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长三角区域规划纲要最快1月内获批(3)

2010年03月02日 14:35
来源:中国证券网

0人参与0条评论

区域;完善长三角合作的制度建设 利益协调机制尚“偏软”

记者了解到,上述专家口中的“利益补偿”即是利益协调机制的一部分,而最新版《纲要》中也给予了长三角政府间利益协调机制的一定重视。最新版《纲要》提出要完善定期会商制度,继续完善两省一市“省市长”定期协商会议机制,充分发挥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市长峰会的作用,充分发挥现有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等合作机制作用,推进落实三方共同明确的有关合作,完善长三角合作的制度建设等。

记者还了解到,3月下旬,将在嘉兴如期举行的一年一度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将会扩容。据悉,2009年的湖州会议,真正唱主角的也还是16个成员城市的代表;苏浙两省其它9座城市的高层代表虽然受邀参会,但身份始终是 “列席”。而此次会议上,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办公室将正式宣布新入会的成员名单。

不过,不少业内专家都认为这样的制度还是 “偏软”。 “我们所说的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其实就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理想的专门协调机构可以对现有'政府失灵’进行修正和弥补一体化中的'市场失灵’。 “有专家对记者解释道。该专家也认为,协调机构如何维持公信力将是难题。 “目前16座城市并不能完全坐在一张圆桌上,彼此负责人之间的行政级别是不同的,有的相当于部长级官员,有的是副部级官员,也有的是厅级干部,他们所获得的资源支持和权限都不同,”上述学界观点建议,可以由中央政府层面组建制度性的组织协调机构,有效指导区域政府合作。

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厉无畏则建议直接建立类似 “长三角合作与发展委员会”的独立机构。在他看来,成立专门的超越“两省一市”的机构不太现实,而目前的协调机构作用也相对较弱,因此其建议成立长三角合作与发展委员会,这是一个独立的机构设置,不属于两省一市。中国生产力学会会长王茂林则为这个设想的机构定下了发展基调,认为这个机构要编制一个到2020年的规划,用以指导长三角发展。另据专家介绍,利益协调还可以包括“利益分享”和“利益补偿”两个方面。

本地;经济势能尚不足 上海加大高附加值产业升级

此外,记者还查看此前的送审稿版本注意到,当时的长三角区域规划是以“一核六带”为核心,而据多年参加规划讨论的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建华介绍,正式出台的新规划将有所改变,将着重区域空间布局、都市圈布局和产业带功能区布局方面。根据之前的讨论稿,核心将是力图让“长三角区走向“泛长三角”。包括长三角地区与海西经济区的整合,长三角地区泛至内陆是要将生产区域扩展到安徽、江西,目前安徽省已提出了多项方案,积极地融入长三角地区;泛至海洋则扩展到福建和台湾,融入东海经济圈框架中。也就是说,长三角规划的空间格局还在进一步扩大,这对作为长三角都市圈核心功能城市的上海而言无疑是更大的挑战。

但记者从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大城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汝熹处获得的数据却显示了一个并不乐观的处境。据悉,上海在都市圈区域的经济地位从1978年以来持续下降,如果以户籍人口为基数计算,早在2006年苏州的人均GDP就已达到78801元,领先上海近3000元。 “虽然苏州过度依赖低附加值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模式也遭遇根植性差等问题,但以苏州为代表的一批周边城市的飞速发展也意味着上海要带动协调周边一批越来越强大的兄弟城市,其经济势能的明显不足。 “高汝熹解释道。

数据还显示,如果与世界其它都市圈作横向对比,上海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力量也显得弱小。在长三角都市圈中,中心城市上海的周边地区面积是上海的15倍,人口是上海的 4.7倍,GDP总和是上海的2.65倍。而东京大都市圈的周边区域为琦玉、千叶和神奈川三县,人口只是东京的1.8倍。纽约都市圈的周边区域人口也只是纽约核心区的1.6倍。分析认为,这说明作为中心城市的上海集聚经济能量的尚且不足。

业内分析认为,上海作为中心城市,经济能量相对周边并不存在明显的强势,经济势能不明显,值得重视长三角都市圈“心弱边强”这一特有现象。 “因为中心城市经济能量不足,服务功能不强,恰恰是都市圈内建立分工协作体系困难重重的根源所在,对长三角都市圈的凝聚力的加强以及经济的一体化进程有着直接的负面影响。 “

加速长三角产业整合 世博效应带来一体化契机

多位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眼下最好的长三角一体化“加速器”就是即将揭幕的世博盛会。“世博会将直接带动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的整合,而长三角区域内部的第三产业市场常常带有相近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特色,因而更容易产生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 ”有数据显示,半年的展期,将吸引海内外参观者7000万人次,旅游收入将达800亿元。预计世博会的7000万客流中,将有35%左右继续在 “长三角一地区游览,会对“长三角一主要城市形成很强的辐射作用和财富溢出效应。

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副主任委员、执委会执行主任、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曾经算过一笔账,展览业对相关产业的经济拉动系数为1∶9,筹备世博会期间,世博经济每年对上海GDP增长的拉动约为2%,对上海周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约为30%。举办当年,对上海GDP增长的拉动约为5%,对上海周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将超过50%。分析认为,届时企业可以利用世博园区内企业向外搬迁之机来沪招商,积极参加世博会场馆建设的招投标,在世博会组委会选择合作伙伴和特约赞助商时争取一席之地。

据相关人士介绍,如何放大世博效应、共享世博机遇也正是本次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历史资料显示,举办世博会能推动以举办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圈的形成。例如,日本太平洋(601099)沿岸城市群就是由1970年成功举办大阪世博会而最终形成的,以大阪为核心的关西经济带造就了日本经济长达十年的辉煌;英国伦敦世博会促成了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沿泰晤士河扩展的产业密集带和经济核心区的产生;芝加哥世博会紧密联系了北美五大湖城市圈——底特律的汽车工业、匹兹堡的钢铁工业和托莱多的玻璃工业。

[责任编辑:lanln] 标签:长三角 纲要 成渝经济区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长三角区域规划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