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沃斯论坛聚焦各国货币刺激退出路线(2)
欧元区退出掣肘多多
欧元区15国当前的退出道路同样困难重重。在财政政策上,各国债台高筑很难很快降低,在2010年还可能赤字继续增加,希腊等国家更是面临主权信用危机;在货币政策上,欧洲央行坚决实施的救援基金退出政策同样遭到了各国银行家的抵制。
希腊当前的财政危机,正在打击着人们对全球经济稳定的信心。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1月28日在达沃斯论坛上失望地宣布,欧盟不会为希腊提供救援资金。他说:“对欧元区来说,我们毕竟所占比重有限。当然我们不责怪欧盟,我们责怪自己。我们显然已经失去了资金市场的信任,要赢回这种信任我们需要很多年的时间。”言语间令人动容。更重要的是,除了希腊外,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等国也财务紧张,随时可能出现主权信用危机。这些都将构成对欧元这一全球第二大货币的信心挑战。虽然西班牙总理、欧盟轮值主席萨帕特罗在达沃斯论坛上还在为大家打气,“没有人要离开欧元区,相反还有更多的国家要加入欧元区,加入欧盟。
在货币政策方面,欧洲央行在今年上半年将逐步实施各项紧急援助措施,并可能在下半年将启动加息周期。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也多次强调了加快实施退出政策的必要性,同时严厉警告各国政府尽快降低财政赤字。
前来参加达沃斯论坛的特里谢也表示,他支持奥巴马限制大型银行规模和营业范围的做法,同时这需要加强国际协调。他说,奥巴马改革与我们自身政策的方向是一致的,它能够保障银行业集中在为实体经济的融资服务。“我们自己也会自己研究(奥巴马的提案)。”但这已经遭到德国和法国等大银行的反对。德意志银行总裁阿克曼在达沃斯论坛上明确表示,“这会让我们都成为输家。
英国欲强行撤退
英国政府和央行关于降低财政赤字,撤出银行救援资金,限制银行风险水平等,姿态同样强硬,但一样遭到了银行家和某些利益团体的质疑。
英国财政部和英格兰银行都公开表示可能会采取与奥巴马政府类似的银行控制。英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28日在达沃斯论坛上更是明确表示,“不管当前的经济状况如何,必须从今年开始削减英国创记录的财政赤字。”卡梅伦将削减赤字放到优先位置,他说,“我们必须在2010年启动削减计划,当然削减的规模还需要跟英格兰银行共同协商,因为我们还要保持相对低的利率。
在去年年底,英国经济走出衰退,但有人担心经济会出现二次衰退。卡梅伦说,“对于英国经济最大的威胁并不是财政赤字,而是没有采取行动应对赤字”。他表示应当将英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在四年内削减一半,当前已经达到英国GDP的12%。
英国政府的退出政策同样遭到了质疑,在达沃斯论坛上,英国劳合社保险市场主席利文爵士称,如果英国和美国采取更多的金融监管,可能会将银行和商业机构驱逐到新兴的金融中心,比如新加坡、上海、苏黎世等。英国巴克莱银行总裁鲍勃·戴梦德也表示,“更多的监管条条框框会将银行从伦敦和纽约赶出去”,“我们需要纽约继续作为强大的金融中心,需要伦敦继续作为强大的金融中心。当前阶段在美国和英国单独采取行动,并不是建设性的良方。”有与会人士笑称,如果各国监管步伐不一致,英美监管过于严厉,英美银行家也可能会毫不犹豫地搬到索马里。
2010年各国政府的退出之路并不简单,国际协调显得格外重要。比如各国如果加息步伐不一致,就可能会因为大量热钱的流动产生灾难性后果。不仅仅是发达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退出政策,同样需要极大地技巧。既需要结合本国国情,也需要全球携手共退。
正如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达沃斯论坛上致辞时指出的,在危机后“国际社会合作包容,共创未来,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复苏和持续发展”,“这次危机留下的不应只是共克时艰的一段记忆,更应留下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入思考,留下对未来发展路径的创新设想,以更好地推动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发展。只要我们以合作的精神共谋发展,以包容的态度共创未来,世界经济就能走出一条健康复苏和持续发展的道路。”
12 |
相关专题:2010冬季达沃斯论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