新业务又如何能够健康发展?

其路漫漫

也在10月份,有基金公司出现专户“一对多”产品募集失败的案例。由于担心达不到成立规模,一些基金公司后期获批的“一对多”产品迟迟不敢发行。

某资深行业分析师表示,“一对多”产品出现募集不成功的事例并不意外,在第一批产品抢占了大量客户资源后,后续产品的发行将会越来越困难。

在公募基金公司模式下探索私募业务也许不是件容易事。

“专户没有那么乐观,一定要等到有了一定的财富效应并且证明风险可控后,才可能出现规模效应。”上海一家基金公司销售业务负责人称。

有数据统计,已发行成立的“一对多”产品其实规模不过200多亿元,业内已存在的 “一对一”产品规模也仅100亿元左右。

公募基金想要多条腿走路并不容易。其实,基金公司心里的账单非常明白,“一对多”业务不是一个赚钱的买卖。

9月底,大型银行终于为基金公司打开了大门。虽然没有了业绩分成,但银行大比例分取管理费以及加收客户服务费的最终合作模式,依然是基金公司让步的结果。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总监王群航撰文称,这些2亿元左右的“微型基金”,即使净值增长翻番,基金公司又能提取到多少业绩报酬呢?可以肯定的是,产品真正能够给基金带来的收益,绝对不会比公募产品高。

但很多基金公司还是抱着 “跑马圈地”的想法发展该业务。“我们主要是看中银行的高端客户,目前公募基金的客户投资规模平均在3万-5万元,这样100万元起的客户看上去就相当珍贵了。”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机构业务负责人称。

据了解,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甚至有意将发展重心放在“一对多”业务上。现在“一对多”无论在销售还是业绩上暴露出的问题无疑给相关基金公司提了一个醒。

“一对多”业务的发展依然主要仰仗银行,在公募业务中,大公司越做越强,中小基金公司难以与之竞争,而渠道为王的局面不改变,“一对多”业务目前也依然难以走出这个局面。

[责任编辑:xinmiao]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